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冬至来了五邑汤圆,你知多少冬至要这样

发布时间:2017-3-13 21:35:21   点击数:

在鹤山有句话叫“冬大过年”,

冬至对鹤山人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节日,

全家人齐聚在一起,吃丰盛的团圆饭!

今天就是一年一度的冬至了,

你知道为什么人们常说“冬大过年”吗?

不知道的亲,赶紧往下看↓↓↓

中国传统岁时节日非常丰富: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三月三、四月八、端午节、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还有一个“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也成为节日,而且还是个重大的民间节日。江门方言叫“过冬”,古老儿歌这样唱:“十一月系冬,十二月系年……。”还有从老太爷辈传下来的俗语——“冬至大过年”。但细想,旧时所谓“大”者,究竟大在哪里?

“大”在历史悠久

▲"冬至煮围炉以祀"

早在周朝,冬至日祭天,先民把冬至视为“岁首”,即新年、一年之始;汉代,被列为令节(即佳节);唐宋时与“岁首”并重,五代、宋元称为“亚岁”,即仅次于“年”;南宋时曾“重冬至而略岁节”,冬至日家家互送节物,有“肥冬瘦年”之谚;明代时除称亚岁,又称冬节、大冬,成为大节日,主要活动有皇帝祭天、贺冬,送寒衣。新会现存最早的县志——明万历《新会县志》有提到冬至,“冬至煮围炉以祀”,祀即祭祖,“围炉”即今天的“打边炉”围食。清代后期沿袭古俗,民间有“冬至大如年”、“冬至大似年”的说法。鉴于历史沿革和顺应民心,辛亥革命后国家曾一度将冬至日定为“冬节”。

“大”在祭祀

▲《冬至汤圆》By青藤

紫筠

古代祭祀事大。皇帝祭天,百姓祭祖。六朝《三辅黄图》说:“阴阳之别,以日冬至祀天,夏至祀后土。”明清时期,朝廷冬至祭“为国大典”(清《帝京岁时纪胜》),而民间冬至日祭祠堂之风较盛;新会人家“冬至煮围炉以祀”,既反映礼俗,也反映了食俗。清康熙《新会县志》记:“冬至祭始祖以下至于祖祢。”祖祢,先祖和先父,亦泛指祖先,俗语“拜白公”。清道光《新会县志》又记:“祭礼,春秋祭于祠,其仪盛;冬至亦祭,其仪简。”家庭冬至日做汤圆来拜祀;睦洲、沙堆等地还有“纂酸”(做酸食)拜祀。

“大”在团圆

与除夕年晚饭一样,冬至日家家户户都合家团聚吃团圆饭,外出的能赶都赶回来。一家人做一顿丰盛的饭餐,拜祖后才吃。只是这顿饭不及年晚的隆重。

“大”在安排农事生计

农耕社会以农为本,秋收之后不久到冬至,进入农闲,又要准备明年的生计,安排生产、生活和经济开支。“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

冬至在每年公历12月21~22日,为农事二十四节气中重要的一个,前一日(一说后一日)为“小至”。冬至是一年中最“夜长日短”的一天,因为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又称为冬至线),北半球获得太阳热量最少,是阴气最重的日子。“阴极之至,阳气始生”,古人把冬至看成节气的起点,从这天起,日照一天天长起来,本地也几近结束“北风北月(月头,新会方言,阳光)”的干爽、晴朗天气。新会民间还以冬至日的晴雨卜新年气候,有“阴冬烂年”等谚语流传。

在江门五邑,我们将冬至称为“做冬”,而五邑每个区市的“做冬”习俗可谓是天渊之别!你知道分别是什么吗?不妨跟着小编一起去看看吧!

