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诗歌特辑

发布时间:2018-5-19 20:49:35   点击数:
医院订阅哦

编者按:“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龙船,初六嘴觖觖。”这首耳熟能详的歌谣承载着一代代莆田人的端午记忆。今天,《莆田作家》新媒体平台()特别推出端午节诗歌特辑,以飨读者,并借此祝福广大读者吉祥安康。

离场兼寄屈原

△杨健民

你只是纵身一跃,江就顺势倒下了

直到五月五,才把你和酒壶一起捞出

青蒲和雄黄都变成问号,问天问楚问秦王

“离骚”原来就是离场,昨夜的梦早已脱臼

楚国像一个被锯掉的词,沿途爬满蚂蚁

它们在搬运王朝的背影。你最终只能用

江水洗去身世,向芦苇深处预约死期

然后以一苇渡江的姿势,剪断你的沿途

千百年来,你不断加重龙舟的心事

龙舟其实是虚无的,它只能退回遥远

越变越窄的历史,处处中伤雨水的表情

等到某一页长出喉结,节骨眼也就到了

突然想起有一粒粽子还没开苞,就被

花千骨埋入秦王的枕头,留下一声绝响

后世的虞美人再也不唱《后庭花》了

一抱琵琶,一定会比楚歌更加悲怆么

端午是江河的一曲倒悬,美需要忍住

从初一到初五,日子吃水越来越深

九歌在楚天问在心,寄存在岸边的那个王

再也无法回头看你一眼,因为雨来了

端午

△萧然

屈大夫,我们现在的国家

比您当年的楚国更大

内忧外患

也比楚国更大

挂艾草,赛龙舟

今天,我们要把所有的河流

命名为汨罗江

在风雨中拍击江面

让您横卧水底的绝望

直立起来

大夫,我们每年必须一次

使用千万条江河

把您一个人的悲愤,变成

千万人的悲愤

把您一个人的死,变成

无数人的死

把您一个人的

忧国忧民,培植成一个

国家的节日

端午(四首)

△陈延莉

丨丨粽子

是用冷箭包裹的

是用阴谋绞索的

是用战火煎熬的

国破家亡之祭品

他沉重的躯体沉默着

又甜又咸,有点像眼泪的滋味

穿过万千肚肠

却难以遇到一颗悲怆愤发的心

丨丨赛龙舟

这是一场重头戏

画船承载着千年梦

彩色的旌旗乘风

那些精壮的汉子

一腔热血,拼命追赶头筹

下得船来,拼命

追赶外国的月亮

丨丨熏

手执一把菖蒲与艾草的妇人

引火,口中念念有词

誓要驱邪除虫

虫被驱赶到墙角深处

邪恶缠住房梁

昏暗中侍机报复

浓烟和飞灰

这一对纠缠不清的情人

风卷送着,到处发泄愤恨

妇人呛得站在老宅外涕泪横流

儿女们远远地

嗤之以鼻

丨丨端午

黄历显示:

端午这天,

适合端着个花架子

以便渡过这一天的

上午、中午、下午

吃冷的食物

到了晚上,好好回忆

这年来发生在午门外的各种杀戳

忌:

