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基本简介 >> 什么时候有的端午节端午节是纪念谁的端午节
又到每年一度的端午节了,今天我们就聊聊端午节有意思的事情吧。
端午节是纪念屈原的?其实在屈原投江之前就有端午节了,端午择在五月五日过是有特别的讲究的。
端午节是起源于“恶日”,古人认为,五月五日为“恶月恶日”,将五月五日视为一个禁忌之日,此日容易降临噩运。“恶月恶日”的说法其实更可能是与节气有关。五月是一年中“万物满长,初实有成,阴气萌作,疫病流行”的特殊节气。在这个季节里万物萌动,瘟疫潜伏。为了驱除瘟疫,要挂艾草,就像这样的:
喝雄黄酒,给阿宝点额头,驱毒镇邪。涂手心脚心,祛病延年。
现在看来这些是有现代科学依据的,在恶月这些习俗之外,龙舟作为“法船”,其直接目的是为了送走瘟疫、祈求平安。就像这样的:
从节气的时间来看端午习俗,可知先民们应对生活的智慧,阳极而盛导致人们身体的血热,内外热感,带来了人们称之为热毒的现象。这个时候,人们本能的需要亲近水与戏水,以达到水火既济的状态。
人们在河水里集体竞赛的形式对抗夏天的高温天气,以激起身体生理上的活力。而吃粽子的习俗则是因为时间上的巧合,被合并在一起。总的来说,端午其实就是一个顺应节气变化,表达先民对生命追求的节日。
端午节是为了纪念屈原的传说,这个我们都知道,但是,屈原姓屈名原吗?屈原姓芈、氏屈、名原。芈,就是《芈月传》的那个芈。
图腾是姓的最早来源,起源于母权制早期。氏出现较晚,起源于父系氏族社会,是姓衍生的分支,用以区别子孙之所自出,是古代贵族标志宗族系统的称号。姓氏分而为二,男子称氏不称姓。氏所以别贵贱,贵者有氏,贱者有名无氏。
这下是不是明白了?屈原是贵族,对于先秦时代的贵族来说,这个讲究还是很严格的。所以,只能称屈原,而不能称芈原。
传说端午节是为了纪念战国时代楚国诗人屈原,他在五月初五这天投汨罗江自尽殉国
屈原是在端午节那天投的江,所以因屈原投江而在端午纪念屈原。在中医看来,血热伤阴,导致毛发早白。血热跟精神紧张、情志不畅有关,屈原就是一个热血之人,是个从愤青到老愤青都“九死其犹未悔”的理想主义者。
巧合的是,端午节纪念的历史人物,除了屈原,其他也都是热血之人。有民俗认为,端午节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曹娥为救打鱼溺水而亡无踪影的爹爹投江而亡。
也有人认为,端午节便是纪念孝女曹娥的日子
还有吴国的伍子胥,掘楚平王之墓,鞭尸三百,以报杀父兄之仇。最终含冤而死的伍子胥在五月五装入皮革里投入大江,后人相传端午节也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春秋时吴国忠臣伍子胥含冤而死之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故有端午节
那到底纪念谁呢?一起纪念好了!粽子是必须的,今人不必把粽子投入江中,但孝心必须学曹娥,给老人送粽子,这个必须有。
这样的流行装真前卫!这是朱森林多年前的漫画,如果T台走秀,这样的创意没准儿会得奖。
糯米香大枣甜剥开粽叶想屈原
舌尖上的中国,有几大咸甜迷之争论:汤圆,豆腐脑,月饼和粽子。在饮食文化差异上,大多是“南甜北咸”,但在端午粽子咸甜之争上,却发生了度转弯,以“南咸北甜”为主。
不知道你喜欢甜的还是咸的,其实,标准的吃货会通吃的,不然,肉粽蘸糖、甜粽醮酱油这种妖孽吃法,那也是分分钟信手拈来的事儿。
除了吃粽子,我们还能怎样?在甜咸之争时,在这粽叶飘香的季节,你是否还记得年的那一场令国人无比诧异的事情——韩国人竟然把中国人过了上千年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抢先一步给申遗成功了。
其实,韩国江陵端午祭其实与我们的端午节不是一回事。韩国的端午祭实际上是由舞蹈、萨满祭祀、民间艺术展示等内容构成,这与我国吃粽子、划龙舟、纪念屈原是两回事,惟一的相同点是时间框架,都是在中国的端午节期间举行。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本身是一种祭祀活动,主要是祭祀地方的保护神和英雄等,还有一些群众性的娱乐活动。它原名“江陵祭”已有多年的历史。直到年,因为其时间是从每年的阴历四月十五持续到五月初七,与中国的端午节相近,才更名“江陵端午祭”。中国很少有如此规模群众性的祭祀活动。
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年12月2日韩国拔河申遗成功,据史书记载,拔河最早见于战国楚越两国水战。鲁班发明叫做“钩强”的器具,可以把对方船只拖住,平时士兵分两队拉竹索较力,训练这项技能,楚国最终凭借“钩强”打了胜仗,便是拔河运动的起源。
拔河运动在我国是深入人心的,无论是学生时代还是工作之后,只有一有运动会或员工活动,逃不开的就是“拔河”。或是面目狰狞地拉着绳子,或是心不甘情不愿地被拖着走,拔河就是中国的全民运动。
但是,停止“祖上阔过”的阿Q思想吧,我们文化保护意识为什么总是比别人慢一拍?众多网友纷纷吐槽:“现在开始,对斗鸡、斗蛐蛐、踢毽子感到深深的担忧”,“想想都心塞,下一个会是麻将、滚铁环还是丢手绢?”,“赶快把广场舞申遗,趁还来得及”……那中国目前有多少项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继“二十四节气”申遗成功,中国已有31个项目列入名录。而意义非同一般的是自年8月提出动议,到年10月申报成功,前后经历了8年时间申遗成功的《南京大屠杀档案》,“南京大屠杀”的历史至此从中国记忆上升为世界记忆。
由端午节习俗聊到端午节纪念,聊到甜咸之争,进而联想到端午节申遗......
最后有一句重要的话一定要说:
朱森林祝朋友们端午节安康!
朱森林漫画
倍儿哏倍儿逗
倍儿好看
觉得有意思你就转发分享吧
分享是一种美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