江门人冬至的习俗,有吃糯米饭、汤圆的传统。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笠笠(广东音,nuanlala)。

汤圆,则象征着团圆,就像北方人喜欢吃的饺子,都是一个圆圆满满的象征。

传统的冬至,江门五邑不少地方的人都有祭拜祖先的习俗。各家各户都要准备酒肉三牲、果品、汤圆在宗祠祭祖祭拜。

  

而汤圆,是冬至这天的主角!五邑各地煮汤丸的用料都因各地的特产而稍有不同:

有红糖块作馅的糖心汤圆,也有芝麻、花生搅碎与砂糖拌匀作馅的芝麻汤圆,有湿糯米粉搓圆压扁,以姜糖水煮的糖不甩;还有咸汤圆,不包馅,以猪肉、鲮鱼肉、虾米、萝卜丝滚汤煮之。甜汤圆主要用于早上禀神用,饭餐时吃咸汤圆。

鲮鱼汤圆、冬至鱼生

鲮鱼汤圆是鹤山人在冬至那天家家户户人人皆吃的佳品。冬至一早,妇女到田里拔萝卜、葱洗净备用。家人趁墟买鲮鱼、腊肉、香料等,下午大家动手制作。将鲮鱼去鳞、砍头去尾取肉,剁成肉泥,在油锅里煎熟,把切成条状的萝卜与腊肉一起加水在锅中炒熟,然后放进汤圆、鱼肉,加盐和水,文火煮熟。吃时各人添加调料,作为晚餐,全家饱吃一顿。这样的鱼松汤圆滑、香、甜,人人爱吃。

鱼生

在鹤山一些地方,特别在部分水区,还流行冬至吃鱼生的习俗。

独有炒汤圆

冬至这天,棠下镇大林村村民一起做起炒汤圆。以糯米粉为皮,红糖块作馅,叫糖心汤圆。不同之处是汤圆并不用水煮熟,而是放入热油锅中快速翻炒,待汤圆表皮变成金黄色即可。炒好的汤圆香味四溢,咬一口表皮焦脆,内里香甜。

花生饼做馅

远近驰名的外海花生饼大家都知道用来送礼和作为零嘴最好不过,其实花生饼还有一个用途,就是作为汤丸馅了~到了冬至,外海人都喜欢把花生饼敲碎,直接作为馅料包到糯米粉皮内,这样相比作为零嘴,甜度会更为适合。

甜水萝卜煮汤丸

所谓冬吃萝卜夏吃姜,冬至前后一个星期是吃萝卜最佳的时机。在新会区崖门镇甜水村,萝卜是有名的土特产。与众不同在于其清甜、脆口、无渣、少纤维。有“冬至卜”和“大头卜”两个品种。“冬至卜”在冬至基本收割完毕。每年冬至,新会人都喜欢以甜水萝卜煮汤圆。

咸汤丸

开水、花生油搓拌糯米粉,搓为实心汤丸;鸡壳、冬菇条、胡椒粉熬制鸡汤底;鲮鱼脊肉去皮,手打鱼青丸;白萝卜绍菜切丝,青蒜切段,芫茜切碎,鸡肉拆丝、瘦肉切片,大虾米浸发,均放进汤底煮熟调味;开水煮汤丸,倒入鲜汤里,拌好吃。

吃完五邑汤圆,咱们再来看看冬至养生攻略↓↓

冬至养生●攻略1三十六计“躲”为上

冬藏要藏阳气!冬天阳气藏得好,春阳才能焕发出勃勃生机。而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也是人体阳气最弱的时节,要学会“躲”才能养护好体内微弱的阳气。

暴饮暴食

冬至正值岁末年初,很快就会迎来元旦,此节气期间多有聚会,切记不要暴饮暴食。因为此时,阳气最弱,无法帮助身体运化过多的食物。

寒冷

冬至时节人体的阳气太弱,所以身体的抵抗力也较差,这时要躲着寒凉,外出时一定要戴围巾,捂好背、腹和足底,避免风寒的侵袭,才能不感冒生病。

房事

在人体阳气虚弱时,宜养精蓄锐,切不可过思邪淫伤身。

大汗

中医认为,大量排汗同时也会耗费大量精气。冬季应顺应天时,注意养藏,安静休养,不宜剧烈运动,大量出汗。

是非

冬季是高血压、心脑血管疾病的高发期,躲去是非,就能避免因情绪激动引起的突发疾病。

2保健康补阳气

晒后背补阳气

天下第一补阳品是——太阳!

