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起源 >> 端午节知习俗,传文化幼儿园端午节活动
五月五
过端午
包粽子呀挂菖蒲
赛龙舟敲锣鼓
家家户户庆端午
端午节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为了让幼儿增进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兴趣和传承,感受端午节丰富的文化内涵,激发爱国主义情怀,郑州师范学院附属五建新街坊幼儿园于6月10日—11日开展了端午节主题活动。
根据各年龄段幼儿的特点,老师组织幼儿开展了一系列端午节主题活动,将端午节的传统习俗渗透在幼儿园教育课程的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五大领域中。一个个有趣的端午习俗,一则则动人的历史典故,深深地吸引了孩子们。让孩子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了解传统节日的背景与内涵,在多元实践中体会传统节日带来的乐趣。
端午文化小讲堂活动前,老师通过故事、图片、儿歌等形式向幼儿介绍关于端午节的有关知识,在绘声绘色的讲述中,我们知道了端午是为了纪念屈原这位伟大文学家,还知道了端午节丰富多彩的习俗,有赛龙舟、挂艾草、食粽子、佩香囊等。也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是我国自古以来集祈福攘灾、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包粽子、品粽子端午节的传统食品是什么?——对啦,答案是粽子。好吃的粽子是怎么做出来的呢?根据幼儿年龄特点,幼儿园分组开展了“包粽子”实践活动,活动前老师组织孩子们搜集包粽子的方法、包粽子需要的材料,通过孩子们讨论,决定包蜜枣粽子,于是我们采购了糯米、蜜枣、粽叶,小朋友开启了包粽子之旅。
瞧,老师带领孩子们学习包粽子的技能:折粽叶、填糯米、裹粽叶、扎绳子…孩子们一个个聚精会神地学习,在老师的指导下动起手来包粽子。灵巧的小手真能干,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粽子,有模有样,成就感满满!
粽子煮好了,一股香味扑鼻而来,孩子们品尝着特色美食粽子,好开心呀!
▼赞!自己动手剥一剥,绿色的外衣下,是萌萌的“白胖子”
▼啊呜一口吃下去
▼太好吃啦~
▼高年级的大哥哥大姐姐还给弟弟妹妹们赠送了粽子呢
做龙舟、划龙舟动手制作了美味的粽子,怎么能不体验一下龙舟呢?漂亮的龙舟,动手做起来!
赛龙舟是中国端午节的习俗之一,也是端午节最重要的节日民俗活动之一,在中国南方地区普遍存在,在北方靠近河湖的城市也有赛龙舟习俗,而大部分是划旱龙舟舞龙船的形式。
▼伴随着一阵阵欢快的笑声,“郑师附幼号”龙船滑动啦~
点朱砂、佩香囊早晨,宝贝们悉心装扮,穿着精美的汉服走进幼儿园,老师用朱砂在孩子的额头正中点上红痣,也称之为“开天眼”。寓意着孩子从此眼明心亮,好读书,爱学习。朱砂也寓意着为孩子驱除灾害、瘟疫,象征着喜庆、吉祥。
香囊,又名香袋、花囊,也叫荷包,以多种香味浓烈的中草药装入袋中,用五彩丝线缠绕而成,有提神、辟邪、祛病的功效。小朋友们听着老师的讲解,看着制作香囊的过程,了解其中的奥秘,开启了制作香囊之旅,制作香囊前,搜集了不织布、花绳等材料,通过剪裁、穿线做成了香囊,端午节亲手制作香囊,既有仪式感又能感受传统习俗的魅力。
▼了解香囊
▼制作香囊
小小的香囊,虽是生活中的平凡之物,却寄托着吉祥安康的美好愿望。愿小朋友们都能健康平安。
汉服秀、投壶这么精彩的节日,怎么能少的了汉服的点睛,来一场汉服秀吧,汉服的华丽多彩,不仅承载着服饰之美,更是在时代的变迁与文化的映照下,被赋予了古朴绚烂的传承与气蕴。小朋友们温文尔雅、风度翩翩、英姿飒爽……,尽显国风古韵。
▼汉服秀
投壶是从先秦延续至清末的中国传统礼仪和宴饮游戏,投壶礼来源于射礼。更是一种从容安详、讲究礼节的活动,站在距离壶稍远的距离,然后用箭矢往壶里投掷,还能锻炼人的手眼协调能力。
通过此次端午节“粽”情“粽”意、香包飘香主题活动增进了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在寓教于乐中传承传统文化,使孩子们深深体会到传统节日的快乐与童趣,增强了孩子们的民族自豪感。同时也锻炼了孩子们的动手能力,在潜移默化中将中华传统文化的种子播撒在每一个孩子心中,促其生根发芽,悠久传承!
招生对象:2岁半-6岁4个月(可提前预报名)开设班级:托班、小班、中班、大班、PBL实验班(幼小衔接)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