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雅活端午怀古古人如何过端午节

发布时间:2017-11-3 19:43:55   点击数:

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节期在农历五月初五,迄今已有余年历史。端午节由驱毒辟邪的节令习俗衍生出各地丰富多彩的祭祀、游艺、保健等民间活动,主要有祭祀屈原、纪念伍子胥、插艾蒿、挂菖蒲、喝雄黄酒、吃粽子、龙舟竞渡、除五毒等。各种活动因地域差别而略有不同。端午节是蕴涵独特民族精神和丰富文化内涵的传统节日,对中国民俗生活有重大影响。

农历五月五日为端午节,“端”字有“初始”之意,而按照中国传统的干支纪时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称之为端午,又称端五、重午、重五。

端午的别称很多,五月五日,古人有以兰草汤沐浴的习俗,所以又叫“浴兰节”。道教又称此日为“地腊节”。唐宋时,此日午时为“天中节”,所以它又称端阳、午节。明清时,北京人还称其为“五月节”或“女儿节”。

端午的起源

关于端午节起源的主要观点有四种:一是流行久远的传统观点,依据南朝梁人吴均的《续齐谐记》及宗檩《荆楚岁时记》,认为端午节起源于纪念屈原;二是闻一多先生认为端午节是吴越民族举行龙图腾崇拜活动的节日,他在《端午考》及《端午节的历史教育》(见《闻一多全集》)两篇论文中详细论证了他的观点;三是认为端午节起源于恶日(见张心勤《端午节非因屈原考》);四是说端午节源于夏至(详见刘德谦《“端午”始源又一说》)。

端午节风俗形成可以说是南北风俗融合的产物,随着历史发展又注入新的内容。龙舟竞渡之俗起源于南方,把五月五日视为“恶日”则起于北方,注入夏季时令风尚,附会以纪念屈原逝世而最后成形。

端午节的一项重要节日活动是为纪念屈原的“龙舟竞渡”,但龙舟竞渡的习俗,早在屈原之前已经存在。《事物原始》引《越地传》云:“竞渡之事起于越王勾践,今龙舟是也。”即使在屈原本人的诗作中,也可以反映出当时竞渡的风俗来。如《楚辞˙涉江》中就有“乘舲船余上沅兮,齐吴榜以击汰。船容与而不进兮,淹回水而凝滞。朝发枉渚兮,夕宿辰阳。”

射粉团

射粉团,唐宫中造粉团角黍饤盘中,以小弓射之,中者得食。

清徐扬

射粉团是一种唐代都城和宫廷盛行的游戏。《开元天宝遗事》记载:“宫中每到端午节,造粉团、角黍,贮于金盘中。(角黍就是粽子,而粉团则是类似麻团的一种点心,用糯米制成,外裹芝麻,置油中炸熟)以小角造弓子,纤妙可爱(说明这种游戏的参与者多为女性或者儿童),架箭射盘中粉团,中者得食。盖粉团滑腻而难射也。都中盛行此戏。”

赐枭羹

汉令郡国贡枭为羹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

清徐扬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羮”。所谓枭羮,即是以枭肉制作的羮汤。这里主料——枭,就是猫头鹰,在古代被认为是不孝的鸟,从汉代开始,人们就有五月做枭羮、送枭羮、吃枭羮的习俗。而“赐”更是将习俗官方和制度化,广为传播。皇帝制作枭羮以赐臣下,意在警示臣子不要像枭那样不忠不孝,其中也包含了除绝邪恶的用意。意图虽然是好的,但手段终归过于残忍,而且实际上根本不可能达到扫除邪恶的目的,因此这一习俗并未流传下来。

採药草

五日午时蓄採众药治病,最效验。

清徐扬

端午在古人心目中是毒日、恶日。在这个时间段天气燥热,人容易生病,蛇虫繁殖也容易把人咬伤。所以人们在这个时间采很多草药治病防病,而此时草药茎叶正好成熟,药性也最好。久而久之人们甚至相传此日是天医星临门。到明清时大城市的药铺常在端午日施药,居民届时会到药店索取应节的消毒药品,如雄黄、芷术等。于是形成了端午采药、施药的习俗。

养鸲鹆

取鸲鹆儿毛羽新成者去舌尖,养之皆善语。

清徐扬

鸲鹆,就是我们俗称的“八哥儿”,其他的别名还有许多,比如鹦鸲、寒皋、华华、鹤鸲等。八哥自己的声音比较杂噪且毫无韵律,但是却很聪明,极善效鸣其他鸟类的声音。人们发现了野生的鸲鹆有模仿人语的能力,于是将其捕来有意地调教驯化,而这个调教的最好时间据说就在每年的端午。

悬艾人

荆楚风俗以艾为人悬门户上,以禳毒气。

清徐扬

端午在古人心中是个恶日,常设各种可以驱邪的物件。在花草中当以艾草最早、最常见,也最著名。艾是一种重要的药用植物,治病又可驱虫。五月正直艾草生长旺期,此时功效最好。端午这一天,人们采摘艾草,编成人形,悬挂在自家门口,祈祷消除毒灾。《荆楚岁时记》汪文云:“今人以艾为虎形,或剪彩为小虎,沾艾叶以戴之。”明清妇女都会在端午时节头簮艾花,小孩子会身贴艾虎,成为端阳一道风景。

系采丝

系采丝,以五色丝系臂,谓之长命缕。

清徐扬

端午所系的彩丝,是代表吉祥的饰物,又称为“长命缕”、“续命缕”、“无色缕”等。古代以五月为恶月,与是用红、黄、蓝、白、黑无色丝线,分别代表五行,并象征五色龙,“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瘟”,使人健康长寿。

裹角黍

以菰叶裹粘米为角黍,取阴阳包裹之义,以赞时也。

清徐扬

端午节最著名的节俗当属包粽子和吃粽子。粽子又称为角黍、筒、水团、白团等,名品甚多,形制不一,有角粽、锥粽、筒粽等。粽子馅荤素兼具,做法花样百出,充分体现了各地的地方特色。

观竞渡

观竞渡,聚众临流称为龙舟胜会。

清徐扬

端午节最著名的体育活动当属赛龙舟。关于其起源有很多说法,在不同的地方对于赛龙舟的意义也有不同的解释。流传最广的说法是为了追悼屈原。在屈原投江的湖南汨罗县,龙舟竞渡前必定先往屈子祠朝庙,披红布于龙舟之龙头上,将龙头供于祠中祭拜,之后再安回船上。在屈原的家乡秭归,也同样有赛龙舟前祭拜屈原的仪式。在划船过程中,人们喊的口号是:“何在!”可以解释为是在寻找投江而死的屈原。

古代绘画看端午

南宋浴婴图(局部)中描绘端午节为孩子进行芳香药浴的场面

《雍正十二月行乐图》之五月竞舟(局部)郎世宁

江阁登临颇欲胜,中都子弟冶游成。

盛朝已附屈原老,竞看龙船载妓新。

清金挺标群婴斗草图

清方士庶端午百禄图

清郎世宁午瑞图

恭祝大家端午安康!

(文章源自网络,版权归作者所有)

关于我们

我想着如何唤醒人们对中国书画的喜爱之情?

我想着如何把艺术的美真实的呈现并更好的分享?

我们服务的不仅是艺术家更有企业家、设计师、建筑师、投资客、作家、诗人等等;

我们围炉煮茶时而也把酒言欢,

我们自修也不时的各抒谠论——这一切尽在雅活艺术!

▲识别







































北京治白癜风的费用
中科白癜风暖心公益活动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s/807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