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黄振辉老师端午节的意义

发布时间:2021-3-22 19:45:49   点击数:
中药治疗白癜风方子 http://pf.39.net/bdfyy/bdfal/160316/4790113.html
「榴花角黍斗时新,今日谁家酒不樽。开笑江湖阻风客,却随蒿艾上朱门。」

这是〈扬州端午呈赵师〉诗,是南宋江湖派诗人戴复古(-)对端午节的应景描写,诗中有石榴花、粽子、雄黄酒、艾草等,就只缺划龙舟了。

端午节是中国人传统的节日,是在农历的五月五日。为什么要有“端午节”?其原始意义是在庆祝夏天。在《二十四节气》中,进入夏天是“立夏”,在每年的五月五日至七日,告示着夏天的开始。年的“立夏”正巧在5月5日,是真正的“端午节”,只是中国人把新历错成了农历,所以端午节才会放在农历的5月5日,如此而已。

浙江地区的人要在这一天“斗蛋”或“拄蛋”,比较谁的蛋比较硬。为什么要斗蛋?这来自“立夏”,在立夏时,蛋可以立起来,农历五月五日端午节正午时分也可以。同时也延续着庆祝“复活节”,万物复活,兴旺生长,而且正是动物与植物繁衍与传承的时候。“复活节”(Easter)来自基督教的耶苏死后复活,是重生的意思,通常在三月二十二日(春分节)至四月二十五日(小满节)之间的一个星期日。清明节是在春分过后15日,复活节是在春分后的月圆日,在农历也是15日,差别在于农历或阳历。复活节名称的另一个来源是庆祝春天女神伊斯特尔(Eastre)而命名的,所以复活节是属于春天的祭典。年的复活节是在4月12日,接近4月4日“清明节”,其实复活节真实的意义就是中国的“清明节”,要慎终追远。

真正的端午节应该在新历的5月5日才对,不过已错了几千年了,错的也成为对的了。为什么对呢?如果把农历的端午节视为是从5月5日“立夏”到6月21日“夏至”之间的节日又何妨?所以农历5月5日端午节,是过了新历5月5日“立夏”节之后,在5月20日“小满”与6月5日“芒种”之间的节日,再过几天就到了6月21日,即堂堂皇皇的进入“夏至”了。节与气有些区别,于国历上旬的节称为“节”,国历下旬的即称为“气”。因此,端午就是节,所以称“端午节”,其根源来自“夏至”,属于气。现在农历5月5日过端午节,自古以来即如此。

为什么叫做“端午节”?最早“端午”名称出自晋朝周处(-)的《风土记》。周处最有名的故事是“周处除三害”。“端”有三个意思,第一个意思是“初始”的意思,所以“端五”其实说的就是“初五”。而且按照历法计算,农历的五月正是“午”月。农历是用天干地支来计算月份:1.子月为11月。2.丑月为12月。3.寅月为1月。4.卯月为2月。5.辰月为3月。6.巳月为4月。7.午月为5月。因此,“端五”就是“端午”。

端的第二个意思是“正”,因为它的“午”就是“正午”,代表阳光十足、阳气最旺,所以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因此养生家要人们在端午节时晒正午的太阳,可保健康。另外还有“午时水”,人要喝午时水可保不生病,午时水还可以和药,病会好得快一些,都跟阳气有关。叧外还要挂菖蒲、洗艾草,都跟保护健康有关。

端的第三个意思是“极”,什么是极?是“阳”极,就是“九五至尊”。在《易经》中,九代表阳,五是六爻中的阳极,所以就有九五至尊的说法,再加上双五,更是极阳,甚至成为至阳极或阳至极。端午节的来历有很多,如:1.夏商周时代的夏至节。2.夏季要驱离瘟神疫病的节日。3.五月初五庆祝“忠孝”节义,以八德之首是忠与孝。4.纪念战国时代的屈原或春秋时代的伍子胥。5.吴越民族祭龙图腾。6.恶月恶日驱避说。

其实,端午节是一个综合节日,如屈原捐躯、包粽子与划龙舟竞渡等纪念活动都是应景节目,是花絮,而最主要的意思是阳与夏。夏天的端午节要重视防治疫病。端午节在夏天里,又称为“天中节”,是日正当中的意思,因为这一天的天气燠热,是溽暑湿热的季节,全民要共同来驱逐毒害。中国古人有“天中五瑞”之说,就是说“端午节”时人会碰到“五毒”:1.蜈蚣。2.蛇。3.蝎。4.蟾蜍。5.壁虎。

