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文化影响 >> 推荐那些端午节必须知道的事
端
午
节日由来
端午节——每年农历五月初五。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端午节起源于中国,是古代吴越地区(长江中下游及以南一带)崇拜龙图腾的部族举行图腾祭祀的节日,在农历五月初五以龙舟竞渡形式举行部落图腾祭祀的习俗之说。战国时期的楚国(今湖北)诗人屈原在该日抱石跳汨罗江自尽,统治者为树立忠君爱国标签将端午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部分地区也有纪念伍子胥、曹娥等说法。
端午节与春节、清明节、中秋节并称为中国民间的四大传统节日。自古以来端午节便有划龙舟及食粽等节日活动。自年起,端午节被列为国家法定节假日。年5月,国务院将其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审议并批准中国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赛龙舟
龙舟竞渡分为请龙、祭龙神、游龙和收龙等几个版块。龙舟竞渡前一般都要举行隆重的祭祀仪式,先要请龙、祭神。如广东龙舟,在端午前要择吉日从水下起出,祭过神后,安上龙头、龙尾,再准备竞渡。闽、台则往妈祖庙祭拜。在过去,人们祭祀龙神时气氛很严肃,多祈求福佑、风调雨顺、去邪祟、攘灾异、事事如意。在湖北的屈原家乡秭归,也有划龙舟祭拜屈原的仪式流传。
吃粽子
晋代,粽子被正式定为端午节食品。一直到如今,每年五月初,中国百姓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其中以浙江嘉兴粽子为代表。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并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挂艾草与菖蒲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艾草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菖蒲是多年生水生草本植物,它狭长的叶片也含有挥发性芳香油,是提神通窍、健骨消滞、杀虫灭菌的药物。
饮蒲酒、雄黄酒、朱砂酒一些地区,逢端午时便有一包包的药料出售,包括雄黄、朱耒、柏子,桃仁、蒲片、艾叶等,人们浸入酒后再用菖蒲艾蓬蘸洒墙壁角落、门窗、床下等,再用酒涂小儿耳鼻、肚脐,以驱毒虫,求小儿平安。另外有的地区还用雄黄酒末在小孩额上画“王”字,使小孩带有虎的印记,以用虎辟邪。
关于端午习俗各地都有不同,或许你们那里有什么特殊的习俗也可以跟中塔君聊一聊哦!
端午美食
1、面扇子、甘肃省民勤县一带,端午节这天会蒸“面扇子”。
2、五黄、江南民间在端午节吃“五黄”的食俗由来已久。“五黄”一般指黄鱼、黄鳝、黄瓜、咸蛋黄及雄黄酒。
3、艾馍馍、即用艾蒿来蒸的馍馍。关中地区人地方过端午节,用米粉或面粉发酵与艾蒿蒸馍馍,口感清甜、柔糯。
4、茶叶蛋、盐水蛋、大蒜蛋、在江西南昌地区,端午节要煮茶蛋和盐水蛋吃。河南、浙江等省农村每逢端午节这天,家里的主妇起得特别早,将事先准备好的大蒜和鸡蛋放在一起煮,供一家人早餐食用。
5、打糕、吉林省延边朝鲜族人民,在端午节这天会食用清香的打糕。
6、煎堆、福建晋江地区,端午节家家户户要吃“煎堆”。
7、粽子、即粽籺,是籺的一种,又称“角黍”、“筒粽”,由粽叶包裹糯米蒸制而成,是中华民族传统节庆食物之一。广东地区吃粽子。
长按识别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33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