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不止吃粽子挂艾草这些养生要注意

发布时间:2017-4-30 17:16:58   点击数:
端午节的由来

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端字有初始的意思因此端五就是初五,而按照历法五月正是午月,因此端五也就渐渐演变成了现在的端午。

据统计,端午节的名称在我国所有传统节日中叫法最多,达二十多个,堪称节日别名之最。如有端五节、端阳节、重五节、重午节、天中节、夏节、五月节、菖节、蒲节、龙舟节、等等。

端午节由来说法众多,诸如:纪念屈原、纪念伍子胥、纪念曹娥等等。以上各说,各本其源。据学者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节》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屈原更早。但千百年来,屈原的爱国精神和感人诗词,已广泛深入人心,故人们“惜而哀之,世论其辞,以相传焉”,因此纪念屈原之说,影响最广最深,占据主流地位。在民俗文化领域,中国民众把端午节的赛龙舟和吃粽子等,都与屈原联系在一起。

端午节的养生保健常识

端午节不仅仅是一个中国传统节日,他其中还蕴藏着许多丰富的养生保健知识。

1

端午习俗饮雄黄,不宜多饮防中毒

雄黄,作为药用,历史悠久,其药性辛苦、温,有大毒;归肝、胃、大肠经;主要是外用于杀虫、解毒,治疗痈肿疔疮、湿疹疥癣、蛇虫咬伤。雄黄的主要化学成分是有毒的二硫化砷,也就是砒霜。众所周知,砷是剧毒物质,毒性极大。人如果误服,5~50mg即可引起急性砷中毒,中毒表现为恶心、呕吐、腹泻或水样大便,便中带血,同时伴有肝、脾、肾功能损害,血压下降和循环衰竭,甚至出现中枢神经系统麻痹、意识模糊、昏迷等。外用则不宜大面积涂擦及长期持续使用。

2端午节吃粽子,肠胃不好要忌口

从养生学角度看,粽子也是药膳的一种。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多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何为凝神。作为食品包装,其具备天然和无污染的特性,因此,被当今养生学家称之为“天然绿色食品”。然而粽子清香糯滑,大都是用糯米做成的,黏度高、不易消化,且缺乏纤维质,含过多的脂肪、盐、糖。所以,粽子美味却不宜多食,胃肠不好以及有心血管疾病、糖尿病等人群建议少食粽子。此时,吃粽子的同时,搭配蔬菜、水果可以帮助胃、肠蠕动,对吃粽子引起的肠胃消化不良有一定的预防作用。

3端午习俗插艾草、菖蒲,过敏体质者勿跟风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的内容之一。家家都清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塔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除蚊蝇,净化空气。中医以艾入药,有理气血、暖子宫、祛寒湿的功效。将艾叶加工成艾绒,是灸法治病的重要药材。菖蒲是多年水生草本植物,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但是过敏体质人群要谨慎,别因驱蚊而引起哮喘等过敏性疾病。

4端午赛龙舟,锻炼身体防暑热

端午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天气较烦闷,假如工作压力大,人体生理气血运行不顺,容易烦躁忧郁、心悸胸闷。情绪的变化,会影响脏腑的功能,亦可导致精神疾患,如喜伤心、怒伤肝、忧伤脾。夏季养生,宜使脾胃心肺之气调顺。所以除了药物、食疗及平和心态外,也应同时加强运动。划龙舟能使全身气血通畅,可增益心肺功能,调理脾胃代谢,通调气血循环,忧郁情绪也随之开化。端午节赛龙舟是很好的户外体育活动,但不是所有市民都能参与。建议此时多进行室外活动如慢跑、大步走等,同样可以达到健身效果。

七律.端午

老舍

端午偏逢风雨狂,村童仍着旧衣裳;

相邀情重携蓑笠,敢为泥深恋草堂;

有客同心当骨肉,无钱买酒卖文章;

当年此会鱼三尺,不似今朝豆味香。

提示:长按指纹,识别







































北京中科医院电话
白癜风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648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