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中国和韩国的端午节,到底是不是一回事

发布时间:2020-8-17 23:09:27   点击数:

作者

额尔瑾,历史发烧友

中韩两国的民间风俗节日中,都有“端午节”,但两者到底是不是一回事呢?从时间维度来说,中国的端午节较早,而韩国的较迟。从活动内容来说,韩国的端午节仍有许多方面是延续了中国的实质内容的。

中国式的端午节,起源很早。从根本上说,这一节日,是中国古代农耕社会“观象授时”活动的产物。闻一多先生的《端午考》和《端午的历史教育》列举的百余条古籍记载及专家考古考证,端午的起源是中国古代南方吴越民族举行图腾祭的节日,比纪念屈原早得多。

“五月五日”在古代的祭祀学中,就吉凶本质而言,是“恶月恶日”,于是就有了此日生子“不举”的讲究(《史记·孟尝君传》)。由于孟尝君在世年代与屈原相当,因此,基本可以肯定,屈原是知道“端午日”的特殊性的。

屈原以端午之日自沉汨罗,遂使“五月五日”的宗教祭祀活动有了新的对象、新的轨道。汉代《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丝系臂者,辟兵及鬼,令人不病温。亦因屈原。”又曰:“五月五日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续齐谐记》:“屈原五月五日自投汨罗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辄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襄阳风俗记》:“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其妻每投食于水以祭之。”(《太平寰宇记》)《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竞渡,俗为屈原投汨罗日,伤其死所,故并命舟楫以拯之。”这就是南方民间的端午节,因为屈原之死,从而被赋予了新的内容与形式。这是中国式端午节的一大转折。

现代人组织的祭祀屈原活动(新华社郝同前摄)

而在屈原沉江之前,端午节的活动就已经和春秋之末的吴臣伍子胥之死相关联,或者与更早的晋臣介之推之死相关联。但是,最终还是定位在纪念屈原之上。自南北朝以后,中国式的民间端午节基本定型,未见有显著的变化。

中国的端午节,起源于三代的观象授时,反映的是农耕社会的气象需求,以及对人的安危生死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ss/3094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