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不该忘却的文化记忆

发布时间:2016-11-15 17:57:03   点击数:

棕子香,香厨房。艾叶香,香满堂。桃枝插在大门上,出门一望麦儿黄。这儿端阳,那儿端阳,处处都端阳。”这首童谣所唱的便是我国

的传统节日端午节。

端午节(DragonBoatFstival)为每年农历五月初

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

端午传说“端午节是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中国的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历史。端午节的由来与传说很多,以下四种是流传最广泛的民间传说。”

NO.1纪念屈原

据《史记》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的强烈反对,屈原遭谗去职,被赶出都城。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以后,在每年的五月初五,就有了龙舟竞渡、吃粽子、喝雄黄酒的风

俗,以此来纪念爱国诗人屈原。

NO.2纪念伍子胥端午节的第二个传说,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公元前--前年)的伍子胥。伍子胥,楚国人,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后来子胥奔向吴国,助吴伐楚,五战而入楚都郢城。吴王阖庐死后,其子夫差继位,越王勾践请和,夫差许之。子胥建议,应彻底消灭越国,夫差不听,子胥以此死相劝。子胥在死前对邻舍人说:“我死后,将我眼睛挖出悬挂在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便自刎而死,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出子胥尸体装在皮革里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因此相传端午节亦为纪念伍子胥之日。

NO.3纪念孝女曹娥

端午节的第三个传说,是为纪念东汉(公元23--年)孝女曹娥救父投江。曹娥是东汉上虞人,父亲溺于江中,数日不见尸体,当时孝女曹娥年仅十四岁,昼夜沿江号哭。过了十七天,在五月五日也投江,五日后抱出父尸。后人为纪念曹娥的孝节,在曹娥投江之处兴建曹娥庙,她所居住的村镇改名为曹娥镇,曹娥殉父之处定名为曹娥江。

NO.4古代为“恶日”

在先秦时代,普遍认为五月是个毒月,五日是恶日,相传这天邪佞当道,五毒并出。据《礼记》载,端午源于周代的蓄兰沐浴。《吕氏春秋》中《仲夏记》一章规定人们在五月要禁欲、斋戒。东晋大将王镇恶五月初五生,其祖父便给他取名为“镇恶”。宋徽宗赵佶五月初五生,从小寄养在宫外。可见,古代以五月初五为恶日,是普遍现象。在此日插菖蒲、艾叶以驱鬼,薰苍术、白芷和喝雄黄酒以避疫,并且人们还避“端五”忌讳,称之为“端午”。

节日习俗

“过端午节,是中国人二千多年来的传统习惯,由于地域广大,民族众多,各地有着不尽相同的习俗。其主要有:女儿回娘家,挂钟馗像,迎鬼船、躲午,帖午叶符,悬挂菖蒲、艾草,游百病,佩香囊,备牲醴,赛龙舟,比武,击球,荡秋千,给小孩涂雄黄,饮用雄黄酒、菖蒲酒,吃五毒饼、咸蛋、粽子和时令鲜果等。”吃“五黄五红”驱“五毒”

食/

端午节最大的风俗就是吃,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外,还要吃“五红”或“五黄”,五红是烤鸭、苋菜、红油鸭蛋、龙虾、雄黄酒,五黄是烧黄鱼、烧黄鳝、拌黄瓜、咸蛋黄、雄黄酒。传说,天上的蛇、蜘蛛、蝎子、蜈蚣、壁虎五个毒物约好端午节去人间。它们刚到一户人家的门口,就听见女主人说,快吃,这是油炸的五毒。“五黄菜”看在五个毒物的眼里变成了它们的血,五个毒物吓得魂飞魄散。,据说端午节吃了这“五红”或“五黄”,整个夏天就可以辟邪避暑了

饮雄黄酒驱邪解毒

饮/《清嘉录》记载:“研雄黄末,屑蒲根,和酒饮之,谓之雄黄酒。”雄黄酒就是用白酒、雄黄勾兑而成的。这与白娘子和许仙的故事有关,白娘子在端午饮雄黄酒,现出蛇身。故而,民间认为蛇蝎蜈蚣等毒虫可由雄黄酒破解,端午佳节饮雄黄酒可以驱邪解毒。

赛龙舟祭水神

玩/赛龙舟是端午节的一项重要活动,在我国南方十分流行,它最早当是古越族人祭水神或龙神的一种祭祀活动。后来相传古时楚国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投江死去,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之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身体。竞渡之习,盛行于吴、越、楚。佩香囊戴彩绳求吉祈福佩/端午节人们佩香囊和戴五彩绳,主要功能是求吉祈福,驱恶避邪的。香囊内有朱砂、雄黄、香药。外包以丝布,清香四溢,再以五色丝线弦扣成索,作各种不同形状,结成一串,形形色色,玲珑可爱。五彩绳则是用各种色彩的绳子编成手链!挂艾枝悬菖蒲祈求健康

挂/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端午节有在家门前悬挂艾草的习俗。在民间传说中,这种草是神仙的宝剑。艾,又名家艾、艾蒿。它的茎、叶都含有挥发性芳香油。它所产生的奇特芳香,可驱蚊蝇、虫蚁,净化空气。除了将艾叶、菖蒲等捆绑悬挂或插在家中大门,人们还会把这些草药煮成水供全家人擦拭身体或洗澡之用,此举寓意着避邪和祈求健康平安。

“中国端午节”申遗成功

继年前韩国“江陵端午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后,中国就启动了“中国端午节”申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程序。本次申报由湖北秭归县的“屈原故里端午习俗”、黄石市的“西塞神舟会”及湖南汨罗市的“汨罗江畔端午习俗”、江苏苏州市的“苏州端午习俗”四部分内容组成。年10月4日,“中国端午节”申遗成功,这也是中国传统节日首次跻身世界“非遗”名录。端午节也正式成为国家法定假日。









































北工大校医院焕然一新服务师生新的开
药店必学头痛的13款药物7个联合用药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y/182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