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为了忘却的纪念

发布时间:2016/11/13 11:02:38   点击数:

导语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它的由来,民间有好多个版本。普遍认同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但是,还有几个人也与这个节日有关。

  网络和   这可把古人郁闷大了。事实上,古人欢庆端午的文献记载非常多。据《宋史》记载,设宴赐服、观水嬉游、作乐庆祝是朝廷端午保留的三大节目;宋代《梦粱录》写道:“其日正是葵榴斗艳,栀艾争香,角黍色金,菖蒲切玉,以酬佳景,不特富家巨室为然,虽贫乏之人,亦且对时行乐也”;白居易有诗写端午斗草:“弄尘或斗草,尽日乐嬉嬉”;唐玄宗《端午殿宴君臣》感慨端午:“叹节气之循环,美君臣之相乐。”又如《水浒传》第十三回:“梁中书与蔡夫人在后堂家宴,庆贺端阳。但见:‘……菖蒲切玉,佳人笑捧紫霞杯;角黍堆银,美女高擎青玉案。食烹异品,果献时新。葵扇风中,奏一派声清韵美;荷衣香里,出百般舞态娇姿。’”

  一言以蔽之,端午是一个不分贫贱富贵、全民行乐的佳节。

一、传说:端午节不只因为纪念屈原

  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关于它的由来,民间有好多个版本。普遍认同的是纪念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屈原。但是,还有几个人也与这个节日有关。

  上图是位于山西介休绵山的介子推母子像。介子推是寒食节/清明节由来传说的主角,可也有人认为端午节的由来与他有关。关于端午节的由来,历代学者有着不同的说法,各地也都有着很多传说。我们只能把这些说法罗列出来,供诸君一览。至于哪一种说法更接近真相,还有赖于学者们进一步考证。

  一说认为端午节是龙的节日。闻一多先生《端午考》考证,端午节是古代吴越民间举行图腾祭的节日,认为端午节实际上是一个龙的节日。

  二说认为端午节是纪念楚国爱国诗人屈原逝世。据《续齐谐记》记述:屈原在五月初五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逢此日,以竹筒盛米,投江祭之。

  三说是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

  四说认为据东汉时期蔡邕《琴操》中载,端午节系为纪念先贤介子推。

  五说认为宋代高承《事物纪源》刊文,端午源于春秋时期越王勾践于是日操练水军。

  六说认为梁宗懔《荆州岁时记》转述,端午是为迎“涛神”伍子胥。《后汉书》中也写道:浙江虞巫上祝曹盱,五月初五在江上婆娑起舞,迎接伍子胥。后来江浙一带百姓每逢端午逆流而上,举行各种仪式,以悼念伍子胥。

  七说认为在《道书》中载有五月初五是为祭祀先祖日。

  八说是据《会稽典录》一书记载,端午是为纪念寻父投江而死的曹娥。

  九说认为端午起源于夏、商、周时期的夏至节。其时仲夏之日,万物方盛,夏至日,阴气荫生,恐物不懋,故在五月初五以五色印为门户饰,以惩恶气。

  在上述这些传说中,端午纪念屈原一说因屈原的爱国主义精神、刚正不阿的人格力量及其诗作的深远影响,秦汉以后由楚地逐渐传遍神州,为人们所认同并相沿迄今。

二、习俗:天南地北各不相同

  1、赛龙舟

  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习俗之一。在我国南方很流行,南宋时广东已有大型的龙舟竞渡。研究表明:进行龙舟竞渡的先决条件必须是在产稻米和多河港的地区,这正是我国南方地区的特色。在古代典籍有关龙舟起源的记载中,最早是出现在东汉。据此可以推测,端午的习俗最初可能只在长江下游吴越先民中流行,后来吴越文化逐渐和中原文化交流融合,这种习俗才传到长江上游和北方地区。

  福建惠安崇武赛龙舟的活动比较特殊,不在海上赛龙舟,而是在陆上游龙舟,游行时要唱《阿螺歌》,其歌词大意是请求神灵消灾灭祸,但近百年已没再举行。

  苗族的赛龙舟是在每年5月24日至27日的“龙船节”举行,以庆祝插秧胜利和预祝五谷丰登,船长约20米,宽1米,由三根直而粗的杉树挖成槽形,捆绑而成,中间是母船,两边为子船,每艘船上有38名水手,有一长者任鼓头,一名男扮女装的小孩任鼓手。比赛时,炮声响处,各水手即按锣鼓节拍划桨前进。

