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相关传说 >> 端午节前后的养生之道二
“夏至”顾名思义是阳极之至的意思,正是阳气覆盖其上,而阴气始生于下,所谓“阴阳争死生分”的时节。从夏至这一天起,进入炎热季节,天地万物在此时生长最旺盛。所以古时候又把这一天叫做日北至,意思是太阳运动到最北的一日。
夏至时节的起居调养,应顺应自然界阳盛阴衰的变化,宜晚睡早起。室外工作或锻炼时,应避开烈日炽热之时。合理安排午休时间,一为避免炎热之势,二可缓解疲劳之感。每日温水洗澡也是值得提倡。另外,夏日炎热,腠理开泄,易受风寒湿邪侵袭,睡眠时不宜扇类送风,有空调的房间,室内外温差不宜过大,更不宜贪凉露宿室外。
夏至时节的运动宜选择在清晨或傍晚天气较凉爽时进行,场地宜在河湖水边。项目以散步、太极拳、广播操为好,不宜做过分剧烈的活动,否则导致大汗淋漓,不但伤阴气,也易损阳气。若运动中,出汗过多时,可适当饮用淡盐开水或绿豆盐水汤,切不可饮用大量凉开水,更不能立即用冷水冲头、淋浴,否则会引起风寒、湿症、黄汗等多种疾病。
夏至时节人容易心火过旺,适当吃些味苦的食物有助削减心火。嵇康《养生论》对炎炎夏季心火旺有其独到主见:“更宜调息静心,常如冰雪在心,炎热亦于吾心少减,不可以热为热,更生热矣。”即“心静自然凉”,这就是夏季养生法中的精神调养。
中医认为:夏至伏阴在内,饮食不可过寒,因为夏至时分,人体实际上处于外热内寒的状态,所以冷食不宜多吃,少吃尚可,贪多则定会寒伤脾胃,令人吐泻。西瓜、绿豆汤、梅水虽为解渴消暑之佳品,但不宜冰镇食之。通常我们说“冬吃萝卜夏吃姜,不用医生开处方”也含有夏不宜寒胃的这层意思。若贪凉饮冷伤了脾胃,吐泻发作.中华三宝中的枸杞茯苓就是很好的调补养生佳品。
关于夏至节令乃至整个夏三月的保健,有两点值得提示告诫:一是,一般夏季都主张晚睡早起,可以利用午睡补充夜间睡眠不足很重要,据科学家研究,炎夏的午睡能降低脑溢血和冠心病的发生率。而老弱者则早睡早起,不必强调晚睡,尽量保持7小时左右的睡眠。二是夏至后阳光强烈,有人用戴变色镜来护眠,可事实上反而对眼睛不利。简单讲,戴变色镜后,可见光减弱,瞳孔长时间扩大,紫外线进入眼睛的量成倍增加,伤眼睛。专家尤指出,中老年更不宜戴变色镜,易诱发青光眼。
总之,夏季养生中必须强调注意四点:一是健脾除湿;二是清热消暑;三是补养肺肾;四是冬病夏治。
负担变的越来越沉重,很多人已无精力顾及身体,慢慢遗忘了健康,为此沌甫和畅希望“化繁为简”,通过努力为您的健康披甲护航!每天,花上几分钟的时间为自己的健康努力,我们都会定时为您送养生资讯,希望一些小小改变,渐渐地能让您的身体回归平和自然……让我们一起开始,从简开始时刻养护身心!
添加公众北京治白癜风专科医院治疗白癜风要多久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52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