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古时禅师如何过端午

发布时间:2021-9-16 15:45:48   点击数:

1、点茶

到了端午节那天,整个寺院都会忙碌起来。一大清早,知事法师就开始在僧堂之内烧香,然后敦请大众一同聚集,开办端午节特有的菖蒲茶会,而在茶会之上,还会表演点茶以供养大众。在这里稍稍介绍一下点茶。点茶是宋代时比较流行的一种饮茶方法。其过程是:先将茶末放在茶碗里面,然后加入适量的开水调成较为粘稠的膏状,然后第二次加入开水。在加入开水的同时,用专门的茶筅搅动茶膏,使茶末渐渐上浮,形成汤花,这个过程则称为运筅或者击拂。而能够把调膏、注水、击拂三者完美地结合在一起,让茶汤点出最佳效果的人,则通常被称为“三昧手”,也就是僧众中点茶的高手。而在苏轼的《送南屏谦师》诗中所说的:“道人晓出南屏山,来试点茶三昧手。”说的就是指寺中点茶的三昧手。

2、上堂法语

禅林向有“逢节无不上堂”之说。点茶之后,住持法师就会上堂为大众说法。

近代·虚云禅师

端节上堂。

五月五日午时刻,

百草煎膏除疮结。

雄黄白酒遍处洒,

毒虫秽气皆消灭。

世人如是庆端阳,

衲僧将甚应时节。

聊以拄杖吊中堂,

超胜判符插门楔。

诸仁者!且道拄杖子甚么处超过判符,若道超不过,何以如此说!会么?若道不会,请拄杖子自己造报,任他锣鼓喧天,龙船飞渡,也是本地风光。灵明独露,不动道场,凭你艾线榴红,角黍斗大,无非祖师西来意。若也会得,任运度日,随缘行化,如或未然。肚饥三碗粥,渴来一杯茶——请!民间五月初五举行祭祀以辟邪驱疫。于是说法送瘟自然也就成为端午上堂的重要内容。北宋圆悟克勤禅师在端午节上堂,有画圆相以驱五瘟疫鬼之事:“有个符使出来道:‘山前诸处五瘟行疫病太甚,欲就和尚觅个神符往前驱逐。’山僧遂以拄杖画一圆相与之,瞥然不见。逡巡却来道:‘五瘟疫鬼已驱,向他方世界去也。’”(《圆悟佛果禅师语录》卷八)就整段引文来看,上述伎俩其实是克勤与符使之间借瘟鬼来互斗机锋的勘辨手段。明末弘觉道忞禅师在端午节上堂也曾借瘟神疫鬼进行演法:“不用雄黄烧酒、艾虎桃人,无烦扣齿捻拳、噀水作法。单单只用这条黑楖栗,任是他方妖魅、此土迦罗、赤口毒舌、瘟神疫鬼,卓一下云:‘零星散去也。’”(《弘觉道忞禅师语录》卷二)道忞禅师的做法,给拄杖卓地这一常见的禅林手段蒙上了神秘色彩,令其更好地发挥出生起疑情的接引作用。在端午上堂之风的影响下,还出现了专门的祛瘟上堂。清代不会禅师便因人所请特地为祛瘟而上堂,他所作法语末后一句称:“且道遣瘟获福一句作么生道?家家转瑞气,户户乐太平。”(《不会禅师语录》卷三)由于此次说法的目的使然,故而不会禅师将“遣瘟获福”作为结束语。

3、设青苗会

当住持说法完毕之后,寺院之中就会设青苗会,相关的执事法师就会贴出各寮禅师们所需要看经和诵经的单子。因为端午时节,正是青苗生长的好时候,为免天有不测风云,所以寺院中大都会为保青苗而举办《金光明经》祈福法会,又称为青苗会。而直岁法师也会检点各处,看看寺院房舍中是否有漏雨之处,如果有的话,就及时补漏,并且疏浚沟渠,为将要到来的雨季做准备。

下期预告:龙珠禅院如何过端午

龙珠斋戒日慧日正当午

龍珠禪院-清蓮幽芬處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29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