  傣族赛龙舟是每年傣历6、7月(清明节后十日左右)“泼水节”举行,纪念古代英雄岩红窝。每船有名水手,4名舵手和4名引道手。比赛时,由一人敲锣指挥,水手按锣声节奏划桨前进。

  年,赛龙舟被列入中国国家体育比赛项目,并每年举行屈原杯龙舟赛。年6月16日(农历五月初五),在屈原的第二故乡中国湖南岳阳市,举行首届国际龙舟节。年,广州亚运会作为正式比赛项目。

  2、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是中国人又一传统习俗。粽子,又叫“角黍”、“筒粽”。其由来已久,花样繁多。每年五月初,家家都要浸糯米、洗粽叶、包粽子,其花色品种繁多。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及东亚文化圈盛行不衰。

  从馅料看,北方多包枣粽,南方则有豆沙、鲜肉、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云南的粽子款式馅料多,除了常见的各类粽子之外,还有竹筒粽子、狗腿粽子等,在端午节,云南定是吃粽子的天堂。

  广东粽子以其丰富的馅料著称。粽子的内部馅料品种繁多。

  北京粽子是北方粽子的代表品种,北京粽子个头较大,为斜四角形或三角形。北京粽子多以红枣、豆沙做馅,少数也采用果脯为馅,口味相对偏甜。

  东北的粽子一般有两种,白色的纯糯米粽或者是黄色的黄米粽。也有将二者掺在一起包的。粽子一出锅,浓浓的粽香扑鼻而来,再蘸上细白糖,吃起来香郁粘滑,非常享受。

  3、插艾蒿、菖蒲

  “碧艾香蒲处处忙,谁家儿女庆端阳。”端午节挂插艾叶和菖蒲习俗,传说是为了纪念黄巢。家家都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或悬于堂中。艾蒿、菖蒲可以僻邪驱瘴。

  4、挂香包

  香包又称香囊。端午节这天小孩佩香囊,不但有避邪驱瘟之意,而且有襟头点缀之风。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做成小动物或不同形状的小物件,结成一串,五颜六色,玲珑夺目,既美观漂亮,又清香四溢,还可以预防某些传染性疾病。

  5、喝雄黄酒

  端午饮雄黄酒的习俗,在长江流域地区极为盛行。俗话说,饮了雄黄酒,病魔都远走。雄黄是一种矿物质,俗称“鸡冠石”,其主要成分是硫化砷,并含有汞,有毒。

  雄黄酒有杀菌驱虫解五毒的功效,中医还用来治皮肤病。端午给小孩子额头、耳鼻、手足心等处涂抹上雄黄酒,意在消毒防病,虫豸不叮。古诗云:“唯有儿时不可忘,持艾簪蒲额头王。”意思是说端午节这天,孩子们拿了艾叶,戴上菖蒲,额头上用雄黄酒写了“王”字,以辟邪防疫。但现代科学研究表明,雄黄酒外用尚可,饮则有害,必须慎用。

三、演化:一种民族精神的体现

  1、爱国情怀

  屈原是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对楚国一片赤诚,却无辜遭到打击和排斥,被流放到云梦泽以南的沅、湘流域。流放中的屈原仍时时牵挂着楚国的安危,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提出爱国主张,抒发爱国情怀。

  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守旧贵族反对和陷害。但是,屈原始终没有把个人仇怨和得失放在心上,反以国家利益为重,进行了不屈不挠的斗争。后来,秦宣太后芈八子、昭襄王嬴稷统治下的秦国步步南侵,怀王囚于咸阳,郢都陷于白起。屈原眼看故国被敌人侵略,悲痛万分,但他始终没有背弃自己的理想,以宝贵的生命印证了自己的爱国誓言。屈原为国家大义而舍身忘死,体现了他峻洁的人格气节。我们纪念屈原,就是在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的爱国主义精神。

  2、团结协作精神

  由纪念屈原而兴起的龙舟赛,体现的是一种团结一致,顽强拼搏的团队精神。

  君不见:龙舟赛场上,每支参赛的队伍个个都是铆足了劲儿,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一副势在必得的架势,你追我赶,勇往直前。充分证明:团结就是力量!

四、申遗:艰难的申遗之路

  1、韩国抢先申遗,刺激国人神经

  年11月底,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定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这对中国国民来说是个不小的刺激。很多人纳闷:历史更为悠久的中国端午节,为何遭遇他国捷足先登?

  在没有正式确认韩国申遗成功前,文化部一位领导曾在一次会议上焦虑地说:“有着悠久历史的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如果国外申报成功,我们该有多么尴尬?我们还有何颜面去见列祖列宗?”

