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教师资格证每日一练之文化素养高频考点

发布时间:2016-11-26 0:28:53   点击数:
考点七世界文学常识   1.古希腊文学的最高成就是《荷马史诗》,包括《伊利亚特》和《奥德赛》两部分,相传由盲诗人荷马创作。   2.埃斯库罗斯,希腊悲剧的创始人,被人们誉为“悲剧之父”。   3.阿里斯托芬,被誉为“喜剧之父”。   4.但丁,代表作《神曲》。但丁被称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同时又是新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5.但丁、彼特拉克和薄伽丘被称为意大利“人文主义三杰”。   6.莎士比亚,伟大的剧作家和诗人,主要作品有《仲夏夜之梦》《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奥赛罗》《李尔王》等。莎士比亚被马克思称为“人类最伟大的戏剧天才”。   7.塞万提斯,西班牙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现实主义小说家,代表作《堂·吉诃德》。   8.卢梭,法国杰出的启蒙思想家、文学家,代表作有《新爱洛伊丝》《社会契约论》《爱弥儿》《忏悔录》等。   9.歌德,德国诗人、作家和思想家,代表作有《少年维特之烦恼》《浮士德》。   10.雨果,法国浪漫主义文学运动的主将和领袖,其主要作品有《海上劳工》《笑面人》《九三年》《巴黎圣母院》《悲惨世界》等。   11.普希金,俄国浪漫主义文学的重要代表,俄国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人,被誉为“俄国文学之父”“俄国诗歌的太阳”。其农民题材的小说《上尉的女儿》被誉为“俄罗斯生活的百科全书”。   12.巴尔扎克,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作家,他创作了《人间喜剧》《高老头》《欧也妮·葛朗台》等作品。   13.契诃夫,以擅长创作短篇小说著称。其主要作品有《小公务员之死》《变色龙》《脖子上的安娜》《套中人》《樱桃园》等。   14.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作家。代表作有《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15.马克·吐温,美国批判现实主义最杰出的代表。其主要作品有《竞选州长》和《败坏了赫德莱堡的人》等。   16.欧·亨利,美国著名的短篇小说家。代表作品有《警察与赞美诗》《麦琪的礼物》《最后的一片叶子》《没有完的故事》《黄雀在后》等。   17.杰克·伦敦,美国著名的现实主义作家,被称为“美国无产阶级文学之父”。主要作品有《热爱生命》《野性的呼喊》《一块牛排》《铁蹄》等。   18.高尔基,俄国伟大的无产阶级作家,被无产阶级革命导师列宁称为“无产阶级艺术的最杰出代表”。代表作品有自传体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   19.海明威,现代美国著名作家。海明威作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出现,作品反映了强烈的反战倾向和对未来的迷惘,主要作品有长篇小说《太阳照常升起》(被称为“迷惘的一代”的宣言书)、《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中篇小说《老人与海》等。   20.马尔克斯,拉丁美洲作家,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这是一部魔幻现实主义文学作品。考点八儿童文学常识   1.儿童文学包括婴幼儿文学、童年文学和少年文学三大层次。   2.儿童文学的体裁有儿歌、儿童诗、童话、寓言、儿童故事、儿童小说、儿童散文、儿童曲艺、儿童戏剧、儿童影视和儿童科学文艺等。   3.儿童文学的美学特质包括:(1)纯真;(2)稚拙;(3)欢愉;(4)变幻;(5)质朴。   4.儿童文学的三大基本母题:(1)爱的母题;(2)顽童母题;(3)自然母题。   5.叶圣陶的《稻草人》是新中国第一本为儿童而写的童话集。   6.《寄小读者》,作者冰心,记叙了作者离开家乡、远渡重洋,在异国他乡的生活,抒发了心中的眷恋、思念和感伤之情。   