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起源 >> 品味端午传承文化
走近“五月五”
“五月五日午,赠我一枝艾。”农历五月初五是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据《荆楚岁时记》记载,因仲夏登高,顺阳在上,五月是仲夏,它的第一个午日正是登高顺阳好天气之日,故五月初五亦称为“端阳节”。此外端午节还称“午日节、五月节、龙舟节、浴兰节、诗人节”等。端午节是流行于中国以及汉字文化圈诸国的传统文化节日。
为传承发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丰富关警员文化生活,营造新海关队伍融洽氛围,南平海关在端午节来临之际,开展“我们的节日·端午”活动,接下来,让我们与南平海关的同志们一起跟随朱熹,通过一则短片来进一步的了解端午。
端午小知识
时至今日,端午节在中国人民中仍是一个十分盛行的隆重节日。国家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年5月20日,该民俗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诗词飞花令
节分端午自谁言,万古传闻为屈原。旭日蓝天开新宇,青山绿水壮诗风。两千多年前的一个五月,屈原走了,走进汨罗的波涛,走进无边的苍凉。天旋日转,沧海桑田,而屈原的伟大精神和诗歌余韵,却影响了万世千年,孕养出独具魅力的中华诗词文化。
端午节由来已久,在漫长的历史沿革中,诗人们留下不少描写端午的诗篇,其中还可以窥探到古人端午的风俗!南平海关的同事们在鼓乐的伴奏下击鼓传花,被选中的关员们也落落大方的朗诵出一句句诗篇,赢得了大家的掌声。
诗歌朗诵《九歌·国殇》
《九歌·国殇》为屈原在民族危亡年代所作,爱国主义精神在诗中得到充分的体现。
关警员们通过观看朗诵视频,既欣赏了慷慨悲壮的诗歌,又感受到诗中寄托的对阵亡士卒的哀思,更感受到屈原在诗中蕴含的与祖国同休戚、与国家共命运的真挚爱国主义激情。
五彩巧匠心
五彩绳又名五彩丝,可供人系脖、缠手足腕,有避邪驱瘟之意。
端午时节,关警员们跟随视频,动手编制五彩绳,增强同事之间的感情,团结凝聚力,同时体验传统节日的乐趣,也寄托对节日的美好祝福。
南平通过以“我们的节日·端午节”为主题的端午节活动,传播端午节等中国传统文化,让关警员们了解端午节的来历和传说故事,并着重宣传爱国诗人屈原以及中华民族优秀代表人物的事迹,让关警员感受中华民族传统节日中折射出的浓郁的文化气息,不断弘扬和传承爱国主义精神,激发新海关队伍思想情感共鸣,勉励他们为新海关建设贡献力量。
供稿:南平海关
供稿:南平海关缉私分局
供稿:第七派驻纪检组
作者:叶婷婷庞宏伟
摄影:谢琳
编辑:难得一见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