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回忆童年端午节,风俗你还记得多少?

发布时间:2016-10-7 10:58:46   点击数:
回忆童年端午节,风俗你还记得多少?

中科院研发,减肥新成果,创业好项目!

-----------------------------------------------------

端午节,一到这个时候,在大街小巷,超市里、店铺、小摊、菜场到处都能看到粽子的影子

尤如大棚蔬菜乱了节气一样冲淡了端午的味道,习惯了买成品的方便,那种自家包粽子、过端午的香甜和温馨的氛围便再也不能体会...

于是,童年里的端午节便成为了无可替代的记忆和永远的怀念了。

现在超市里的粽子品种味道越来越多,都被商业化了!

我怀念小时候的粽叶味道,不知道你有没有经历过自家包粽子的童年,你还记得端午节习俗吗?

1、悬艾叶、菖蒲

小时候过端午,有自己的讲究。“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这一天天一亮,家家户户的门窗上都要插上两根艾草和菖蒲。人们一直相信菖蒲、艾蒿具有巫术和药用的双重价值,因而会有许多利用菖蒲、艾蒿辟邪保健的习俗。

2、缠挂五色线祛邪避凶

五色线的五色代表五行,汉代信仰五行阴阳之说,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小时候端午节都是自家包粽子,看到黑白两色绳子包扎的粽子,代表这一年中这户人家有人去世了。关于五色线,各个地方的风俗大同小异,有的以五色丝结而成索,或悬于门首,或戴小儿项颈,或系小儿手臂,或挂于床帐、摇篮等处,俗谓可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

3、用艾虎、道教符图驱邪

小时候们要在房门特别是新生儿的房门上挂“艾虎”。就是用两个空鸡蛋壳粘在一起,蛋壳上粘些毛发,画成虎形,用线系起,下边再系一串用彩纸剪成的“五毒”形象,象征五毒踩在虎的脚下;或用一个独头蒜系以彩色线,下挂一串“五毒”,叫“蒜艾虎”;或用刚收割的新麦秸编成古代武士用的六角金瓜形,下垂七缕彩穗,叫“麦秸艾虎”。这些艾虎挂在房门上,既是节日点缀,又能辟邪。

4、引用蒲酒和雄黄酒

这是为了驱邪保健。传说昆虫都怕雄黄,孩子抹了雄黄,夏季毒虫就不会向体内钻。喝雄黄酒是端午节活动的高潮。据介绍,雄黄酒是用研磨成粉末的雄黄泡制的白酒或黄酒,一般在端午节饮用。古代人就认为雄黄可以克制蛇、蝎等百虫,古人不但把雄黄粉末撒在蚊虫孳生的地方,还饮用雄黄酒来祈望能够避邪,让自己不生病。

5、吃粽子

晋人周处在南京写的《风土记》一书中说粽子:“俗以菰叶裹黍米,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烂熟,于五月五日及夏至啖之,一名粽,一名角黍……”此时的粽子是以黍米裹成,到唐时已用白米包粽子了。“剥出凝成细纤膏。”因形制不同,有角粽、锥粽、茭锥、筒锥、秤锤粽、百索粽、九子粽。

写到这里,就感觉好像把小时候过端午节的情景回忆了一遍,那些习俗有的还在,有的却湮没在回忆里。

童年的时光没有人和我讲过端午节的种种历史渊源,也没人和我讲过端午节该有什么习俗,端午节对我而言就是这样,恬淡的时光里充满了喜悦和期待,年复一年的时光,仅仅的同一件事,却让我喜欢到每年都想这么过。

-----------------------------------------------------

点击下面阅读原文进入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介绍
北京最好的医院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s/14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