万物生长靠太阳,尤其是在冬天!想要补充人体的阳气,最简单的方法是——晒太阳!但需要注意的是,能有效补阳的方式是晒背部。

因为背部是人体督脉所在,中医认为督脉是人体的阳经,有调节阳经气血的作用。

方法:可以在中午找一个向阳的窗边晒晒后背,全身都会很温暖。

搓后腰养阳气

腰眼为经外奇穴,位于人体腰部第四腰椎棘突左右3—4寸的凹陷处。

用手掌搓腰眼和尾闾,不仅可以疏通经脉、强壮腰骨,还能起到固精益肾和延年益寿的作用,且男女都适用。

方法:双手搓热后,紧按于腰眼处片刻,再向下重推至尾闾部,每日反复50-遍。

3饮食咸伤肾

冬季养生饮食不宜过咸,过咸会伤肾,损伤阳气。此外,饮食上还要注意不可过食辛辣刺激之物。

冬季进补可食用羊肉、牛肉等温热的食物防“三九寒冷”。但不可过食,过食易上火。

此外,冬至时节,天气寒冷干燥,导致鼻咽干燥、皮肤缺水,易上火,别忘补充津液,可食用荸荠、藕、萝卜、白菜、猕猴桃、柚子、桔子等滋阴去燥的食物。

4增强免疫力做艾灸

冬至艾灸督脉:大椎、肾俞、脾俞。

冬至艾灸任脉:太溪、关元、神阙、中脘。

冬至是阴阳二气自然转化的时候,在阴阳交接的时候艾灸肚脐(神阙穴)最能激发身体阳气!

方法:每天一次,每次15—20分钟。

功效:调整阴阳平衡,调和气血,增强免疫力,益寿延年。

冬至养生●食谱

『羊肉萝卜饺子』

食材

羊肉、猪肉、萝卜、葱末、姜末、盐。

做法

1、羊肉搅成泥,萝卜插丝剁馅,加上葱末、姜末、盐即成馅。

2、包在擀好的皮里下锅煮熟即可。

功效

营养价值全面,对所有虚寒病症均大有裨益。

『山药鱼片』

食材

鱼肉片、山药、青萝卜。

做法

1、山药压成细末,鱼肉片放入碗中加适量淀粉、精盐,打入1-2个鸡蛋,拌匀后腌20分钟,投入热油中炸熟。

2、加入山药末、炸熟的鱼片、青萝卜丝、精盐,用小火炖20分钟,加胡椒粉即可。

功效

补中益气。

『滋补羊肉汤』

食材

羊肉、党参、红枣、枸杞。

做法

1、羊肉块先热水煮去血水,捞出洗净。

2、加水、放羊肉块、生姜片、党参段、红枣、枸杞、盐、白糖、胡椒粉、料酒,蒸2小时即可。

功效

大补元气,可补脾益肺、宁神益智、生津止渴。

『香菇栗子鸡』

食材

鸡肉、水发香菇、木耳、腐竹、去壳板栗。

做法

1、锅内放油烧至7成热时下姜、八角、花椒、蒜瓣爆香。

2、将鸡肉翻炒上色,加入香菇、木耳、腐竹、月桂叶、蚝油翻炒。

3、加入适量的水,盖上锅盖,改中火焖煮15分钟,汤汁基本收干即可起锅。

功效

补气血、提高免疫力。

『西红柿土豆炖牛肉』

食材

牛腩、西红柿、土豆。

做法

1、牛肉用大火煮开后,放山楂、葱段、花椒、桂皮、八角,淋入生抽,再小火炖40分钟左右。

2、放切好的土豆块,继续炖3分钟,然后放切块的西红柿,炖1分钟放盐。

3、改大火煮3分钟,撒入香菜即可出锅。

功效

健中、解毒、和胃。

来源:江门发布、江门旅游综合网络整理,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白癜风医院贵阳哪家好
专业治疗脸上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s/598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