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申遗 >> 冬至,除了吃饺子你还知道什么
冬至,除了吃饺子你还知道什么?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琯动飞灰。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杜甫
冬至是中国农历中极重要的一个节气。一般人以为它是两千多年前测定出来的,还有人猜测是周公测定天下之中时测出来的。这其实是囿于文献的想当然。调时定时是一切生物的本能,更是人类的本领。以人身为度,因为人在夏天的时候会看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短,在冬天的时候看到自己的影子越来越长。立人身为尺度,立竿见影,每次最短的日子即是夏至,最长的日子即是冬至。
冬至三侯
一候,蚯蚓结
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
冬至后五日“麋角解”,鹿属阳,山兽,感阴气而在夏至解角。麋属阴,泽兽,感阳气而在冬至解角。
由于阳气初生,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有温热感。
1殷周时期规定冬至前一天为岁终之日,冬至节相当于春节,周代以冬十一月为正月,以冬至为岁首过新年。中原地带从周代起官民都会有祭祀活动。《周礼》:“以冬日至,致天神人鬼。”目的在于祈求消除国中的疫疾,减少荒年与饥饿死亡。
2汉代汉武帝时太初改历,实行夏历,将岁末推后至12月,岁终祭祀才与冬至相分开。但冬至一直排在二十四个节气的首位,称之为“亚岁”。《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5魏晋南北朝冬至称为“亚岁”,人们要向父母长辈拜节。
4唐宋唐宋以冬至和岁首并重。南宋孟元老《东京梦华录》:“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
民谚有:“过年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
冬至所在的月又称子月,对天文历法而言,冬至是阴阳合历“十九年七闰”的起计点,即“朔旦冬至”。
“朔旦”(初一)是太阴历概念,“冬至”是太阳历概念。每过十九年,太阳历冬至子时以后(旦),即太阴历初一(朔)。这一重要时刻,叫作“交子”,意为太阳历、太阴历的起计点,交于冬至子时。
张远山先生认为,冬至吃饺子的习俗应该来源于此:饺子外皮为月形,象征阴阳合历的太阴历表象。饺子内馅为日形,象征阴阳合历的太阳历本质。所以阴阳合历起计点“朔旦冬至”的交子之时,必须吃饺子。饺子的标准褶子,应为十二,标示一年十二月。
冬至来了,寒假也不远了,祝大家天天开心,节日快乐。
河南治疗白癜风的医院治疗白癜风哪里比较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