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食俗 >> 公共课部古风今韵中华情首届中华传
开幕式暨《端午、屈原与楚文化》专题讲座
中国端午节——首个入世界“非遗”的中国节日,寄托着民族情感,是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宝库中绚烂迷人的瑰宝。由端午,我们想到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的爱国诗人屈原和浪漫的、恣肆蓬勃、亲近生命和自然的楚文化。我们以端午的名义去怀念那个远去的时代,同时,我们以端午的习俗传承瑰丽的楚文化。专题讲座1.时间:年6月6日下午2:50-4:.地点:教学楼东多功能厅3.讲座嘉宾:思尘(中华诗词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术委员会秘书长、首席专家,深圳长青诗社顾问)2感受传统的魅力—走进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深圳市非遗博物馆,位于龙华新区文化产业园。博物馆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主题,分书画区、文物区、非遗空间、非遗传习区、沙龙讲座区等不同主题单元区域。徜徉于异彩纷呈的“非遗之旅”,琳琅满目,目不暇接之余,步入源远流长的艺术之阆苑非遗空间,大可容广宇;小则凝绢丝。声响若高山流水,风过如马踏飞燕。本活动旨在让广大师生近距离接触非遗、感受非遗文化带来的乐趣!走进博物馆1.时间:年6月13日2.地点: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深圳非遗博物馆)3倾听先贤的声音——传统影视欣赏在华夏民族的血液里,总流淌着儒家文化的精华。在世界文明的词库里,孔子已成为华夏文明的符号。我们虽然信奉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思想,却未必明白其精华所在,借此次活动,让我们去了解历史上真实的孔子,倾听先贤的声音!籍传统文明,铸高尚品德!传统影视欣赏1.时间:年6月14日晚2.地点:教学楼东多功能厅4纪念端午手抄报展览以端午节为契机,让学生从端午文化中去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同时,结合《政治》教学中“创建和谐社会”章节要求,引领学生更好地体会和谐社会的思想精髓。制作以端午文化为主题的海报,重现人们对端午文化的传习,凸显和谐社会的内涵。端午手抄报展1.时间:年6月20日2.地点:图书馆明德阁5中华非遗进校园系列展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为中华民族留下了极其丰富的文化遗产。为进一步加强我国文化遗产保护,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推进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国务院决定从年起,每年六月的第二个星期六为我国的“文化遗产日”。在中华非物质遗产博物馆的帮助下,我们将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请进校园,增强师生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以及对中华非物质文化保护和传习中华非遗进校园1.时间:年6月20日2.地点:图书馆明德阁6文化名人讲座: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传习文化名人讲座1.时间:年6月20日2.地点:图书馆明德阁3.讲座嘉宾:陶一(深圳非遗博物馆馆长)7“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深圳技师学院馆)”“中华诗词非遗传习工作室”授牌仪式为弘扬优秀传统文化,落实传统文化进校园,并为广大爱好中华诗词的师生提供创作中心、交流园地和展示平台,在公共课部原有的“风雅颂诗词社”的基础上,加挂“中华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馆(深圳技师学院馆)”“中华诗词非遗传习工作室”两块牌匾,进一步增进交流,影响学生,营造浓厚的诗词创作氛围,推进校园文化建设。授牌仪式1.时间:年6月28日2.地点:会议中心8闭幕式暨“古风·今韵·中华情”
——中华传统文化主题演出
诗歌是苍茫大地上的汩汩清泉,滋润着我们的心田;诗歌是悠悠岁月中的钟鼓琴瑟,浸润着我们的性情。正是因为有了诗歌,才有了苏东坡“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的洒脱与豪迈;正是因为有了诗歌,才有了秦观“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雨细如愁”的细腻与温婉。闭幕式上,我们一起享受诗歌带给我们的欢乐,且歌且吟,放飞青春的激情与梦想。本场演出分为秦汉遗风、唐宋雅韵、赤子情怀三个篇章,以中华传统文化及华夏民族精神为主线,以经典诗词吟诵、原创诗歌展示为主体,并融合传统服饰表演、茶艺器乐表演等形式。师生同台、情纵古今,憧憬中华梦想,抒发赤子情怀。中国传统文化主题演出1.时间:年6月28日2:50——4:.地点:会议中心诚邀学院各位领导、老师莅临指导白癜风专科医院北京北京医院治白癜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