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申遗 >> 图说端午节的正确打开模式之端午禁忌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重五是个不大吉利的日子。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所以这天又有“躲午”的习俗,要将周岁以内的婴儿送到外婆家去躲藏以逃脱灾祸。
《风俗通》佚文,“俗说五月五日生子,男害父,女害母”。《论衡》的作者王充也记述:“讳举正月、五月子。”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这样,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就是顺理成章的事。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端午节的一个最重要最普遍的内容,就是祭祀先人。而祭祀时难免产生悲伤,所以此日也象清明节一样,人为制造出很强的阴气,而这些阴气,会伤害心理与身体比较弱质的人;故端午节这天,是诸事不宜的,更不适合上任、搬家、动工、开业、结婚、庆典等喜庆活动;也不适合参加娱乐活动等,而归宁父母,与家人团聚才是正确的选择。
五月为毒月,而端午为毒首日,毒气攻身,邪气旺盛。又传说为天地交泰之日,非常不适合男女交欢,故古训严禁房事。因为如在毒日交欢房事,必然会中邪毒伤身体。故把这天,定为“归宁日”。归宁就是出嫁的女子回娘家省亲。按说从五月初一到初五,女子应该归宁,在父母家度过。
端午禁忌,可以简单归纳为三条
1、端午节毒气伤人,需要插艾桃、挂菖莆、喝洒雄黄酒等,以驱毒避邪。
2、端午节祭祀悲伤,需要结伴郊游,或与家人团聚,以调节身心健康。
3、端午节邪毒伤身,需要严禁房事,女子归宁父母,是最好的避灾方法。
当然,按地方风俗,端午节的禁忌,还远不止这些。比如在端午节这天有些地方在这一天忌游泳,尤其忌到曾经溺死过人的地方游泳,因为人们认为,在端午节那天“溺死鬼”最凶,要找替身“还阳”。
在北方一带,小孩子有佩戴香包的习俗。小孩子戴的香包是不能丢失,传说如果小孩子丢失了佩戴的香包,一年之内会有大灾。端午节过了以后,小孩子要将所戴的香包扔到水里,这样才能免除火灾。
文章来源于网络
赞赏
长按白癜风医院好不好白癜风发病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800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