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在三江,端午节这些流传千百年的习俗你知道

发布时间:2016-11-26 19:44:18   点击数:
五月初五端午节除了吃粽子习俗,三江侗族还有取药用药之俗。节日这天,除了每家大门上都横放着两种植物,侗语叫“蒡”和“石榴岩”外,这天按俗规要给儿童带药去疾。

什么是“蒡”和“石榴岩”?

“蒡”和“石榴岩”是侗话音译过来的,其实就是菖蒲和艾草。

下面这个就是“蒡”,学名叫做菖蒲▼▼▼

下面这个就是“石榴岩”,翻译过来就是艾草▼▼▼

端午节这天,人们就把两样捆成一小把,挂到门头上。也有的用是一种不知名的树枝,如下图:

据说,是为了防病毒阻止害虫进门、避邪等。

如何给儿童去疾?

做法有很多种:

一是用“石榴岩”的根部切片,用线穿几片另加几瓣蒜头,挂在儿童颈上或手臂上;二是取草药少许用黑布包成三角形挂于颈或臂上;三是取草药和大蒜用布包好后,再做成小老鼠形状,悬挂在儿童腰间;四是用泡着雄黄和菖蒲根片的雄黄酒擦拭关节、太阳穴、肚脐眼等。

“石榴岩”的根部▼▼

老人在为孩子擦雄黄酒去疾▼▼

其实在侗族村寨,还有一种习俗,请看下图:

(猴子抱南瓜/金瓜)

(老鼠)

(彩蛋)

这些,有见过吗?小编小时候就很羡慕端午节过后小伙伴脖子上挂有这些小东西。这个应该叫做“香囊”或者“香包”,里面包的是一种叫香附子的野草,把草根洗净、晒干、切碎或者磨成粉包在里面,这就是长辈们对孩子们的爱的一种方式。这些满满都是儿时端午节的回忆。

端午节,包粽子当然也是侗家人的习俗。侗乡的粽粑有很多种形状:有用竹粽叶包成圆锥体形、用水芭蕉叶包成长方体形、用茅草叶包成圆柱体形,还有像鸡腿形状的。

锥体形的粽子,人们称之为三角粽▼▼

长方体的粽子,我们把这样的粽子叫做枕头粽▼▼

圆柱体的粽子▼▼

还有一种是专门为小朋友而做的“鸡腿粽”,真是心灵手巧啊!

粽子分有素的和荤的,也就是有的粽子是纯糯米包的,有的在糯米里掺有绿豆、饭豆等,有的粽子里放有板栗,有的放调好味道的猪肉等,口味各有特色。

粽粑煮熟后,全家人先祭祀再同吃。这一天,学生习惯地将粽粑送给先生(老师)。

(部分图片来源网络)

文字/《三江民族文化小词典》

图片/龚普康兰争婧梁晓

编辑/曹世英监制/梁克川

风情三江长按识别







































哈市治疗白癜风医院
儿童白癜风的早期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2534.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