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食俗 >> 健康广场端午节养生保健八项事宜
端午节养生保健八项事宜
我国的农历五月初五被称为端午节,在这个节日里,人们基本都会吃一些应节的食品,如:粽子等。
在端午这个小长假里,我们过节之余,不要忘了要注意身体健康哦,其实端午节的习俗与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都是古人留下来的智慧结晶。今天我们就来学学在端午节是如何养生的,下面一起来看看端午节养生要做的8件事吧!
端午节如何养生?
1、吃粽子
粽子中一般含有红豆,红豆不仅内含丰富的蛋白质及多种营养物质,而且具有利水除湿、和血排脓、消肿解毒等功效。人体常为湿热阻遏,红豆能够利水湿,解热毒,与绿豆相辅相成,堪称消夏良药。
粽子中一般含有红枣,红枣能补益脾胃和补中益气。红枣能补益脾胃和补中益气。所以对於脾胃虚弱和肠胃不佳的人士,如消化不良、经常吐泻或便秘人士都有好处,多吃红枣能改善肠胃功能。
天气日益炎热,身体表面血流增加,肠胃功能逐渐下降,人容易苦夏消瘦。吃糯米正好能够改善这一问题。且不说其中的配料,仅就清香的叶子和柔软的糯米,就足以让人食欲大开。对于那些胃酸少消化能力差,传统称为“胃寒”的人来说,糯米是非常好的食品。
2、挂香囊
我国很多地方有端午节挂香囊的习俗,也是一种预防传染病的方法。可以佩戴在胸前、腰际或肚脐处,也可以把香囊挂在门口、室内或车内。中医认为有散风驱寒、健脾和胃、理气止痛、通九窍的功能,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
家长可以将香囊放在孩子的衣兜里或枕边,对于流感、白喉、水痘、流行性脑膜炎、麻疹等传染病均有一定的预防和辅助治疗的功能。
夏天气温高,很多人经常觉得没胃口,也在身边放个香囊。因为香囊里中药的香气被人体吸收以后,可以促进消化腺活力,增加分泌液,从而能够增强食欲。
由于香囊中的药物有通窍的作用,孕妇要慎用。另外要保持香囊的干燥,注意防水、防潮。若香囊接触皮肤处出现红疹、瘙痒等现象,请立即取下香囊,挂于室内空气流通处或车内。
3、喝雄黄
酒医史渊源《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我国民间有”早端午、晚中秋“之说,认为辰属龙,辰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在端午节早晨摆雄黄酒宴,是百姓企盼出现风调雨顺、五谷丰登的好年景。”
4、赛龙舟、洗龙湫水
龙湫水也就是龙舟竞渡过的水,人们认为那是好水、活水,故常有喜喝龙湫水、洗龙湫水浴的习俗,民间也就有“五月节洗龙湫水”的俗语流传。
划船运动对“坐”班族更有益。双桨同时划的动作,可以使身体的双侧都得到很好的锻炼。划船运动中的后拉、前推、摇桨等动作,对上半身的肌肉是非常好的锻炼,提高了肌肉质量,以及协同工作能力。
划船运动过程中一般都会有腰腹的前后俯仰动作,这能很好地锻炼腰腹部肌肉,减少腹部脂肪的效果也很明显;对改善腰肌劳损、肌肉僵硬,以及椎间盘等健康问题,都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
5、悬艾叶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中医学上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能。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6、煮大蒜
大蒜是一种中药,味辛甘,能杀毒灭菌,熟食能清肠胃毒素,疏通血脉。端阳节早晨,全国大部分地区的习俗是煮食新蒜头,以疏通血脉,消毒灭菌。
大蒜的味道那也是众人皆知,吃完大蒜敢开口说话的人没几个。但是你知道吗?其实,大蒜被称为人类的“健康卫士”。大蒜中含有约0.2%的挥发油,其中的主要成分大蒜辣素具有杀菌作用。现代医学研究证明,大蒜有抗菌消炎的作用,可保护肝脏、调节血糖,保护心血管,抗高血脂和动脉硬化,抗血小板凝集。营养学专家发现,大蒜提取液有抗肿瘤的作用,建议每日生吃大蒜3—5克。
7、滚吃鸡鸭鹅蛋
全国各地均为流行。端午早晨,东北一带是由长者将煮熟的鸡鸭鹅蛋放在儿童的肚皮上滚动,然后剥皮让儿童吃下,据说这样做可免去儿童的肚子疼,实则为节日的一种嬉儿游戏。
中医认为,鸡、鸭、鹅蛋药性不同,人们最好根据自身体质选择。
鸡蛋性平,适合大多数人吃,尤其是营养不良时吃鸡蛋可恢复体力。但蛋白不易消化,老年人和肠胃不好的要少吃。鸭蛋性凉,长痘、上火时吃可以清热解毒。体质寒凉、脾胃虚寒的人应少吃。鹅蛋性温,中医认为可补中益气,老年人、体虚的人可吃鹅蛋补身。
