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7-4-19 3:06:52 点击数: 次
端午节马上到了,每次包粽子,吃粽子的时候你有没有想过我们为什么选择糯米包粽子,从食疗与营养学的角度来说,糯米又和其他米有什么不同?入选理由之一:口感一种食材被选择并长久流传,主要的理由还是口感好,一是相较于其他的米类,糯米柔软可口。在没有精白米和精白面粉的古代,糯米少了糙米的粗糙口感,也少了黄米那种缺少柔软的粘腻,在口感上给相对食材缺乏的古代人一种良好的口服感受,再加上它能完美的融合其他诸如红枣、肉类等辅助食材的味觉体验,以纯白底色突显良好的视觉反差。所以古代人们人们糯米作为粽子的主料。米●香入选理由之二:冷热皆宜其实这个理由还是口感问题,糯米冷热都能吃,还不影响口感,适于作为一种小吃进行保存。你比如说普通的大米熟了好吃,但凉了就干硬不吃,这是因为蒸煮加水使淀粉糊化,改变甚至破坏食物中淀粉的结构,有助于消化,但一旦变凉冷却的时候就会出现老化回生的现象,大家注意这个词“老化回生”,就是说米饭放凉了就回到如同还没有经过蒸煮时的状态,比较冷硬了,所以大米、普通玉米,以及小米之类,冷后吃起来发硬,甚至难以下咽。但糯米不一样,不管炎凉世态,熟了后热的,冷的之后我仍然柔软可人,保持美味的状态(为这种品质赞一个)。原因是糯米几乎不含有直链淀粉,支链淀粉的支链又很短,所以冷后老化回生的程度很低。大家不要小看这个理由,古代烹饪器具有限,有没有像现在一样的天热气,微波炉能随时加热,每逢夏初佳节能有这样一个冷热皆宜的熟食小吃,充饥解馋,又能适于保存,馈赠亲友,不改口感,自然是极好的,想起来扔到汨罗江里鱼儿也都更喜欢吃吧,所以想来也是选择糯米做粽子食材的原因吧。不●改入选理由之三:平时吃不起为什么这么说呢,同样的粮食量,糯米比大米和籼米需要加的水少,烹调之后体积小,如果古代人天天用糯米当饭吃,包粽子,对于一般人是负担不起的,为什么这么说呢,比如一碗大米我可以蒸两碗米饭,一碗同等重量的糯米就不一定能到两碗,再加上糯米这东西并不是我们想象的是高饱腹感的东西(纠正一直以来我们存在的一个对糯米的误解。那就是我们一直以为糯米是高饱腹感低消化率的食材,其实它是低饱腹,高消化的),也就是说糯米做成等东西刚开始吃起来饱腹感是比较的差,而且饱感出现较为滞后,比如汤圆、粽子开始觉得体积不大,吃了不觉得饱,但等到胃里觉得满,其实已经吃过量了,自然饱足感持续很长时间。所以既费食材,又可能吃多的食材糯米,在物资相对匮乏的古人来说,对于王孙贵族一天到晚自然可以享用,老百姓就只能等到佳节里才吃一吃了。高●贵加送中医食疗福利本文参考(请勿讨论参考文献格式):1.范志红教授博文:从端午粽子说起:为什么过节喜欢吃糯米2.果壳网文章你被糯米噎住了吗?3.王淑颖营养学报论文不同米饭对餐后血糖和饱腹感反应的影响(在此鸣谢)食医辛语陕西中医药大学辛宝食疗养生团队诠释食疗背后的真实与科学咸阳营养授权、投稿、合作请联系:辛老师个人联系邮箱:qq.
皮肤白癜风专科医院白癜风的问题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hangguart.com/dwsy/637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