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相关传说 >> 首发粽子怎么做端午怎么过
明天就是端午节啦!端午佳节是春末夏初最盛大的一个节日,到现在已经拥有多年的历史。
大家都知道,这个节日是为了纪念世界四大文化名人之一的屈原。过了多年端午节的你,知道端午的正确过法吗?
端午节习俗包粽子传统食物
端午节的饮食习俗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吃粽子。它是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品。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和东南亚诸国。
画额镇邪、避毒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传说可以驱避毒虫。
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沐兰汤祛除晦气沐兰汤,是汉族节日端午节的一种卫生习俗。首先一身着汉服的女性端着一盆艾叶水,人们排好队依次走到主祭面前,主祭用菖蒲草沾盆里的水,在参加活动的人双手、额头、脖颈轻轻拂拭一下,以示驱除晦气。
挂艾草驱邪祛鬼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蒲剑)或石榴、胡蒜。通常将艾、榕、菖蒲用红纸绑成一束,然后插或悬在门上。
因为菖蒲乃天中五瑞之首,象征驱除不祥的宝剑,再加上生长的季节和外形被视为感"百阴之气",叶片呈剑型,所以方士们称它为"水剑",后来的风俗则引申为"蒲剑",可以斩千邪。
饮雄黄酒避虫毒端午节还有饮蒲酒、雄黄、朱砂酒的习惯,有些地方也以酒洒喷。
长命缕避灾除病长命缕,端午时节的佩饰,五彩斑斓,色彩艳丽,是孩子们最喜欢的饰品之一。亦称续命缕、续命丝、延年缕、长寿线,别称"百索"、"辟兵绍"、"五彩缕"等,名称不一。在端午节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挂蛋逢凶化吉同粽子一样,鸡蛋也是端午节的重要食品,有健身之效,包括鸡蛋、鸭蛋、鹅蛋。端午早晨孩子还没出被窝时,大人就把蛋送到孩子嘴边。白天孩子们还要在胸前挂一个用网袋装着的鸡蛋或鸭蛋,以祈一年中逢凶化吉、平安无事。
民间相传吃蛋生心。因为蛋形如心,民间普遍认为吃了蛋就能使心气精神不受亏损。同时,蛋也很有营养,健身强体,补充人体所需蛋白质。
戴香包防病健身"戴香包,香包又叫香袋、香囊、荷包等,有用五色丝线缠成的,有用碎布缝成的,内装香料(用中草药白芷、川芎、芩草、排草、山奈、甘松、高本行制成),佩在胸前,香气扑鼻。
老年人:为了防病健身,一般戴梅花、菊花、桃子、苹果、荷花、娃娃骑鱼、娃娃抱公鸡、双莲并蒂等形状的,象征着鸟语花香,万事如意,夫妻恩爱,家庭和睦。
小孩:戴飞禽走兽类的,如虎、豹子;猴子上竿、斗鸡赶兔等。
青年人:戴香包最讲究,如果是热恋中的情人,那多情的姑娘很早就要精心制作一二枚别致的香包,赶在节前送给自己的情郎。小伙子戴着心上人送给的香包,自然要引起周围男女的评论,直夸小伙的对象心灵手巧。
划龙舟精神培养划龙舟是一项非常耗费体力和考验团队精神的运动,需要队友之间非常有默契,即要有爆发的力量,又要有非常好的协调性,龙舟才能划得快。
粽子可以在家做一如何自己包粽子材料:糯米、粽叶、红枣、碱粉和包粽子用的小细绳。
步骤:
1、糯米要提前一天晚上泡好,以克糯米为例,加入5克食用碱,二者比例为:1,把它们搅拌均匀后静置1小时,糯米就处理好了;
2、把市场上买到的干粽叶放入开水中煮1分钟后,就可以开始包凉粽了;
3、为了让厨艺小白也能包出完美的粽子可以借助矿泉水瓶。把矿泉水瓶下半部分剪掉,只留下上面像漏斗的部分。
4、拿两张粽叶,从中间对折(尖角的地方不能留空),然后将粽叶放入矿泉水瓶里,把米放入粽叶里,稍微压紧实一些,然后在中间放一颗红枣,盖上一层糯米,压紧实后,直接把粽叶往下压。
5、压好后拿掉矿泉水瓶,把多余的叶子往回折一点,再用绳子绑一个对角线后,放入压力锅中煮30分钟左右就可以了。
二吃粽子注意事项1、打开的粽子常温存放不得超过2小时
对于真空包装类和速冻类粽子,食药监总局提醒,购买后按照标签所示方式保存,并按照标示食用方法加工食用。散装粽子注意适量买入,最好是现吃现买,避免粽子变质。生熟粽子分开贮存,打开的粽子放在室温下不得超过2小时。
2、尽量少吃粽子。
粽子一般由糯米制成,虽然好吃,但黏度高,非常不容易消化。多吃粽子容易消化不良,引起腹胀、腹痛,还会影响其他营养的摄入。所以一餐最好不要超过一个,更不要当饭吃,顿顿吃。
3、粽子不适合做早餐。
早晨是人的胃肠道功能最弱的时候,而由糯米为主要原料的粽子黏性高,不易消化,一旦进食过多,会刺激胃酸分泌,可导致有慢性胃炎、食道炎的患者旧病复发,同时,还会出现泛酸、烧心、恶心等情况,从而影响一天的工作、生活和学习。
三他们不适合吃粽子1、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2、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3、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合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4、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如何打开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29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