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泉州端午习俗,你最ldquo粽rd

发布时间:2021-10-19 18:44:25   点击数:

又是一年端午到

每逢佳节思民俗

划龙舟、包粽子、挂艾草......

因地域差异

各地端午节习俗多种多样

关于泉州端午特色习俗

你知道哪些呢?

1.蚶江海上泼水节石狮蚶江海上泼水节,最早见于明代,盛行于清朝,至今有多年历史,7年还办成闽台对渡文化节,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每年端午节,海峡两岸数万群众汇集于此,上百艘船扬帆出海,一起在海上演绎激情水战。这是蚶江和台湾鹿港对渡的文化产物,也是世界上唯一的“海上泼水节”。图:年第十三届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作为全国乃至全世界独有的海上泼水活动,闽台对渡文化节暨蚶江海上泼水节自7年起已连续举办十三届。该节庆不仅传承了中原文化的古老元素,又融进了海洋文化特色,在海峡两岸产生了深远影响。海上陆地活动交相辉映的传统,让市民和游客更多地参与到具有观赏性、趣味性、互动性的民俗活动中来,感受“闽台对渡”的博大精深和文化风采。海上民俗活动有海上泼水、王爷船巡海、海上捉鸭等;陆上活动有攻炮城、两岸灯谜联猜等。海上泼水奋战正酣,妙趣横生的海上捉鸭,精彩的龙舟竞赛,岸上的攻炮城,蚶江海上泼水节的热闹氛围您感受到了吗?2.过五月节在泉州沿海地区,五月节是个大日子,也是各种民俗活动热闹开展的时节。在这个时节,出嫁的女儿,要向娘家送比较隆重的节敬。红包、猪脚、线面等是免不了的。农历五月初一,泉州人即开始闻风而动,发动家中孩子四处折榕枝、柳枝,采艾草、挖菖蒲、鸡角刺,敬土地神明祖宗后,悬插“五瑞”于门楣或门边。农历四、五月,正是春末夏交之际,万物滋生,连同病毒细菌一道大量繁殖。因此,千百年来,全国各地都有悬挂“五瑞”的习俗,意在驱毒邪、祛病灶、保健康、求平安。因五种祥瑞花草植株要挂在住宅大门正中门楣上,又称“挂五瑞”“天中五瑞”。有些讲究些的人家,或用金花片、红纸、红绒绳包裹系结。泉州人似乎更虔诚,往往在五月初一日即开始初挂“五瑞”。到了五月初端午正日,一早就要呼儿唤女去采榕枝、柳枝、艾草或仙人掌、鸡公刺等,用红绒绳系结门楣中,或在门框边缝隙间插艾插榕插柳枝,既庄严又隆重。3.嗦啰嗹在泉州。端午节期间的“嗦啰嗹”活动热闹而又隆重。在古城泉州即今鲤城、丰泽区域,以及沿海的晋江、石狮、南安、惠安一带,都有这种民俗活动。它又称端午“采莲”“采菱”或“采莲舞”“采菱舞”。活动一般在五月,从初一到初五这几天里。早时郡城每一个铺境都有各自的“嗦啰嗹”队伍阵头,五、七人或十多人组成,隶属于各铺境内的主寺庙。活动开始,“嗦啰嗹”阵头,由两人抬一木制龙头,一人打小鼓,一人敲小锣,一人吹箫,一人吹唢呐,一人打板子拍子,沿铺镜中各条街巷,一路吹吹打打。到得一户人家,龙头被恭敬地迎至家中,呈奉在供桌上,点烛上香,唱采莲歌,跳采莲舞,并将采莲旗交给那户人家的主妇,由她执其在自家房屋各处拂拭,表示祛除邪魔,洁净家室。尔后,采莲队将用模印出来的土龙头,也就是小嗦啰嗹、孩儿仔、一对红枣灯等送给户主,嘴中念念有词,希望户主添灯进财、迎福纳祥,主人要表示谢意,当即回送红包及油、酒、米等。4.水中捉鸭水是闽南人的生命之源,泉州沿江沿海一带,每年端午期间,配合赛龙舟或泼水节,都要开展水中捉鸭活动。活动开始前,要挑选几根削好皮且大小适中的杉木,在江边海边或池塘边,把杉木一端固定在岸上,其余大部分伸向水上方。许多时候,是把杉木绑好固定在船上,再把大部分伸向水上方。事先要在杉木上涂抹香油。伸向水中的杉木尾端,要预先挂一只鸡鸭笼子,内关一只或几只鸭子。参赛者必须光脚从岸边或船上固定好的这头,踩着杉杆,走到尾端,去打开那鸭笼子,把鸭子抓到手。因为杉杆油滑,要顺利走到尾端捉鸭实属困难,大部分人还没走几步,就落入水中,引起围观者一阵善意的哄笑。到最后,如果还没有人能捉到鸭子,主事者会打开鸭笼子,把鸭子放入水中,让众参赛者扑入水中,游向鸭子,去抓它。鸭子在水中奔逃凫游,人在水中拼命扑捉,那种乐趣,只有围观的百姓——与他们一同经历了紧张、刺激的围追堵截、斗智斗勇,而后擒获、得胜上岸后——才能体会到!5.扒龙船泉州人自古信奉“爱拼才会赢”,即便是海上驾船、出海捕鱼、远洋贸易或货物运输,也都喜好拼个输赢。端午“五月节”,赛龙舟便成为千百年来泉州沿海、沿江百姓的一大民俗活动。“赛龙舟”“斗龙船”或“龙舟竞渡”,都是泉州扒龙船的雅称。年代悠久的扒龙船民俗,不惟盛行于泉州郡城,在其沿海,上至沙格、肖厝、蜂尾、小岞、莲城、崇武、大岞、山霞、獭窟、洛阳、百崎,中至后渚、蟳埔、浮桥,下至蚶江、祥芝、深沪、金井、围头、东石、安海、水头、石井等地多有举办。农历五月前后,整个泉州古三湾十二港脚及晋江龙湖,水花四溅,舟来楫往,鼓号喧天,锣鼓声响彻江海湖际。早的就在清明节后,各参赛龙舟队即早早备好轻捷的龙舟,选择膂力过人的健将充当划船手,早起晚归,锣鼓敲起来,阵势摆起来,日日训练,时时鼓劲。

END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30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