用火、用电、吃热食

要是想得起来的话

想想介子推这个大傻瓜

是为了面子死的

还是为了自由死的

出使汨罗江

△简陈兴

五百万楚民的痛太尖,终究刺穿了郢都

一百万楚地的难太满,终究溢出了胸膛

左徒大人,最终选择了一生中

最后一个出使地,这里

没有贵族排挤

没有怀恨嫉妒

没有刀光剑影

没有泣雨愁云

只有一个大夫,纵身

沉入两千多年的历史

从此,一个摇摇晃晃的身影

在浩荡的汨罗江撒下一剂烈药

如今,岸上的黎民百姓还依然

每年一度,用龙舟和粽子

来稀释它的药性

那年端午

△公子剑

我们喝着酒,说着天上的乌鹊

和人间行走的蚂蚁

我们几乎已经断定

草木有草木的命

我们喝着酒,说着眼里的沙子

和风中尖叫的水

我们歃血为盟

不惜按下内心的疼

那年端午,我们喝着酒

互致卑微的问候,时光越拉越长

正午的汨罗江边

恰如无人之境

到韩国过端午节

△南夫

今年端午节到韩国过,去安抚屈原的魂魄

穿上汉服,腰上缠着汨罗江

别一把艾蒿,挂一串粽子

提一壶雄黄酒

行走在韩国的土地上

但我要找一个会说汉语的韩国姑娘当翻译

我就把全智贤从屏幕上撸出来

她就叽里咕噜介绍高丽的历史,基因和传承

把屈原和龙舟,粽子和鸡蛋的关系

这些古代史以及屈原为什么跳江一一描述

全智贤挽着我的左臂

像我的女儿

我仔细看,越看越像她妈的女儿

/5/27夜写于小神三洞

汨罗江思绪

△林落木

今日,我望见你未合的眼睑

镶嵌如星球旋转的珍珠

龙舟争渡,捞救遗落自你长袖间的香草

一箭天火的光芒灼痛我的眼睛

橘汁埋藏九歌之心,变成万颗琥珀

你在它们身上印刻下众芳摇摆的形象

越过疟疾遍生的无垠沼泽

你止步于家园和祖国绝望的门前

当美人春秋代序般日渐迟暮

你决绝地将它们抛洒烟波浩渺的洞庭湖口

几千年过后,沉入湖水的琥珀

先知一样浮于我荒芜的怀里

百川归汇,天象璀璨

此时,你驾虬穿霓观览天庭的华美

怎忍得临睨旧乡时的一瞬间

九曲愁肠,泪雨倾盆

故国沦没,汩罗江如此晦暗,如此悠缓

蟋蟀彻夜哀鸣,大鱼争食粽米

虬龙清泪涟涟,驮载渔人

两千年来杳无音讯的你缓步在我的面前

端午

△程沧海

端午一定不止棕子那么简单,

一定不会简单包点糯米和糖浆就可以了事,

一定还有什么,即使是棕叶,一定也还有什么,

是我忽略掉的,

是不是我们的脚步太过急促,

所以忽略了那些呆在原地,却未曾说话的,

锣鼓敲响的时候,我们就跟着出发。

方言开始暴露原形,从田野边的戏台就开始集合,

穿过村巷,还有河上的小桥,

端午没有那么简单。

不仅仅是早起的炊烟,奢侈的泛过龙舟的轻风,

一定还有什么,

你站在龙舟前,西北风吹过,

没有愤怒,没有落花,

携带的丰收,

一定是属于大地的。

那些逃出故乡的人,一如饥渴的雏鸟。

赶得及,

给妈妈的反哺。

这也一定没有端午那么简单,我们在盛开的节日中,

找到前仆后继的热闹,

离乡最近的一定是,走得最远的,

好多思念的句子,

一定,就躲在,西山,翠湖,

沁心亭。

所有关于思念也一定没有那么简单,

我大概没有忽略掉,一些诗句,

我的家乡没有汨罗,我就,继续呆在,

端午,

我就会重新聚拢下,一朵朵如梨花般散落的日子

平时她就是那么美丽着。

关于端午,棕子很轻。

那样,我就没有什么可以忽略的,

这个节日,依旧藏着,向你的方向。

端午节感怀

△湛蓝

流放的影子,在水上站着

我看到你的形销骨立

汩罗江水清兮

你超度为一尾上下求索的鱼

艾叶飘香,却窥不出屈子曾经的心愿

灼热的血液在洞庭湖畔肆意汪洋

哀郢,如雷霆在天空纵横驰骋

忧愤的叩问经久不息,留下

辉煌的词章,撕破千年沧桑

世人皆醉谁能醒,你用楚韵吟哦朝夕

天问牵思,离骚谁来浅唱

击鼓踏浪,九歌连心而泣

江诸漫弥渔父曲,余韵萦怀

路漫漫其修远

目极千里兮,临江把盏雄黄酒

龙舟竞发,新词一曲以诉心声

后人如织,织出一张想念的网

千年的守望千年的孤寂我们与你共享

致三闾大夫

△悬崖淡菊

江水一咆哮就是两千年

长剑一斩浪就是两千年

枯瘦的诗魂濡养不了楚江草木

那就悲愤一跃

驾青虬而去

史册里从来就有蛀虫啃噬

盟约一撕毁

奸邪一泛滥

亡国符咒一念起

沅水湘水便是翻波涌浪

载不动香草美人惨兮兮

吟不起离骚九章天问又何用

撕心裂肺愁肠千千结

风烟乱舞喑哑凝噎处

盛世长宁中声声唤

魂兮归来魂兮归来

剑心傲骨忠魂事年年追念年年叹

愿以一世情怀

酿一坛醇香

佩剑挂菖蒲角黍十里香

与君豪饮醉千年

端午情怀

△苏达贤

处处飞花

装点着五月的圣洁

一种情怀

流淌着两千八百年的刚烈

怀石一跳

跳出了一个万民朝拜的节日

粽子淡淡的清香

在艾草的苦味中飘浮

回响了几千年的警钟

还在心头敲响

倚望江水

耳畔传来“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执着

忧伤的汨罗江

唱起九歌

龙舟唤醒沉睡的大地

满载都是离骚的愤怒

桨叶划破历史的沉默

荡涤着万里尘埃

诗人永在

江水长流

粽子里包裹的是民族内力

龙舟上喊响的是中华精神

习俗歌

△陈丹萍

除夕到,真热闹!(真呀真热闹!)

家家户户忙贴联,

地瓜糊,把心连,

年夜饭,团团圆圆把家创。(把——家——创!)

