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温州端午习俗你都知道多少假期前后,各地还

发布时间:2021-2-3 13:02:23   点击数:

今天是端午节,

小伙伴们都吃粽子了吗?

端午节的由来以及民间习俗,

小伙伴们都知道吗?一起随小布来了解↓

端午节由来

端午节的由来,流传最广的说法是纪念爱国诗人屈原。据说屈原悲痛投江后,人们一直找不到屈原的尸体,于是就丢米团丢到河里喂鱼,想把鱼喂饱,以防止鱼吃屈原尸体,这则是后来“吃粽子”习俗的由来。

端午节民俗悬蒲挂艾

明·徐复祚《投梭记·出关》中曾载:“佳节端阳蒲艾荐,此情谁与展。”温人端午“悬蒲艾于门”或“插菖蒲艾蒿艾于户”。明《弘治温州府志》也载道:“是日,插菖蒲蒿艾于户,饮菖蒲酒”,旧时城区各户皆在自家门上、床头、窗前等处悬插菖蒲、艾叶以驱鬼,按照古俗,艾蒿和菖蒲经常是同时使用,即所谓“艾旗、蒲剑”。

系长命缕

也叫“续命线”“五色线”等。明《弘治温州府志》云:“童子以五色线系臂,名曰长命缕”。它的来历非常古老,最初为避鬼兵瘟病,后则赠以延命、安康之意,用法则有系臂和挂于门户等。唐皇李隆基在《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一诗中曾写道:“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

草药沐浴

温州城区在端午时有釆百药沐浴克毒之俗,俗称“草头汤”,此俗上世纪六七十年代市区尚存,中午时小孩皆沐浴更衣。据说端午时节洗了,可消毒去秽,使人不染痢疾。明《歧海琐谈》也载:“煎百草为汤,老幼毕浴。”

赛龙舟,闹端午

在端午节俗中,龙舟竞渡最吸引人,相传它最早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百姓以赛龙舟的形式来祈求风调雨顺。由于是一种增强民族凝聚力,提高人民体质的体育活动,因此一直延续至今。

玩撞蛋,祈安康

端午节吃鸡蛋,如同吃粽子一样重要,“撞蛋”也成了孩子们在这个特殊节日里的“必备项目”;用彩色蛋袋将鸡蛋挂在孩子的脖子上还寓意“逢凶化吉”“吉祥安康”。

佩个香草袋,不怕五毒害

旧时温州城区的妇女临近端午就会用五彩布头缝成小袋,或用纸板包扎成形,再用彩色丝线缠绕,里面装入各种芳香型中药,随身携带,传说是有辟邪驱瘟之意。

点雄黄酒,避毒邪

雄黄据有解虫蛇毒、燥温的功用,因而端午时,人们在酒中放少许雄黄,或以菖蒲末拌雄黄入酒,然后将酒涂抹在儿童耳、脸、额、头顶等部位,据说能以避毒邪,杀菌及诸病不染呢!

端午假期,是个出游的好时机,

温州各地推出了精彩纷呈的文旅活动,

小布带你去瞧瞧↓

鹿城区

米房cei文创园“月光一米市集”

时间:7月至8月每个周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18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