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网络中国节端午年年岁岁,端午安康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为中国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中国人民祛病防疫的节日,吴越之地春秋之前有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后因诗人屈原在这一天死去,便成了中国汉族人民纪念屈原的传统节日。
民俗活动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特色饮食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孝武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锉是端午的主角-粽子,在稍晚的东汉就已出现。一直要到晋朝,粽子才成为端午的应节食品。《风土记》:“五月五日,与夏至同,……先此二节一日,又以菰叶裹黏米,杂以粟,以淳浓灰汁煮之令熟。”同时又有另一种端午节食,称为“龟”也只在晋朝昙花一现,随即销声匿迹。只有《风土记》中称为“角黍”的粽子,因为附会在屈原的传说上,千百年来,成为最受人欢迎的端午节食。
双桥活动
牛圈子沟镇新园社区联合市工信局、学大教育机构举办庆端午活动
头道牌楼街道办事处组织开展
“粽香飘端午,邻里情更浓”主题活动
桥东街道办事处中居宅社区联合桥东小学开展了
“粽情端午,传承文化”主题活动
西大街街道办事处携手承德银行御路支行举办
“千里粽飘香,和谐邻里节”活动
潘家沟街道办事处佟王府社区开展
“民族团结一家亲,浓浓端午邻里节”主题活动
头牌楼街道办事处安定里社区志愿者
为孩子系上五彩绳
狮子沟镇开展“粽叶飘香迎端午,
幸福和谐邻里情”包粽子对抗赛活动
端
午
浓情端午,一见粽情
图文
双桥区委宣传部
审核
史力业
编辑
赵木子
我在这里等你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