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今日冬至,建发国旅集团祝您与家人冬至快乐

发布时间:2017-4-2 9:39:46   点击数:
年12月21日(农历十一月二十三)

冬至

冬至,是北半球全年白天最短,夜晚最长的一天;它是24节气中最早制定出的一个;冬至不仅仅是节气,更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这些都说明冬至节气的特殊性。

冬至有三候:蚯蚓结、糜角解、水泉动。

自古以来,人们对于冬至都十分重视,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节日习俗

中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各个地区在冬至这一天还有祭天祭祖的习俗。

是闰月的参照标准

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同时,闰月的设置也以冬至为标准(因为冬至总在冬月,冬月建子,为周正农历的第一个月)。

亚岁

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后来实施夏历。但冬至一直排在24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

从汉代以来,都要举行庆贺仪式,高峰时期朝廷休假三天,君不听政;民间歇市三天。热闹程度不亚于过年。冬至有一年中最长的一夜,许多人家会用糯米粉做“冬至圆”,为了区别于后来的春节前夕的“辞岁”,冬节的前一日叫做“添岁”或“亚岁”,表示“年”还没过完,但已经长了一岁。

《周礼春官·神仕》:“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与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人民的饥饿与死亡。

《史记·孝武本纪》:“其后二岁,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推历者以本统。天子亲至泰山,以十一月甲子朔旦冬至日祠上帝明堂,每修封禅。”

《后汉书礼仪》:“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还要挑选“能之士”,鼓瑟吹笙,奏“黄钟之律”,以示庆贺。

唐宋时,以冬至和岁首并重。

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冬至饮食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时光匆匆,冬至不吃,更待何时?北方地区有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的习俗,南方地区在这一天则有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的习惯。这里是否有你家乡的味道?

饺子

谚语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这种习俗,是因纪念“医圣”张仲景冬至舍药留下的。

相传医圣张仲景他告老还乡回到南阳时,正值大雪纷飞的冬天,他看见南阳乡亲有不少人的耳朵被冻烂了,心里非常难过,就叫其弟子在南阳关东搭起医棚,用羊肉、辣椒和一些驱寒药材放置锅里煮熟,捞出来剁碎,用面皮包成像耳朵的样子,再放下锅里煮熟,做成一种叫"驱寒矫耳汤"的药物施舍给百姓吃。服食后,乡亲们的耳朵都治好了。后来,每逢冬至人们便模仿做着吃,是故形成吃饺子这种习俗。

馄饨

过去老北京有“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

吃羊肉

冬至吃羊肉的习俗据说是从汉代开始的。相传,汉高祖刘邦在冬至这一天吃了樊哙煮的羊肉,觉得味道特别鲜美,赞不绝口。从此在民间形成了冬至吃羊肉的习俗。现在的人们纷纷在冬至这一天,吃狗肉、羊肉以及各种滋补食品,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汤圆

汤圆是冬至的必备食品。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制成的圆形甜品,“圆”意味着团圆、圆满,冬至吃的汤圆又叫“冬至团”。古人有诗云:“家家捣米做汤圆,知是明朝冬至天。”

南方地区民谚云:“冬节大如年”、“冬节没返没祖宗”。意思是外出的人,到冬至这一天无论如何要赶回家敬拜祖宗,否则就是没有祖家观念。海峡两岸的同胞,都很看重冬至,把冬至当作团圆节。

江南米饭

在江南水乡,有冬至之夜全家欢聚一堂共吃赤豆糯米饭的习俗。相传,共工氏有不才子,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苏州酿酒

姑苏地区有俗语云:“冬至如大年”。传统的姑苏人家,会在冬至夜喝冬酿酒,冬酿酒是一种米酒,加入桂花酿造,香气宜人。姑苏百姓在冬至夜畅饮冬酿酒的同时,还会配以卤牛肉、卤羊肉等各式各样的卤菜。在寒冷的冬天,冬酿酒不仅能够驱寒,更是寄托了姑苏人对生活的一种美好的祈愿。

江西麻糍

麻糍,是浙江、江西的特产,也是福建人的传统小吃、福建人祭祀时的供品。麻滋阴干后蒸、煎、火烤、砂炒皆宜。麻糍香甜可口,食后耐饿,有着甜、滑的口感,且软韧、微冰。成品色泽鲜白,滑韧透明。

台湾糯糕

在我国台湾还保存着冬至用九层糕祭祖的传统,用糯米粉捏成鸡、鸭、龟、猪、牛、羊等象征吉祥中意福禄寿的动物,然后用蒸笼分层蒸成,用以祭祖,以示不忘老祖宗。

冬至养生

从冬季开始,生命活动开始由衰转盛,由静转动。冬至是养生的大好时机,主要是因为“气始于冬至”。

冬至时节饮食宜多样,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要及时增添衣服,注意防寒保暖。

谚语

清爽冬至邋遢年,邋遢冬至清爽年。(赣)

冬至晴,正月雨;冬至雨,正月晴。(浙)

冬至晴,新年雨,中秋有雨冬至晴。(黑)

冬至晴,新年雨;冬至雨,新年晴。(鲁、湘)

冬至冷,春节暖;冬至暖,春节冷。(湘、粤)

冬至不冷,夏至不热。(湘)

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桂)

冬至暖,烤火到小满。(桂)

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晋)

诗词

《小至》

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浮灰。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冬至》

左河水   西北风袭百草衰,几番寒起一阳来。   白天最是时光短,却见金梅竞艳开。

《冬至》

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见三秦。

《邯郸冬至夜思家》

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着远行人。

《冬至夜寄京师诸弟兼怀崔都水》

韦应物   理郡无异政,所忧在素餐。   徒令去京国,羁旅当岁寒。   子月生一气,阳景极南端。   已怀时节感,更抱别离酸。   私燕席云罢,还斋夜方阑。   邃幕沉空宇,孤灯照床单。   应同兹夕念,宁忘故岁欢。   川途恍悠邈,涕下一阑干。

以上部分图文来自网络,如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本宣传仅为要约邀请,因不定因素可能导致相关信息变更,行程及价格以报名时签署的旅游合同为准,相关活动最终解释权归建发国旅集团所有。

↓↓↓点击进入微网站









































北京治疗白癜风皮肤病医院
北京中科医院坑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616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