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食俗 >> 泰州端午怎么过那些被遗忘的风俗习惯
提示:点击上方品泰州↑ 粽子又名角黍,端午吃粽子是我国民间长久盛行的习俗。唐代皇帝李隆基曾有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先”之句,可见在公元七百多年时我国端午节吃粽子之风就已形成。 粽子的由来有个神话,相传在汉朝时,汨罗人何俊在江边行走,忽见屈原迎面而来,面黄肌瘦,愁眉苦脸。何俊问屈原:“三闾大夫!您怎么成了这个模样呢?”屈原回答道:“你们祭我,投入江中的米饭、菜肴都给蛟龙吃了,我无法吃到,所以饿成这个样子。以后饭菜可用芦竹叶包裹,灯心草捆紧,蛟龙就不敢吃了。”后来,人们就据此做成了粽子。随着社会的进步,人们文化素质的提高,粽子逐渐花样百出,有裹肉的荤粽,也有不裹任何东西的凉粽。还有用八宝饭包的八宝粽和用花生、瓜子、莲子、芝麻、核桃仁、包的五仁粽,形状上有三角椎体形、四角枕头形、斧头形、尖角形等等。 里下河农家包粽子,首先去芦滩采摘芦叶,他们三五成群,荡着小船将一片一片苇叶采下扎好。包前,苇叶还要用水煮沸,捞出放于水桶内待用。农家女人都会包粽子,且形状和用料各异。除端午节包粽子外,一般农家有人做生日或上梁也包粽子。特别是有小孩考学校,常以包粽子、蒸年糕来寓意“高中”之说。
(二)挂菖蒲、艾叶 端午这天,我国民间家家户户门窗上都挂上菖蒲、艾叶。传说唐乾符二年(公元年),黄巢随王仙芝起义,第三年义军进入江西。一天,黄巢带领一队人马来到一个村庄,肚子饿得咕咕叫,可村里的人全跑光了,到处都找不到吃的。正在为难,忽然看见村边一间茅屋里有炊烟冒出,黄巢马上来到茅屋里,只见一个老婆婆在灶上煮粥,黄巢问老婆婆哪里有吃的?老婆婆说:“村上的人都走了,吃的都带走了,你饿极了,就把我的粥吃了吧!”黄巢见老婆婆是个很善良的人,不忍吃她的粥,老婆婆心想:人言黄巢是个凶神恶煞,见人就杀的魔头,看来并非如此。她便告诉黄巢:“我看你们不像杀人不眨眼的恶魔。饿得发慌,见了现成的粥都不吃。村子中那栋大瓦屋是地保的,他听说你们会来,把粮食都藏在房子下面的地窖里了,你们赶紧去挖吧。”黄巢立即命令弟兄们去挖,结果挖到了大批粮食,解决了大家吃的问题。不几天,黄巢的队伍要到福建去,临行前,黄巢告别老婆婆说,明年端午节我们起义军要打到长安去,您到时采些新菖蒲和艾叶挂在门上,我的弟兄们见了,就知道你家是好人,不会伤害您老人家的。第二年端午节,老婆婆按照黄巢的话,要全村人都在门上挂菖蒲和艾叶,果真黄巢的起义军路过这个村子,秋毫无犯,全村人人平安。这件事很快到处传遍了。从此,每年端午节家家门前有了挂菖蒲和艾叶的习俗,一直流传到现在。水乡地区,家家户户在“家神柜”上的神像两侧,摆上菖蒲和艾叶,有祛病辟邪之说。
(三)吃“五红”、喝雄黄酒 端午节中午的菜肴讲究“五红”:苋菜、咸鸭蛋(有吃咸蛋不疰夏之说)、河虾或黄鳝、黄鱼、红烧肉、红烧公鸡。进餐过程中要饮雄黄酒,用筷子蘸雄黄酒在小孩额头上写上“王”字,这样就不会被百脚(蜈蚣)咬了。午饭后还要吃红萝卜。还有的人家烧百草汤沐浴,(内置菖蒲、艾蒿)给孩子洗澡,杀癞宝(蛤蟆)煨汤给孩子吃,说是败毒、不生脓包、疮子、痱子等。
(四)挂钟馗像驱邪 端午节,水乡人家有挂钟馗斩妖驱鬼的神像习俗。只见像上的钟馗,豹头环眼,铁面虬髯,一手执剑,一手捏一小鬼,左脚翘起,待踩脚下五毒,即蛇、蝎、百脚(蜈蚣)、壁虎、癞蛤蟆。一副威风凛凛的样子。提起钟馗,还有一段传说。说唐明皇有一年疟疾,在骊山宫养病,虽经御医精心调理,病未痊愈。一天一阵寒热后,他昏昏欲睡,朦胧中,他觉得有一小鬼赤裸上身,下着红裤来偷他的玉笛和杨贵妃的紫罗香囊。明皇大怒,正欲呼武士,忽见一身着蓝袍,头戴幞巾,脚蹬破靴的大鬼,一把抓住小鬼,先挖出小鬼的眼珠吃了,然后大嚼小鬼的腿,不一会儿,就将小鬼吃个精光。唐皇大惊:“你是何人?”大鬼忙跪道:“臣乃终南山进士钟馗,因当年武举不弟,羞归故里,触殿而死,当时奉旨绿袍而葬。于是感恩发誓:立志为陛下除尽天下妖孽。”唐明皇惊醒后,果觉气爽,并召大画师吴道子画出了钟馗像。从此,钟馗成了捉鬼拿妖的人物。下河地区,钟馗像一般由和尚赠送,一家一张,人们回报的是一碗米或一瓢米糁儿。到了端午节这天,每家将钟馗像贴于堂屋正对门的二梁上。
(五)雄黄袋、虎头鞋、蛋网 端午节青少年男女衣服扣上都系有雄黄袋,形状为扁圆三角形,用不同颜色的布拼缀而成,内置艾叶、甘松、山奈等中药,有去秽醒脾的功效。雄黄袋讲究做工精巧,色彩搭配和谐,系于襟前,供人欣赏。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意为孩子健壮如虎,邪秽鬼异不会沾身。此外,水乡人家的男女小孩在端午节时,家人用五彩丝线结成蛋网,大小能放一只煮熟的咸鸭蛋,蛋网口可张可收,孩子们常将装着咸蛋的蛋网与雄黄袋一同挂在胸前玩耍。
(六)妇女染指甲 在江苏苏北地区,还有年轻的姑娘们喜欢用凤仙花瓣染红指甲(凤仙花俗称指甲花就是因此得名)。她们三五成群说着悄悄话,互吐自己的恋爱或婚姻“秘密”。还有的用蒿草上的露水抹擦眼睛,据说可以明目去邪。 总的来说在苏中,端午节的传统习俗大体如此。当然,有的地方还有“赛龙舟”的习俗。历史虽然过去了两千多年,但是这些传统习俗却千年亘古不变,这不能不说是我们民族的宝贵文化遗产,我们有责任和义务将这些流传悠久的民俗文化,世世代代传承下去。
品味生活方言保护风土人情人文历史做有文化的白癜风专科北京专治白癜风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