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安康端午节的传统民俗活动

发布时间:2020-8-15 2:01:44   点击数:

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五月节、五日节,是中国传统节日。因为五月初五是毒月毒日,因而民间有射五毒,系五彩绳,佩香包,挂菖蒲,悬艾草、吃粽子、划龙舟的传统习俗。让我们来一一了解这些民俗。

射五毒,相传五月五日是五毒蝎子、壁虎、蛇、蜈蚣、蟾蜍经常出没的日子,人们把五毒的样子画下来,贴在箭靶子上,在隆隆鼓声中,用弓箭石子射打表达驱逐五毒的意思。

系五彩绳,是用五种颜色绳子缠绕一起带在手上能保佑平安防五毒。端午节那天父母亲,趁小孩熟睡还没有起床,将五彩绳系在小孩手腕或者脚腕上。在端午后的第一场雨后摘下放入江中,寓意把五毒驱逐。

那么五彩绳是哪五种颜色呢?中国古代崇敬五色,以五色为吉祥色。五色丝的五色代表五行,汉代信仰五行阴阳之说,五色代表了五方位,彼此相生相克,具有神秘的驱邪迎吉作用。青色属木,代表东方,赤色属火,代表南方,黄色属土,代表中央,白色属金,代表西方,黑色属水,代表北方。以动物为标志,东方为青龙,南方为朱雀,西方为白虎,北方为玄武(龟蛇),中央为黄龙,均为灵物。

挂菖蒲,悬艾草。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到了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户户都要洒扫庭院,以菖蒲、艾条插于门眉,悬于堂中。并用菖蒲、艾叶、榴花、蒜头、龙船花,制成人形或虎形,称为艾人、艾虎;制成花环、佩饰,美丽芬芳,妇人争相佩戴,用以驱瘴。

佩香囊。端午节这天,小朋友还会佩香囊,传说有避邪驱瘟之意,实际是用于襟头点缀装饰。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小巧可爱,青年男女还会用香囊来表达浓浓爱意。

包粽子、划龙舟。而说到至今大家最熟悉的包粽子、划龙舟,这里流传着一个荡气回肠的故事。公元前年,秦将白起攻破楚国都城郢,楚国败亡,爱国诗人屈原悲愤绝望,自沉于汩罗江。楚国的百姓热爱着屈原,男女老少纷纷赶到江边,划着龙船,将粽子投入江中,希望鱼儿吃粽子,不要咬诗人,江上摇船的老夫子苍凉唱和:三江的鱼龙哟,你莫伤我大夫的身。九河的虾蟹哟,你莫食我大夫的肉。大夫大夫,魂归来兮!大夫大夫,魂归来兮!

屈原九死不悔的执着精神、上下求索的探索精神、独立不迁的人格精神、众醉独醒的个体精神无不让后人为之感叹、为之景仰,世世代代传颂着,纪念着。

欢迎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jbjj/3092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