  其实,这是一种误解。韩国“江陵端午祭”和中国的端午节是两种有关联,但又有差异的文化形式,不存在韩国“抢注”我们的端午节。

  正是这种误解,推进了中国端午节申遗之路。

  2、中国成功申遗

  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端午节被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遗保护名单,而湖北省被定为申遗代表。

  两年后的年10月,受文化部委托,湖北省代表中国,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递交申报表和相关材料,为端午节申请世界非遗。

  申请端午节世界非物质文化节遗产由四部分组成,分别是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湖南汩罗市的“汩罗市江畔端午习俗”和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年9月30日,经过4年的“长跑”,中国也终于成功申遗。这是中国首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

五、传播:外国的端午节

  端午节并不是中国人独有的节日,受中华文化的影响,亚洲不少国家也都有自己的端午活动。随着中华文化的传播,古老的端午节习俗也一步步走向世界。近年来,一些西方国家虽然不过端午节,但也开始“热情拥抱”端午节的标志性节目——赛龙舟。

  1、韩国:江陵端午祭

  湖北江陵是楚国古都“郢”的所在地,无巧不成书,韩国有许多地名雷同于湖北地名,如汉江、江陵、襄阳等等。韩国的江陵位于 以南的韩国东部沿海,总人口三十多万,保存着韩国最完整的端午习俗

  韩国传统上称“端午”为“上日”,意思为神的节日。而江陵端午祭也围绕着广泛流传的神话展开。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被神化的人物有十二位之多,如古新罗名将金庾信、国师城隍“梵日国师”、大关岭国师女城隍郑家女等12位神话人物。祭祀、演戏、游艺是其主要内容,其祭祀仪式保存了古代祭礼完整的形式和内容,可以说是韩国江陵端午祭的核心。今年的江陵端午祭从6月5日持续到6月12日。

  2、日本:男孩子的端午节

  日本端午节是由中国传入的。主要活动是吃粽子和柏叶饼,并喝菖蒲酒。在日语中“菖蒲”和“尚武”是谐音,所以端午节渐渐变成了男孩子的节日。为了让男孩们茁壮、健康成长,将来事业有成,人们在家门口竖起鲤鱼旗,摆上武士偶像、盔甲和战帽,有望子成龙的意思。

  3、越南:吃粽子求五谷丰登

  越南与中国一样使用农历,他们过端午的主要内容是吃粽子、端午驱虫。父母会给孩子们准备很多水果、身上戴五彩线编织的吉祥符,大人们会饮雄黄酒,并在小孩身上涂雄黄酒驱虫。而且,越南人认为,吃粽子可以求得风调雨顺,五谷丰登。越南的粽子用芭蕉叶包裹,有圆形和方形两种。

  4、新加坡:环球龙舟邀请赛

  新加坡华人都知道端午节,每当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到来时,人们总不会忘记吃粽子、赛龙舟。端午节前后,新加坡的东海岸公园会举行精彩的龙舟邀请赛,来自世界各地的龙舟队伍云集于此,一较高低。

  5、俄罗斯:举办大型龙舟赛

  随着对中国的了解不断加深,俄罗斯人对中国传统文化也兴趣十足。年中国农历端午节前夕,别开生面的比赛——端午龙舟大赛在俄罗斯拉开战幕。这次有趣的比赛共有60支队伍、多名划船手参赛,龙舟赛的路程为米。这是俄罗斯有史以来第一届龙舟大赛。

  6、美国:有多支龙舟队

  大概是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通过参加中国等地举行的龙舟赛,美国人逐步了解了这一活动。时至今日,中国的传统运动赛龙舟已经悄悄渗入了部分美国人的运动习惯,成了美国发展最快的流行体育娱乐项目之一。美国龙舟协会负责人透露,从旧金山、纽约到沿密西西比河周围的很多地方,都有人专门组建龙舟队,目前共有多支。

  7、德国:端午赛龙舟场面热烈

  年,中国龙舟活动传入德国,并在汉堡举行首届“龙舟节”。年后,龙舟比赛改在德国金融中心法兰克福举行并一直延续至今。为了保证公平,比赛所用龙舟皆有主办方提供,每支龙舟可容纳20人,选手允许使用自带划桨。比赛的时候,无论是河上还是岸边气氛都非常热烈。

六、结束语

  端午节被国家确定为法定节假日,这是对传统节日的重视,更是对中华传统文化的尊重。端午节,承载的是几千年中华文明。今天,我们传承和弘扬这种文明,就是要使传统文化薪火相传。我们有责任让中华优秀的传统文化在全世界发扬光大!

  (来源:凯风网,作者:余良虎)

长按图片识别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北京治疗白癜风最好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1789.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