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申遗 >> 千年民俗是乡愁有感于端午赛龙舟
今年端午节,浏阳分外热闹。究其原因,是因为浏阳市开展了多场龙舟赛。其中有浏阳市体育局组织的专业性赛事——第三届全民健身运动会龙舟赛,也有达浒镇和沙市镇秧田村组织的乡村比赛,还有城区一批龙舟爱好者自发在城区组织的民间邀请赛。在我的记忆中,浏阳城区已经将近十年没有组织龙舟赛了。据说文化体育部门和民间文化爱好者年年请求,年年都被有关部门以安全为由强硬拒绝。在党中央一再呼吁弘扬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这次城区浏阳河再一次擂响了赛龙舟的战鼓,人民群众奔走相告,倾巢出动看龙舟,一派力争上游、欢乐祥和的气氛。有信息源显示,本次活动得到了浏阳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沈学军的批示同意。在此要先为浏阳市委、市政府点赞!
“五月五,是端阳;门插艾,香满堂;吃粽子,撒白糖;龙舟下水喜洋洋。”一首儿歌,唱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节日端午节的悠久民俗。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关于赛龙舟的起源,有多种说法,有祭曹娥、祭屈原、祭水神或龙神等说法,其起源可追溯至战国时代。赛龙舟先后传入邻国日本、越南及英国等,是年广州亚运会正式比赛项目。年5月23日,赛龙舟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自古以来,浏阳境内浏阳河、南川河、捞刀河就有龙舟竞渡的端午习俗。沿河各大集镇都有“龙船会”,负责组织一年一度端午节的龙舟赛事。有的“龙船会”依托当地的龙王庙,有的“龙船会”还有田租。“龙船会”一般都置有专门的龙舟,龙舟较平常的渡船窄一些,一般正好容纳两个人并排而坐,长一般十数米不等,两头安有龙头和龙尾,船身油漆成花花绿绿的龙鳞,上挂有各种彩旗,并备有大鼓和铜锣,由专人击打。比赛时桨手按照锣鼓的节奏划行。
龙舟平常摆放在龙王庙里面。农历五月初一凌晨,龙舟下水操练。下水之前举行祭龙仪式。摆上三牲以及肉包、粽子、盐蛋,对着龙头三跪九叩,把酒醴倒入龙嘴,然后请龙舟下水。所有的供品随龙舟倒入河中。庄严的仪式里,有人民群众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
历史上浏阳的三大文化盛事,是元宵舞龙、端午赛龙舟,以及文庙祭孔。有关端午赛龙舟,老浏阳留下了一些颇有掌故的俗语。如“河里翻了船,气死岸上人”。据赛龙舟的老把式说,由于龙船长而窄,龙船倾覆的事情并不奇怪,过去赛龙舟的选手都是游泳高手,并不会造成人员伤亡。但是,观众却不答应了,气坏了。还有“跺脚顿坏了伞把”的说法,打伞去看赛龙舟,为龙舟队加油,由于过于投入,用力过猛,把伞把都弄断了。由此可见,赛龙舟是一项深受人民群众欢迎的群众性体育运动。
最近,全国各地多个地方政府发文禁止民间群众自发组织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比如,湖南娄底双峰永丰镇下发“端午期间禁止龙舟竞赛活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安徽省安庆市安委会发出紧急通知,端午节期间严禁在长江水域举行划龙舟比赛等民间水上活动;广西桂林市全州县虽然允许端午节划龙舟,但是要求负责人和参与人员必须提供无违法犯罪记录证明。地方政府纷纷禁止群众自发组织端午节赛龙舟活动,毫无疑问,这些禁令的出台与防止安全事故有关。
作为重大的群众性活动,安全确实需要摆在首位。但为了保安全,对赛龙舟一禁了之并不是唯一的选择,更不是最好的选项。事实上赛龙舟并不必然会发生事故,关键是要提前做好安全保障。简单地禁止端午节划龙舟,与简单地禁止燃放烟花爆竹,其实质都是政府职能部门的一种懒政行为,是对人民群众追求美好生活的粗暴拒绝,是对习-主席关于弘扬传统文化重要指示的消极抵制。
今年浏阳市端午节的市、镇、村三级多场龙舟赛,在欢乐祥和的气氛中谢幕,充分满足了人民群众划龙舟、看龙舟的美好愿望,充分展示了浏阳人民自强不息、敢为人先的浏阳精神。
记得有一年某一年立秋节,某镇村民在镇政府明文禁止的情况下,自发组织龙舟赛。我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应邀观看祭龙和比赛。事后禁不住感慨万千,赋诗一首:八月初来正立秋,村庄自发赛龙舟。加油百姓声威壮,划桨群英鼓点稠。一道公文成废纸,千年民俗是乡愁。种田汉子潮头立,高唱江河万古流。
我想,划龙舟,放鞭炮,那些千年民俗,正是江河万古源远流长滔滔不绝!
刘正初赞赏白颠疯医院地址北京看白癜风去哪家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92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