7.《宝葫芦的秘密》的作者是张天翼,作家和蔼可亲、平易近人而富有风趣地把“劳动创造幸福”这样一个重大主题表现得深入浅出。   8.董宏猷的《一百个中国孩子的梦》是一部梦幻体儿童小说集。   9.伊索的《伊索寓言》,其故事叙述简洁客观,形式短小精悍,比喻恰当得体。   10.安徒生的《安徒生童话》中最著名的童话故事有《拇指姑娘》《卖火柴的小女孩》《豌豆上的公主》和《丑小鸭》等。   11.格林兄弟的《格林童话》,其中的名篇有《灰姑娘》《白雪公主》《小红帽》等。   12.《一千零一夜》是著名的古代阿拉伯民间故事集,又名《天方夜谭》。   13.《彼得·潘》,作者詹姆斯·巴里。故事中的主人公是一个不愿意长大也永远长不大的孩子。   这一形象是“永恒的童年”、永不衰老的精神的象征。考点九中国古代天文历法常识   1.二十八宿——又叫二十八舍或二十八星,是古人为观测日、月、五星运行而划分的二十八个星区,用来说明日、月、五星运行所到的位置。   2.参商——常用来喻人分离不得相见。   3.流火——流火是说大火星的位置已由中天逐渐西降,表明暑气已退。   4.北斗——又称“北斗七星”,指在北方天空排列成斗形的七颗亮星。   5.银河一——又名银汉、天河、天汉、星汉、云汉,是横跨星空的一条乳白色亮带,由一千亿颗以上的恒星组成。   6.农历——我国长期采用的一种传统历法,它以朔望的周期来定月,用置闰的办法使年平均长度接近太阳回归年,因这种历法安排了二十四节气以指导农业生产活动,故称农历,俗称阴历。   7.二十四节气——正月(立春、雨水)、二月(惊蛰、春分)、三月(清明、谷雨)、四月(立夏、小满)、五月(芒种、夏至)、六月(小暑、大暑)、七月(立秋、处暑)、八月(白露、秋分)、九月(寒露、霜降)、十月(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十二月(小寒、大寒)。   8.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农历以正月、二月、三月为春季,分别称作孟春、仲春、季春;以四月、五月、六月为夏季,分别称作孟夏、仲夏、季夏;秋季、冬季依此类推。   9.干支——天干地支的合称。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10.纪年法——我国古代纪年法主要有四种:   (1)王公即位年次纪年法。以王公在位年数来纪年。   (2)年号纪年法。汉武帝起开始有年号,此后每个皇帝即位都要改元,并以年号纪年。   (3)于支纪年法。   (4)年号干支兼用法。纪年时皇帝年号置前,干支列后。考点十中国古代山水地理常识   1.中国、中华——多用来泛指中原地区。   2.海内——古代传说我国疆土四面环海,故称国境之内为海内。   3.六合——上下和四方,泛指天下。   4.八荒——四面八方遥远的地方,又称“天下”。   5.江河——古代许多文章中专指长江、黄河。   6.关中——所指范围不一,古人习惯上将函谷关以西地区称为关中。   7.五岳——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中岳嵩山、北岳恒山、南岳衡山。   8.山水阴阳——古代以山南、水北为阳,以山北、水南为阴。   9.古称别称——南京称建康、金陵、江宁、白下,扬州称广陵、维扬,杭州称临安、武林,苏州称姑苏,福州称三山,成都称锦官城。考点十一中国古代风俗礼仪常识   1.春节——此节乃一岁之首。古人又称元日、元旦、元正、新春、新正等。春节习俗一方面是庆贺过去的一年,另一方面又祈祝新年快乐、五谷丰登、人畜兴旺,多与农事有关。   2.元宵节——又称正月半、上元节、灯节。元宵习俗有赏花灯、闹年鼓、迎厕神、猜灯谜等。宋代始有吃元宵的习俗。   3.寒食——严禁烟火,只能吃寒食。   4.清明——其习俗有扫墓、踏青、荡秋千、放风筝、插柳戴花等。   5.端午——又称端阳、重午、重五。一般认为,该节与纪念屈原有关。端午习俗有喝雄黄酒、挂香袋、吃粽子、插花和菖蒲、斗百草、驱“五毒”等。   6.乞巧——又称少女节或七夕。每年七月初七晚上,妇女们摆设香案,穿针引线,向天上的织女乞求织布绣花的技巧。   7.中秋——又称团圆节。有赏月与祭月之俗。   8.重阳——有登高望远、赏菊赋诗、喝菊花酒、插茱萸等习俗。   9.除夕——农历十二月三十日晚,全家团聚吃“年饭”。此夜大家通宵不眠,谓之“守岁”。