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瑶家风俗美食碱水粽子

发布时间:2016-11-25 1:38:46   点击数:

中秋佳节包粽子,别具特色的江永习俗!

印象中,粽子都是端午节节庆食物,每到端午节随处可见,好像比较稀松平常;今天想要说说我家乡的碱水粽子,家乡的粽子却只出现在中秋节,每年中秋节的前几天,家家户户就开始准备包粽子了;

记得儿时,包粽子那天像过节一样,奶奶和妈妈要忙一整天,有时还要伯娘和婶婶前来帮忙包粽子;我主要的任务是去稻草垛里找来上好的稻草,或是拿粑粑叶去泉井边清洗;

包粽子前,首先要准备好稻草,用火烧尽取灰,待稻草燃尽时放入水缸中直至草灰充分溶解后,接着把泡水后的稻草灰放在铺好稻草的箩筐上面,然后把稻草灰泡过的水慢慢地过滤,经多次过滤后变成干净的碱水,把头天晚上就泡开的糯米加上这碱水再浸泡三四个小时,待糯米变成金黄色后即可;

用来包粽子的粽叶(家乡称“门竹叶”),是采自深山一种野生的大竹叶,一般一年采摘一次,晒干后备用几年;

粽叶也是在头天晚上就先泡好的,次日再用过滤好的碱水再泡个把小时去青味,然后过清水后备用;

根据各人的口味不同,可以添加花生、绿豆、板粟、五花肉等。

糯米里放上适量食盐、香油、花生、板粟拌匀,准备好五花肉,就可以开始包粽子了;

记忆中印象最深的是奶奶包粑粑的景象,那时奶奶已经70多岁了,她包粑粑的动作很慢,先将两片粽叶转两圈变成一个漏斗用左手握着,右手捞起适量的糯米放入漏斗中,拿起装满米的漏斗放到右手掌心抛两下使米紧实,手压紧后再覆盖缠上稻草包扎起来,尔后用她仅剩的两颗门牙将稻草绳咬紧,一个菱形粽就完成了;

那时家里条件不宽裕,一般都只能做纯粹的碱水粽子,什么配料都没得放;而奶奶疼爱我们,就用平时积攒下来的各色豆子包在粽子里面,那便是儿时最温馨的回忆;

把所有包好的粑粑放入铁锅里分大、中、慢火煮上三五个小时,粽子便慢慢透出阵阵清香,受不住这香味的诱惑,让奶奶捞出一个粽子,都顾不上还烫着,一口下去烫着直哈气,糯米润滑细嫩,豆子香松可口,此时此刻它便胜却人间无数美味;

家乡的粽子,现在一般包都是菱形粽;还有一种枕头粽,用于办喜事,现在鲜少有人包了;

儿时见过的那种用来办喜事的枕头粑粑,足有三四斤重,长十几公分的圆柱形,像个圆型小枕头;包枕头粑粑的叶子跟平常的粽叶是不同的,是另一种更宽厚的特殊竹叶。这种粑粑一般是用来“回礼”的;家里办喜事,客人带来了贺礼,就送粑粑做为回礼,家乡土话“粑粑”跟普通话“财”同音,就有了送财的寓意了;

关于家乡为什么端午节不吃粽子,而中秋节吃粽子,有两种说法相传甚多;

其一,话说当年屈原投江的消息,由于永州地处偏远、交通不便,等消息传到永州人民这里时,已是中秋节了,所以永州人民只能在中秋节包粽子来纪念伟大的屈原同志;不过呢,永州却有端午节划龙舟的习俗,所以此种说法也有待考证;

其二,说的是古时候,永州穷乡僻壤,而且那时水稻产量又低,每到端午正好是青黄不接的时候,家中余粮甚少,别说包粽子投江中纪念屈原了,就是吃餐饱饭也成问题,而中秋时节二季稻谷可以收割了,家中余粮丰富;于是永州人民就将包粽子的习俗移至中秋节了表心意;

不管是何种原由,家乡确实都在中秋节来包粽子吃,这也就成了永州独有的特色习俗了;









































治白癜风天津哪家医院好
白癜风早期有哪些症状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2461.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