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多以玉麦(即莜麦)青稞之类为原料

发布时间:2016-3-11 6:50:45   点击数:
就在端午前一天晚上,母亲看着自己的儿女熟睡以后,便悄悄的在手腕、脚碗上帮上花线

如今我生活在城里,每到端午节来临时,超市里各种各样的粽子都会早早摆上柜台,但是,却怎么也吃不出家里甜醅的那种香味多年在外漂泊的生活使我明白,端午这样那样的传统习俗只不过是母亲为儿女倾注爱心的一个理由已有多年没有回老家过端午了,但我似乎依旧能看到母亲过节时的欣慰与笑容,心里充满歉疚!相隔千里,一顿简单的聚餐,竟成了一次奢望,而我却总是在忙忙碌碌中忽视了父母的需求真该检讨一下自己了,抽出一点时间常回家看看、多陪陪老人,这应该是尽孝最好的方式吧

后来,渐渐长大,知道世上并没有什么神仙,有一年妈妈给我拴线的时候,我突然醒来,才明端午节习俗及来历白原来幻想了无数遍的神仙娘娘就是我的妈妈!所以,我对这个节日有着特殊的感情而对于母亲亲手做的香包我更爱不释手,香包花花绿绿,各式各样,有十二生肖样的,还有各种花样,那是我最喜欢带上母亲为我做的大香包跟大伙去比美端午过后好几天,我还不愿意摘下那挂在胸前的香包,即使是摘下了也不愿意抛弃,慎重的将那一串串香包挂在自己的案头,让它永远散发着浓浓的香味

除此之外,在北方还有在端午节的清晨去拔艾的习惯,每逢端午,父亲总要出去到野地里采一些艾子回来挂在屋檐下,还要收集一些叶子上的露水让我们擦眼睛,据说可以让眼睛明亮端午这天的艾草气味格外芬芳,既能驱蚊又能治病每到这一天,我都会到野外拔艾草去继承和延续这个风俗,或端午节的来历300字者说是去找寻一份祝福因为,依照我们这里的习俗人们会把拔回的新鲜艾草放置在自家的门头,而且大人会趁孩子们熟睡之际,把一截最嫩的艾草夹在他们的耳后以此来为孩子祈福,愿孩子一生平安幸福!

儿时,母亲在端午节的前3天就开始忙活了,她先将莜麦掺小麦簸净,清水洗去杂质,入锅煮熟,沥出凉冷,加入甜醅曲和匀,装进坛中密封,保持恒温发酵,等到端午节时我往往迫不及待,第一个开坛,一股醇香、清凉、甘甜味道扑鼻而来一家人围炕而坐,每人吃上一碗,清心提神,倦意殆尽

这是一个透着人情味和文化气息的节日,尽管没有春节的喧闹,也没有中秋的浪漫,但我喜欢这个节日尤其是家乡那简单的风俗让我感到一种自我的快乐那些端午的美好回忆,丝丝缕缕的端午节习俗及来历撞击着我的心门,融合成一股亲情的激流,穿过时间与空间的桥梁,飘向遥远的童年……

童年的我生活在大西北,那里不产水稻,更没有芦苇,所以也没有粽子可吃,但有甜醅可吃甜醅,是西北地区的一种传统甜食多以玉麦(即莜麦)、青稞之类为原料有句顺口溜这样说:“甜醅甜,老人娃娃口水咽,一碗两碗能开胃,三碗四碗顶顿饭”

在老家,一进入五月,便有了浓浓的节日味,山坡上香柳散发着迷人的芳香,大人开始张罗着给孩子做香包,割花线,买薰黄,煮甜醅记得那时在家,每逢过端午,家家户户门上插了香柳,就连灶房的厨子上都插着香柳,屋里点着了香,算是对灶君娘娘的敬奉然后在鼻孔和耳眼处抹上一种叫熏黄的有关端午节的习俗药粉,说这是为了防蛇缠身,怕毛虫钻进鼻孔和耳朵,然后在孩子的衣服上撒上香草粉,挂上母亲亲手用布做的香包,以保自己的孩子这一年平安无事印象最深的,是早上一觉醒来,发现手上、脚上都拴上了五彩丝线,问妈妈,妈妈神秘的说,是神仙娘娘看着你睡着的时候给拴上的我信以为真,于是生出许多幻想,想象一个穿着古代服饰的美丽女神仙,衣袂飘飘,从天而降,用手一指,我的腕上便出现了五彩丝线只是还有一些纳闷,神仙娘娘怎么总是在我睡着的时候才来呢?


北京请问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什么药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s/50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