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感知端午习俗,传承传统文化

发布时间:2020-9-15 21:47:07   点击数:

“粽”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更好地了解端午节,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幼儿初步的爱国主义情感。

近日,履坦镇中心幼儿园开展了“艾叶飘香,粽情端午”活动。

来历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又称端阳节、重午节、浴兰节,是我国重要的传统节日之一。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最初是夏季驱离瘟神和祭龙的日子,后因战国时期的楚国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人们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粽叶飘香品端午

“粽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端午食粽,是中华民族自古以来的传统习俗。用黍米(黄米)或糯米加枣用粽叶包成三棱角式的粽子,煮熟食用。

小朋友们认真学习、动手体验,用粽叶、糯米、红枣、蜜枣等为原材料包起了粽子。折粽叶、填糯米、裹叶子、扎线。一个个学得有模有样呢!

浓浓的粽香扑鼻而来,尝尝自己做的粽子味道咋样吧!

“你们喜欢吃什么馅的粽子呀?”

“我最喜欢吃梅干菜肉的粽子了!”

“我喜欢吃红豆沙的粽子。”

“我喜欢吃板栗的和蛋黄的粽子……”

“粽叶包的粽子可真香啊!”

艾香四溢送祝福

1

挂菖蒲艾叶

人们将菖蒲、艾叶扎在一起挂于门上,用它来驱邪。

艾叶长啥样,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孩子们用自己的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的艾叶。

我们把它挂到门上吧!

2

做五毒肚兜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图案,有驱除五毒之意。

3

做香包、戴五彩绳

做香包

佩香囊,是端午传统习俗之一。香包内通常填充一些具有芳香开窍的中草药,有清香、驱虫、避瘟、防病的功能。挂在小孩或老年妇女身上,香气扑鼻,可以驱邪避瘟。

戴五彩绳

五彩绳,又称五彩丝、五色丝等,是端午节吉祥物兼饰物,具有辟邪作用,兼有祈福纳吉的美好寓意。五彩绳源于我国古代的五行观念,由古代文身之俗演变而来。

欢声笑语迎端午

孩子们坐在龙舟里喊口号并向前进。赛龙舟的输赢并不重要,最重要是孩子们参与进来,感受这种浓浓的节日氛围及团队的合作精神。

孩子们在旁加油呐喊,看看哪艘龙舟划得最快吧!

孩子们赛完龙舟还不尽兴,她们对龙舟的热情又体现在了她们的作品中。

在这个别样的端午,幼儿和老师们通过讲故事、看视频、绘画、手工、游戏等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幼儿在实践中了解了端午节的文化与习俗,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

文字:全佳敏

图片:各班教师

编辑:严俊雅

审核:朱金媚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3115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