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申遗 >> 短视频将让今年端午节多个民俗地再火一把
一年一度的端午节就要到了,今年的端午节既与世界杯同时进行被赋予了新的含义,同样今年端午节上的文化宣传上,短视频等新媒体元素与传统文化与民族精神相互彰显,为广大网友带来了全新的视觉感受。
端午节文化宣传历来重要
端午节已有多年的历史,与春节、元宵节、清明节,中秋节等共同组成的传统节日组成部分,是我国第一个入选世界非遗的节日,其传统节日习俗主要突出了三个方面,第一是以纪念屈原、武子旭等祭祀文化,第二是吃粽子、插艾草、采药等养生文化,第三是赛龙舟、斗百草和户外郊游为主的旅游文化,充分体现了我国人民忠君爱国、和谐共处的核心价值观。
韩国的端午节活动(图片来自网络)
端午节虽然是我国的重要传统节日,但近些年日本、韩国、东南亚对于端午节的重视程度在迅速提升,例如韩国不仅将端午节的故事从屈原替换成了韩国的历史人物金庚信,也抢先申报了非物质文化遗产;日本也把端午节称之为男儿节,尽管文化意义与中国的端午节有些不同,但在日本人人都很尊崇;在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当地华人将包粽子、赛龙舟等习俗很好的沿袭。
所以很多媒体和自媒体或多或少忽视了我国这个端午节的真正发源地,这对我国来说不得不是一个警示作用。加大端午节的文化宣传报道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增强对外传播的软实力是十分重要的。
文章《让端午节唤醒文化记忆》截图
媒体文化宣传:挖掘民族精神和文化内涵突出
前些年,我国媒体对于端午节的报道主要突出对外宣传,对大众有文化民俗等报道还不是特别丰富,同时因为端午节的文化活动和衍生品还比较有限,让很多民众尤其是90后新生代对端午节还是一知半解。不过近几年,媒体尤其是中央媒体对于端午节的民族精神、文化活动和消费观等领域的报道有了很大改善。
在挖掘民族精神领域,人民日报文章《让端午节唤醒文化记忆》表示,弘扬端午文化是为了塑造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身份认同,打造最持久最深沉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新华社记者手记《端午节,承载着中国人的诗和远方》引用了三峡大学民族学院院长黄柏权教授的话说,因为屈原的诗歌反映了我们民族的一些精神追求,家庭、学校和社会都有责任对后一代更多从节日蕴含的文化和精神内涵进行教育。
可见现在媒体报导已经抓住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精神内涵,呼吁更多的老百姓黑色素生成能力检测北京有那家医院治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9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