我们要在端午节时用五种植物来克制“五毒”,这五种植物就叫做“五瑞”:1.菖蒲2.艾草。3.石榴。4.蒜头。5.龙船花。这些都是天然驱毒剂,可保身体健康。除此以外,还要喝雄黄酒,也有防病防疫的效果。端午节更有恶月恶日之说,还是跟疫病有关,所以防病、保健才是“端午节”的真正意义。

端午节最早来自三代的“夏至节”。“夏至”有什么好庆祝?这是中国人最重要的发现。中国人在夏商周的三代时期就发现了春分、夏至、秋分、冬至,这是天文与地理上极大的成就,有利于农耕与繁殖,所以中国人是早期懂得农耕的民族之一。一般来说,端午节的日期离“夏至”尚远,为什么说端午节是“夏至节”?年的端午节在6月25日,而夏至是在6月21日,差距4天而已,端午节还是在庆祝夏至吗?本来是庆祝“立夏”,但先民自古以来就发现离“立夏”比较近,所以就庆祝“立夏”,其实两者都是“夏”。总之,端午节就是在庆祝“夏节”。

“夏”有什么重要?夏关系到宇宙万物的生与养,尤其是繁衍下一代的重要时刻,不能错过。中国的第一个朝代是“夏”朝,可见“夏”对中国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中国人自称为“华夏”民族,为什么?因为中国人重视“华”,“华”就是“花”,就是重视春天的意思。春天指的是春分,春分开始万物生长并开花,若不开花将来就不会有结果,白忙一场。“夏”是夏天,意思是“耕耘”,而且要耕耘出“实”来。“实”就是“结果”,至少夏天植物开始结实,最好是结实饱满、结实累累。中国人重视春与夏,就是要万物能够开花与结果,植物必须如此,尤其是农作物,如果开花结果的话,粮食就能够充足,民以食为天,人不可以饿着。另外结果的意义也在显示,人类何尝不要注重结果,因为人必须繁衍,要重视承先启后,有下一代才算有结果,这就是为什么父母一直盯着子女结婚生子的原因!

中国人做任何事,都极重视宇宙、天文、地理、农作与粮食,其实这只是“外说”,中国人更重视“内说”。什么是“内说”,就是人的身体,中国人把身体视为“小宇宙”。所以,端午节的内说指的是我们的肉体。我们的肉体在夏天的时候湿热至极,脊髓中的脊髓液到达极点,内气最旺,是上升的时刻,可促进生命的进化。生命需要开花结果,开的是莲花,就是我们的心脏。心脏象征莲花开放,但它时常会受到委屈,无法开放,需要气血灌溉,人的心莲绽放,身体才会健旺。

心脏的另一个象征是中元与平原,心血汇集到心脏就是在“中原”会合,古人认为人与各国都要“逐鹿中原”,这里的人与各国不是“外说”,是“内说”,指的是我们的经络,要气血通畅,身体才会健康。因此,当人心受到委屈时就成了屈原,名屈平,字屈正则或屈灵均,这与灵魂有关。屈原受到委屈便投汨罗江而死,指的是气脉,所以要划龙舟去抢救,用米饭去喂食。这故事的原型跟埃及的尼罗河、太阳船、金字塔与亡灵有关。其实,屈原的故事讲的是我们的生理学,古人把我们《黄帝内经》的生理进化说成是屈原投江。当气热上升时,心就受委屈,其实讲的是“气功”,在瑜珈中也有所谓的“热瑜伽”,是气功功法的一种。

中国人用节日的方式与活动要人们记住身体的功能,这就成为节日的意义。端午节也涉及到灵魂的作用。“灵”的谐音是“龙”,所以“龙舟”就是“灵船”,这跟灵魂的成长有关。同时灵船出航也跟复活有关,讲的是灵魂复活。其实,灵魂不死!为什么端午节要这么隆重,是因为那是灵魂锻炼与成长的日子。

以字为径解天地生命之奥秘

你所追寻的生命智慧原来近在眼前

黄振辉老师·说文解字近在眼前的生命提升之道8堂精致视频大师课可反复回看,随时学习束之高阁的,不是你的知识真正被你读懂的,才是你的智慧立即扫码↑仅需99元把对生命真理智慧精辟解读的大师请到你身边

黄老师「智慧之道」

看到生命的美、意义与价值

“思想”是一切的开端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文章已于修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qy/3223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