初一早,鞭炮响,把寿祝,正月里来拜年忙。

元宵十五把灯闹,转眼清明即将到。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饮水思源祭先辈!(祭呀祭先辈!)

端午紧跟清明后,香粽把那丰收报。

初一糕,初二桃,初三螺,初四艾,初五吃一天,初六嘴空空。(嘴空空!)(方言)

七月初七“吃炒豆、活老老”,

七月半,炊麻糕,炸油饼;(方言)

中秋节,送秋送祝福。

冬至节,家家户户“搓汤圆”,谈笑风生把歌唱。(把——歌——唱!)

“拍”一糕,“拍”一饼,我分桃,你分饼,桃红红,饼生虫;饼甜甜,桃臭心。(方言)

大大小小的节日,紧随其后跟着来,祖先的习俗不能忘。(不呀不能忘!)

端午感怀

△李海

初一糕初二粽初三螺初四艾初五扒

心底的童谣是故乡的端午

带上心情

不管好的坏的

远方的粽香

引领我穿过屈夫子逝后的浊世

奔走在五月的路上

车轮辘辘如木兰溪的龙舟

竞渡在茫茫人海

家乡的怀抱永远是最温馨的停靠站

好想早些抵达

从古井里汲取清洌的甘泉

倒进放有午时草的大鼎里

烧开

于弥漫香草味的氤氲中沐浴更衣

端起雄黄酒就着“虎蛋”

美美地扒去裹着粽子的叶子

如同扒去岁月的烦恼

端午

△郑朝阳

采摘箬叶,包裹五谷杂粮

扯出丝线

维系一缕幽魂。存留舌尖的味道

致使人间

陷入一场千年的怀念

如那些

插在门楣的艾草

始终是

一副忧国忧民的形象。让我们

在乡土之上

领回了

老黄历里的一些记事

面对江水

有龙舟,从往事中驶来

如魂归兮

在熟悉的水域,桨

有了使命

-5-30(端午节)

端午吊屈原(组诗)

△黄金明

伤心黯黯楚云横,醉梦君臣亡国征。

憔悴仰天长不语,泪珠滚滚念苍生。

难平怨气更难吞,犹想怀王国事论。

不死丹心求一怿,芳魂追上九天閽。

问何堪媲楚辞豪,松翠山巅众仰高。

更有奇闻传悦耳,爱因斯坦喜离骚。

枯槁形容羸弱身,秋风凄厉挺精神。

无边落木江边菊,屈子红尘最美人。

殉国江波久未平,潇潇雨急巨雷鸣。

只悲逝后三千年,滚滚浊流何日清。

律诗二首

△汉屋

七律·丁酉端午

沅芷清香湘水涟,澧源幽怨楚风妍。

铮铮铁骨诤言热,卷卷华章高阁怜。

殇痛灵均身殉国,溯扬忠义汨罗诠。

自兹端午兰汤浴,洁世留芳浩气延。

七律·丁酉端午仙豀虎啸潭吟

艾香葱郁又端阳,虎啸潭喧赛鼓昂。

既念灵均沉汨志,更歌戚士灭倭章。

粽糕清白堪仪祭,历代忠魂广颂芳。

潇水仙豀承浩气,引航寰宇九州昌。

丁酉年五月初五祭屈子文

△王小青

哀维:

丁酉年五月初五,又逢忌日,虽汝已故千年,然风骨犹存。吾辈后人无不拜于汝之风华。

幼时聪颖,德行良好,嗜书成瘾,野老授经,博闻强识,恤民怜民,志向宏远。

早年得意,际遇之盛,任职高位,举贤倡“美”,风调激楚,一曲离骚,千古绝唱。

中年多桀,谗而见疏,受诽遭谪,流放荒远,仕途坎坷,天问九歌,难书其忧。

晚年愤激,世道已衰,壮志难酬,国破家亡,郁结难舒,永沉汨罗,以身殉国。

奈何生不逢时,世间哪得皆如意,汨罗江畔还余谁?愿汝来生,闲云野鹤,一世逍遥。呜呼哀哉!伏维尚飨!

五律·白塘湖龙船

△何庆鹏

聚气龙舟静,流霞击水时。

旗擎呼岸阔,鼓擂感神随。

拍浪心弦疾,高歌柳笛迟。

村人齐着力,情注白塘诗。

,5,28,晨塘北

-END-

端午节民俗活动

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加上许多故事传说,于是不仅产生了众多相异的节名,而且各地也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

其内容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

本期责编:南夫丨排版:慕白

《莆田作家》是莆田本土纯文学新媒体平台,每天推送原创精彩文章,欢迎莆仙作家、文学爱好者赐稿。作品体裁不限,原创首发优先。投稿请附个人简介及照片。投稿邮箱:ptzj

.







































白颠风病什么症状
白殿疯初期图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882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