8、吃五黄
端午节里为何要吃“五黄”?专家说,这是江南一带的习俗,黄色在中国文化中是一种尊贵的颜色,五月麦熟,也是丰收景象,带有吉祥意味;雄黄之黄,克杀邪毒,也有驱除五月气候中邪气的作用。所以说,吃“五黄”的目的是驱邪毒、求吉祥。
端午节最大的风俗就是吃,古代南京和苏州、常州、杭州都吃‘五黄’,黄鱼、黄瓜、黄鳝、鸭蛋黄、雄黄酒,这就是‘五黄’。
在端午节的中午,最适宜吃五黄餐,就是把五种黄色食物混在一起吃。因为中医理论认为,端午节是在农历的五月初五,是一年中阳气最盛的时候,而中午,又是一天中阳气最盛的时候,可利用端午节节气的力量,抑制霉运、提升自己的精力。
端午节,传统习俗有吃粽子、悬艾草、挂香囊、戴五彩线……细细品味,几乎每个习俗都可以找到健康的根源。其实,随着年龄的增长,知识的积累,阅历的丰富,我们会越来越感慨古人的睿智,他们给后人留下了很多宝贵的传统习俗。
夏天来了,再不减肥就晚了
单纯性肥胖的埋线+针灸治疗中医学认为:脂肪来源于水谷精微,为人体所必需;脏腑功能失调,津液积蓄,脂肪过多,为血之浊气,表现为痰湿、瘀血之症。临床上多将肥胖症分为胃热滞脾型、痰湿内盛型、脾虚不运型和脾肾亏虚型四种征型。医院中医科运用现代中医体质辨识系统与传统中医望、闻、问、切相结合的诊断方式,为患者制定个性化的治疗方案,做到“辨证施治”、“因人施治”、“对症选穴”。
一、什么是单纯性肥胖单纯性肥胖是指由于内分泌或遗传性肥胖以外的原因,导致热量摄入超过消耗而引起脂肪组织过多。
成年人的标准体重的简便计算方法为:男性: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
女性:标准体重(公斤)=身高(厘米)-
以往认为体重超过标准体重10%即为肥胖症,现今,多认为超过20%以上者才诊断为肥胖症。
体质指数(BMI):BMI=体重(kg)/身高(m)2体重过低<18.5
正常范围:18.5-23.9
超重:24.0-27.9
肥胖≥28.0
中国胖人多为腹型肥胖,腰围增速居世界首位。测量时站立,目视前方,腰围以肚脐作为水平线。
男性腰围≥85cm
女性腰围≥80cm
二、单纯性肥胖分类体质性肥胖:是由于脂肪细胞的数量增加所致,与25岁前营养过度有关。儿童期,特别是1岁以内肥胖者,多为此种类型。
获得性肥胖(外源性)肥胖:是由于25岁以后营养过度,引起脂肪细胞肥大和脂肪细胞数量增加所致。
三、中医辨体质埋线减肥法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得到了很大提高,生活节奏加快不规律饮食,运动量的减少均可导致获得性肥胖的患者逐年增加。穴位埋线减肥以其无毒副作用、作用持久、省时、经济,与当今社会的快节奏生活相适应,应用前景广阔。
埋线减肥的主要机理是一方面通过针刺激穴位,调整人体的代谢功能和内分泌功能,促进脂肪分解,抑制胃肠的蠕动和胃酸分泌,减轻饥饿感,减少进食量;同时抑制患者亢进的胃肠消化吸收机能,减少机体对能量的吸收,从而减少能量的摄入,进一步促进能量的代谢,增加能量消耗。
另一方面穴位埋线还可以刺激患者迟钝的自主神经,使其功能活跃,增加能量消耗,促进体内脂肪分解。所以穴位埋线减掉的是人体的脂肪而不是水分,并能保证减肥过程中人体的健康和精力的旺盛,且反弹率极低,这就是穴位埋线减肥的最大优点。
埋线疗法是针灸疗法的一种延续,是一种有创性的治疗方法。所以一定要到正规的医疗机构进行治疗,以保障最大的安全性。埋线治疗要求无菌操作,埋线器具要求严格消毒,针具一次性使用,做到一针一穴;要求术者手法熟练,熟悉人体穴位和解剖结构,熟悉埋线的禁忌症与不良反应。
四、脾升胃降理论针刺减肥法升降出入是人体气化运动的基本形式。
脾与胃,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以维持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输布的功能活动。
脾:上升,升清作用
胃:主通降,以降为和受纳、腐熟
脾与胃,纳运协调,升降相因,燥湿相济,以维持食物的消化和水谷精微的吸收、输布的功能活动。
太阴经10穴(足太阴脾经8穴,手太阴肺经2穴)
阳明经10穴(足阳明胃经8穴,手阳明大肠经2穴)
脾升胃降,气机运转通畅。
温阳、健脾,化湿、祛痰,利水,通腑,消导。
出诊时间:周一到周五全天
联系人:倪伟
-
温馨提示:盛夏到来之际前50名患者治疗费享受8折优惠。
兰州可以治疗白癜风的医院北京白癜风治疗一般多少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