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食俗 >> 鲁东大学文学院教授兰玲告诉记者
1 2
“五色彩线也叫做长命线,系绳子的时候禁忌孩子开口说话,五色线也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抛到水里,意味着将水中的瘟疫、疾病冲走”吕伟达解释说,过去民间少医缺药,特别是小孩抵抗力差,端午节其实是告诉人们已进入盛夏时节,要注意防暑防病,驱瘟避邪,特别是五毒的侵害“在农村,还有人用黄布制作成猴子、孙悟空,挂在门上辟邪;用五彩丝线扎制成非常小的笤帚、炊帚,给小女孩挂在衣服的扣眼里”
值得一提的是,有些地方的端午节从五端午节放假安排2015月初一就开始了“在蓬莱、龙口、长岛等地称五月初一为小端午,需要在大门门槛上贴一对用黄纸剪的牛
1 2
其实在胶东传统习俗中,端午节除了粽子,还有更多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我们小时候,每到端午节,父母就会用五色彩线绑在我的手上,再在身上带上香包,祈求平安”民俗吕伟达告诉记者,根据胶东民间习俗,端午节这天不搞祭祀活动,只有民间祈福
默言系绳雨天弃黄色剪纸贴门槛
插艾挂桃枝露水洗眼睛
“听老人说,端午这天,在太阳没出山之前,用天降的甘露洗过脸后,孩子年内不仅不会生病,还会变得耳聪目明,神清气爽给孩子们擦洗完后,大人也要擦洗特别是年轻一点的妇女们,她们洗得十分认真,据说,端午的露水能美容养颜最后,大人们还要把浸湿的端午节放假时间安排毛巾带回家中,给不能出门的老人或孩子擦脸、双臂和脖颈,说是‘端午的露水仙人的药,擦擦洗洗不生疮疖’”
其实,众多端午活动中,“抹露水”曾经是最重要的一项“端午节一大早,大人们便把大一点的孩子叫醒,一起奔向野外的麦田这时的麦子都已经秀穗灌浆,绿油油的一片清新”在张荣起的童年记忆中,人们一路走来,呼吸着清新的空气,心旷神怡“当来到麦田前时,大人们用毛巾小心翼翼、翻来覆去地在小麦或青草梢头拉来拉去,不一会儿,毛巾就湿漉漉的,像在水中浸泡过一样大人先用被露水浸湿的毛巾给孩子擦手、擦脸在洗擦的过程,特别注意眼睛和耳朵的部位,擦洗得特别仔细和干净”
端午节在烟台有插艾、把麦、挂桃枝的传统习俗,人们将其搁在门楣014端午节放假安排之上,意去百病,避邪,有的人家还在门上张贴钟馗神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