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ldquo悦rdquo读丨白

发布时间:2021-9-7 13:16:36   点击数:

农历五月初五

传统节日

端午节到了,空气中已经飘起了粽子的清香。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又称“端阳节”,是中国民间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节日。

端午节的起源,一般传统的说法是纪念屈原,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这一天有许多民俗活动: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缠五色线、插艾草等等。近人张延章《鄞城十二个月竹枝词》中有“五月端阳老虎画,艾旗蒲剑辟群妖;雄黄红蘸高梁酒,苍术还须正午烧。”生动反映了宁波端午习俗

“五月白糖揾粽子,六月桥头摇扇子。”宁波人过端午包粽子,用的是老黄箬壳(毛竹壳)或青竹壳,包扎成四角枕头形。

宁波粽子是碱水糯米粽,糯米中加入适量碱水,煮熟后糯米浅黄发亮,晶莹剔透,剥开后蘸着白糖吃,甜糯可口,唇齿生香。

宁波碱水粽

宁波老话讲“忙做忙,勿要忘记五月黄”,除了吃粽子,宁波人在端午佳节要吃“五黄六白”,认为这样能辟邪解毒,“五黄”指黄鱼、黄瓜、黄鳝、黄蛤、咸蛋黄,“六白”指豆腐、茭白、小白菜、白条鱼、白斩鸡、白切肉,也有不同的说法,往往因地制宜。

五黄六百

龙舟竞渡是端午的重要民俗,《荆楚岁时记》谈及端午时即言“是日竞渡”,杜公瞻注云:“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故并命舟楫以拯之。”实际上,据闻一多先生在《端午考》与《端午的历史教育》论文中考证认为,“龙舟竞渡”起于吴越先民以“龙”为图腾,在端午这日举行图腾祭。

龙舟竞渡

全国发现最早的龙舟竞渡史迹,就在宁波鄞州区云龙镇。

年,鄞县云龙镇甲村出土了一件战国时期的羽人竞渡纹铜钺,器身一面四周铸刻了一个“风”字形边框,上方为两条竖立的龙,下方以弧形边框线为舟,四人坐成一排双手持桨作奋力划船状,生动形象地展示了这一习俗,是有关宁波划龙舟的最早图案。

羽人竞渡纹铜钺

驱邪避毒也是端午重要文化内核之一。宁波人在端午佩香袋、喝雄黄烧酒,雄黄酒浓度很高,一般喝时只是咪一口做做样子,孩子则在额头上点一点或写个“王”字,表示驱邪。各家会给孩子佩上各式香袋,辟邪禳毒,或缠上五色线,寓意身体健康、长命百岁。

雄黄酒

(温馨提示:现在出于安全和健康考虑,不提倡喝雄黄酒)

悬艾叶挂菖蒲

“蒲剑斩千妖,艾旗招百福”,宁波人把菖蒲、艾蒿扎成艾束菖蒲剑,这个风俗起源于“黄晟斩蛟”的典故,黄晟是唐代明州刺史,传言当年他手握宝剑在姚江桃花渡斩除恶蛟,宁波百姓在端午这一天将能够驱毒虫的菖蒲扎成宝剑挂在门上来纪念黄晟。

婿

端午宁波还有一旧俗,是毛脚女婿——“准女婿”挑“端午担”上门,给岳父母家送礼。挑担的东西里必须有大白鹅和成对的大黄鱼等少者四色、多者八色的物品,且鹅头颈涂红颜色,路上鹅叫得越响越好,越叫越发,称“吭吭鹅”,故有“呆大”女婿一说。

宁波旧俗

来源:宁波政协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292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