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转载记者观察静远课堂,让孩子在玩中

发布时间:2016-10-26 8:08:07   点击数:
转载记者观察静远课堂,让孩子在玩中

刚刚结束的丙申暑期班,我们的课堂上不仅有孩子们的欢声笑语,更留下了记者朋友的身影。敬业的《兰江导报》记者多次来到静远课堂,对我们的教学特色、七夕节活动做了专题采访和报道,而孩子们也趁机了解了关于记者和报社的“十万个为什么”。今天,一起来看看记者眼中的静远课堂是怎样的吧!

没有文字,你该怎么办?

汉字是如何演变的?

你知道甲骨文的历史和智慧吗?

你会用甲骨文画画吗?

7月25日,在静远课堂上,静子老师正在给7位可爱的小朋友讲授甲骨文,记者与他们一起聆听古老的文明,体验传统文化。

静远课堂以国学为主,主讲的静子老师,每周会以24节气为主线确定主题,安排课程,引导孩子们深入理解和体会中国传统文化的智慧之美,在幼小的心田里播撒传统文化的种子。

甲骨文课堂,画出来的汉字

“汉字对于小朋友而言,是生涩的符号。孩子以与生俱来的智慧,与甲骨文一见倾心,他们是天生的甲骨文专家。”

静子老师在甲骨文课堂上为小朋友讲解了甲骨文的历史,用故事的形式引起孩子们的兴趣,让孩子们的思维发散开来,与孩子互动的同时,将知识传授给他们。

静子老师将甲骨文画成一幅幅图画,让每位孩子对着画,讲出看到的事物,并想象出一句话,最后把每句话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图文并茂的方式,让孩子们更加直观地了解到古时候人们的生活和文化,以点带面。

聚仁学校一年级的钱奕廷正在专心地“画”甲骨文,她告诉记者,“第一次学习到字也能画出来,觉得很有意思。”另一位赵雨小朋友对“弃”字的甲骨文写法印象深刻,“头朝下,像个倒立的小人。”有兴趣、好玩是小朋友对学习甲骨文的最深感受。

草木染课堂,自己染作品

传统文化学习不仅是诵读,更是以身实践,真正走进自然的氛围中去。植物染是一门古老的工艺,远在周朝开始就有历史记载,三千年的历史传承,使用天然植物染料进行面料染色的技术,包括棉麻染、丝绸染、扎染和蜡染等,都是中国传统的织物染色方法。

“陌上的花,罐中的药,杯中的茶,田里的菜,吃剩的果皮,地下的树根……这些来自于大自然的草木都是植物染的好原料。”据静子老师介绍,草木是植物染的原材料,生汁染需捣碎萃取,中药染则要熬煮,蓝染还要发酵,不同面料织物染色,工艺也有所不同。

“每一次植物染出来的作品都是独一无二的,就算是同样的染料,也会染出不同的花纹。植物染的颜色也是绚丽多彩的。”静子老师说,在植物染的课堂上,她会结合植物染的历史文化、文学作品讲解,冰让孩子亲自体验“染”的过程。“当孩子看到自己染出来的作品时,一个个都非常开心,很有自豪感。”

节气课堂,自己编教材

传统文化的美好注入生活的方方面面,孩子们从经典中汲取智慧之美,从吟诵中体会文字之美,从自然中感悟敬畏之美。

“课堂,不是简单的课程,而是以一个主题,从文学、诗词、历史等方面深化,培养孩子的发散性思维。”在静子老师看来,传统文化是感受、想象、体验,这样才能领悟到传统文化的魅力。

课堂是一个启发孩子学习兴趣的平台,让孩子认识到传统文化的精彩。“春季课堂的时候,有次带孩子们去青湖公园,让他们在蓝天下,感受花的芬芳和大地的气息。设计一个游戏,让孩子们蒙上眼睛,感知自然。”静子老师说,就像端午节的时候,带着孩子们回味端午传统,吃粽子,用雄黄酒在额头上写字,挂艾叶等,然后再给孩子们讲屈原、讲文人精神,所有的活动都是围绕端午的主题。

来上课的孩子每个人都会必备一本笔记本,在笔记本上记下课堂上学习的内容,课程结束后,让孩子们总结一节课学习到的知识。“有些一二年级的孩子比较小,不会记笔记。在课堂结束的时候做总结,能帮助孩子们巩固一堂课所学的知识,记录在笔记本上。等到整个课程结束后,这本笔记本就是教材,是孩子们自己编写的教科书和最好的留念。”静子老师说,以这样的方式,培养孩子对世界的兴趣,通过认识世界来认识自我。

静远学堂秋季班

艾草班周日上午09:10-11:10

莲子班周日下午13:30-15:30

授课地点:体育场路95号琴书堂

丽都大酒店往聚仁小学方向50米

学费:元/18次课程

招生范围:小学阶段学生

早鸟优惠:

9月1日前缴费报名享9折优惠

其他优惠:

老生报名享受9折优惠

两人结伴报名享9折优惠

以上优惠以报名缴费为准,不同时享受。

如因延时报名造成缺课,统一安排补课,不另外退费。

报名咨询

市府网:

联系人:徐静老师









































在北京治疗白癜风多少钱
北京最好白癜风专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s/165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