零点时,在庭前拢火燃烧,并在这“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之时抢先放出三个“冲天炮”,以求首先发达,大吉大利。   10.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11.十二生肖——又称属相。古代术数家拿十二种动物来配十二地支,子为鼠,丑为牛,寅为虎,卯为兔,辰为龙,巳为蛇,午为马,未为羊,申为猴,酉为鸡,戌为狗,亥为猪。   12.生辰八字——一个人出生的年、月、日、时,各有天干、地支相配,每项两个字,四项共八个字。根据这八个字,可推算出一个人的命运。遇有大事,都需推算八字。   13.顿首——古时一种拜礼,为“九拜”之一,俗称叩头。通常用于下对上及平辈间的敬礼。   14.稽首——古代的拜礼,为“九拜”之一。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   15.冠礼——古代男子成年时(二十岁)加冠的礼节。因为男子二十岁行冠礼,所以后世将二十岁称作“弱冠”。   16.秦晋之好——春秋时,秦、晋两国国君几代都互相通婚,后称两姓联姻为“秦晋之好”。   17.讳称——古人对“死”有许多讳称,主要的有:   (1)天子、太后、公卿王侯之死称:薨、崩、百岁、千秋、晏驾、山陵崩等。   (2)父母之死称:见背、孤露、弃养等。   (3)佛道徒之死称:涅槃、圆寂、坐化、羽化、仙游、仙逝等。“仙逝”现也用于称被人尊敬的人物的死。   (4)一般人的死称:亡故、长眠、长逝、过世、谢世、寿终、殒命、捐生、就木、溘逝、老、故、逝、终等。考点十二艺术鉴赏知识   1.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   艺术修养与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涉及许多方面,尤其表现在以下几点:   第一,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鉴赏大量优秀作品的实践。   第二,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熟悉和掌握艺术的基本知识和规律。   第三,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一定的历史文化知识。   第四,艺术鉴赏力的培养与提高,离不开相应的生活经验与生活阅历。   第五,美育与艺术教育在培养和提高艺术鉴赏力方面,具有特别重要的地位与作用。   2.艺术鉴赏中的心理现象   艺术鉴赏同艺术创作中异常复杂的心理因素一样,蕴藏着极其奥妙的心理现象和心理规律,在似乎矛盾的现象中存在着一致性,在似乎偶然的现象中存在着必然性。其中,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艺术鉴赏中的多样性与一致性、保守性与变异性等问题。   3.艺术鉴赏的审美心理   在艺术鉴赏的过程中,伴随着种种审美心理,主要包括:注意、感知、联想、想象、情感和理解。   4.艺术鉴赏的审美过程   (1)艺术鉴赏中的审美直觉。所谓审美直觉,是指人们在审美活动或艺术鉴赏活动中,对审美对象或艺术形象具有一种不假思索而即刻把握与领悟的能力,使人在刹那间暂时忘却一切,聚精会神地观赏,全部身心沉浸在审美愉悦之中。   (2)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艺术鉴赏中的审美体验,作为整个审美过程的中心环节,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的基础上,调动再创造的想象力和联想力,激起丰富的情感,设身处地地深入到艺术作品之中,获得心灵的审美愉悦,把外在作品中的艺术形象转化为鉴赏者自身的生命活动,达到艺术审美活动的高潮阶段。   (3)艺术鉴赏中的审美升华。作为艺术鉴赏活动的最高境界,审美升华是指鉴赏主体在审美直觉和审美体验的基础上达到一种精神的自由境界,通过艺术鉴赏的审美再创造活动,在艺术作品和艺术形象中直观自身,实现本质力量的对象化,从而引起审美愉悦,产生美感。







































治疗白癜风去哪里
北京最好白癜风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252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