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申遗 >> 端午九毒日,艾灸好时节
农历五月俗称毒月,其中更有九天伤身损气耗精元的日子,就是古代所谓的「九毒日」。端午正是九毒日之首,也因此这一天有许多喝雄黄酒、插艾草……等避邪驱毒的仪式,其中都寓有古德智慧经验的传承。这几天也是一年中最毒的时候,被称为九毒日,艾灸,艾叶沐浴排毒效果最佳,抓住这几个排毒日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临近农历五月,端午节的脚步也越来越近了。这些天,养生达人纷纷迫不及待地找中医艾灸。
艾灸的升温缘于“端午九毒日”一说。那么,何为“九毒日”?艾灸与“九毒日”又有什么关系?“九毒日”艾灸哪些穴位?“九毒日”其他养生方法?
何为九毒日?
具体‘九毒日’就是指农历初五、初六、初七、十五、十六、十七、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这九天。“端午当天被称为‘九毒日’之首;今年的九毒日期:
前3天:农历五月初五—初七连续三天(6月20-22号)
中3天:农历五月十五—十七连续三天(6月30-7月2号)后3天:农历五月二十五—二十七连续三天(7月10-12号)
我国民间自古就有农历五月百病泛滥,故有“毒月”之说。中医认为,端午时节,雨季渐渐到来,气温有了较大回升,空气潮湿,流通不畅,湿热之邪较盛。一旦湿热阻滞气血经络,就会出现人体代谢不彻、气血欠畅、浊邪停滞而百病生的窘况。与此同时,自然界的气候容易滋生蛇虫鼠蚁以及各种病菌,进一步加重疾病的传播。
艾灸与“九毒日”有什么关系?艾灸是用艾叶制成的艾灸材料产生的艾热刺激体表穴位或特定部位,通过激发经气的活动来调整人体紊乱的生理生化功能,从而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一种治疗方法。端午后阳气渐旺,蛇虫也将频繁出没,人们不妨做做艾灸,提升抵抗各类疾病的能力。艾灸的作用是扶阳固脱、温经散寒,偏温补。如果在这些日子艾灸,有一定的排毒祛邪、排寒湿的效果。”
端午节艾灸保健穴位:
足三里:具有健脾胃、助运化、调气血、扶正气、壮元阳、桔风邪及强身壮体益寿的作用。
关元:灸之能调整膀胱的张力,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强身保健。
气海:灸之能调整胃肠及肾的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
肾俞:具有补肾益精强健腰背、聪耳明目、壮骨健身、温阳散寒等强壮作用。
三阴交:灸之能调整内分泌功能,女性生殖功能,调整心律,调整胰岛素分泌,预防生殖系统疾病。
端午“九毒日”的其他养生方法:
端午,端午正值立夏后时节,是一年中阳气至盛的时段,端午前后,因为雨水多,加上天气日渐闷热,蚊虫苍蝇繁衍,被称为“恶月”或“百毒月”。故端午时节,也是我们民族的防疫祛病、避瘟驱毒、请求健康长命的节日。古人还把五月端午称作“清洁月”,因此,在端午时节前后,养生保健很重要;流传至今的是端午节插艾草和吃粽子都与养生保健相关。
艾叶味苦辛,性温,归肝、脾、肾经,具有清热解毒、除湿止痒等作用;至今还有“家有三年艾,郎中不必来”的谚语。新鲜艾叶做成的艾叶糕对祛除暑热、健脾利湿十分有益。端午时节空气湿润,而艾叶的芳香新鲜,能祛除毒气,除浑浊,净化空气。民间有“悬艾人,戴艾虎,饮艾酒,食艾糕,熏艾叶”的风俗。
端午吃粽子,是中国历史上文化积淀最深厚的传统,食粽能于清淡中平补,在平补中清化,确实是一个适时的食补、食疗的绝妙处方,也必然成为“端午节”前后的最佳养生食品。中医学认为:糯米是粮食中的佳品,具有很好的食疗作用。“本草”中的药性分析,糯米味甘性平,有益气健脾、开胃消食的作用;用来包裹粽子的粽叶更有讲究,北方大都用芦苇叶,南方多用竹叶或荷叶,这些叶子都有很好的药用功能。如:苇叶可以清热生津、除烦止渴;竹叶可以清热除烦、利尿排毒;荷叶能清热利湿、和胃宁神。
至于粽子的辅料,小枣、赤小豆、绿豆、火腿、鸭蛋黄、鲜肉等,结合今年的多雨天气和现在人们日常饮食习惯的改变,应少吃点油腻的肉粽,多吃点素粽,如绿豆粽,红豆粽,植物碱水粽;同时,不宜多吃,以免有伤脾胃。
同时,平时的饮食中宜清淡、质软、易消化为主;多吃一些具有清利湿热作用的食物,如赤小豆、薏苡仁、绿豆、冬瓜、丝瓜、黑木耳、西红柿等;多吃新鲜蔬菜水果,忌食甘肥滋腻、生湿助湿的食物,如动物脂肪、酸涩辛辣、煎炸烧烤之品,尤其应慎食生;烹饪多用生姜,煲汤可适当加陈皮、砂仁等以建运脾胃,保证健康。
黛芙妮尔旌湖星辰店:德阳市旌湖星辰西门口(河边大门)
-
黛芙妮尔黄河店:德阳市黄河东路号(东屏小区旁)
-
赞赏
长按北京那个医院白癜风最好杭州白癜风专科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71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