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相关传说 >> 从红楼梦中端午节习俗看人生
在《红楼梦》这本古典名著中,涉及端午节习俗集中在第二十八回到第三十五回之间。
“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和“赏午”。第三十一回写了贾府过端午节的情景:“这日正是端阳佳节,蒲艾簪门,虎符系臂。午间,王夫人治了酒席,请薛家母女等赏午。”
“蒲”就是菖蒲,“艾”就是香艾,将蒲艾插在门上,蕴含着驱邪、避邪的意思。
“虎符”是用绫罗布帛等制成的小老虎形状的一种饰品,端午节这天,人们把虎符戴在孩子们的手臂上,用来避邪护身。
“赏午”是在端午节的中午饮雄黄酒,吃桑葚、粽子,欣赏石榴花等。
吃粽子。在三十一回里还写到,林黛玉说道:“大节下怎么好好的哭起来?难道是为争粽子吃争恼了不成。”这表明,端午节吃粽子的是贾府过端午另一种习俗。
要说,插艾、吃粽子的风俗沿用至今的话,端午节斗百草游戏断绝于从那朝那代无从考证了。
第六十二回是这样描述的:“当下又值宝玉生日已到,原来宝琴也是这日,二人相同……外面小螺和香菱、芳官、蕊官、藕官等四五个人,都满园中玩了一回,大家采了些花草来兜着,坐在花草堆中斗草。”
据有关资料显示,“斗草”分为武斗、文斗。武斗是两人各持草茎的一端,然后用力去拉,谁先断谁就输了。
文斗是双方像吟诗对对子那样互对草的名字,当一人报出草名,对方若是对不上,对方就输了。
在六十二回中描写道:
各屋的丫头也随主子取乐,薛蟠的妾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突然豆官说,我有姐妹花,这下把大家难住了,香菱说,我有夫妻蕙。
豆官见香菱答上了不服气地说:“从来没有什么夫妻蕙!”
香菱争辩道:“一枝一个花叫‘兰’,一枝几个花叫‘蕙’。上下结花为‘兄弟蕙’,并头结花叫‘夫妻蕙’,我这个是并头结花,怎么不叫‘夫妻蕙’呢?”
豆官一时被问住,便笑着说:“依你说,一大一小叫:‘老子儿子蕙’,若两朵花背着开可叫‘仇人蕙’了。”
寥寥几笔尽写出了小儿耍戏之乐。
辟邪、驱邪包括斗草陶冶性情,都是人们美好的愿望以及对生命的珍爱,人生之路岂能以人的意志为转移呢?这在本部经典中也揭示了聚散无常等人生无奈。
如端午节前偏执和尖酸的黛玉因“金玉姻缘”与宝玉失和,金钏节前被撵节后跳井自杀,致使宝玉心情不好,因晴雯摔坏了把扇子而骂晴雯,晴雯更说:“要嫌我们就打发我们,再挑好的使。好离好散的,倒不好?”,然后是晚上的晴雯撕扇。
端阳节当天,黛玉论人情聚散:散是最终的结局。她说:“人有聚就有散,聚时欢喜,到散时岂不冷清?既清冷则伤感,所以不如倒是不聚的好。”
对此,我感觉所不同的是,人生聚散相识皆是缘分,因缘相聚认识莫欣喜,分离散去也不必嗔怒遗憾,因为缘分尽了,一切是不由人的。
*文章源于官旭峰新浪博客
红楼梦赏析
一入红楼,终生难醒
与君相逢,平生之幸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