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传承端午节习俗,粽香里的爱国情怀

发布时间:2021-3-1 6:31:19   点击数:
北京最好看白癜风医院 http://m.39.net/pf/bdfyy/bjzkbdfyy/

又一个端午粽飘香的日子。宋人词曰:“窗户风薰端午,楼台月满中秋。”端午时分,春天的气息悄然离去,盛夏的味道渐渐浓郁起来。包粽子、挂艾蒿、洗衣服、拉露水、系五彩绳……勤劳的荣成人们传承着千年来的端午习俗,纪念爱国诗人屈原,弘扬爱国情怀。

一大早,天还蒙蒙亮,在荣成的山野里、溪流边,伴着晶莹露珠的人们,或采摘艾蒿或搜集露水或洗衣洗脸,热热闹闹地讨个端午好彩头。

在伟德山角下,一位领着稚气未脱的孩子的中年人,将还带着露水的艾蒿采摘下来,教孩子辨认:“你看,它的叶子都是尖尖的,正面是绿色,背面是白色的,而且还有着一股香气,今天咱们就是来采这艾蒿,端午前后的艾蒿药性最好,插在家门上,来驱虫辟邪、保平安……”

在绿意盎然的田野里,不少拉露水的市民不光自己拉露水,还用毛巾采集草叶、花瓣上的露水,拿回家给孩子或者老人用。“老人们都说,端午这天早上用露水擦洗身体,就不会被蚊虫叮咬。用露水洗眼睛,就可以不得眼病,耳聪目明。”

在清澈的山泉河边,密集着说着笑着搓洗着衣服的妇女们。“据说,在端午节这天洗衣服可以洗得更干净,能把晦气、不好的东西全部洗掉。”“今天再挤也得在河里把衣服洗了,不能回家洗,不然会沾上自来水的味儿。”

过节,最快乐的莫过于孩子们。一大早,许多孩子的手腕上、脚踝上已被父母系上用红、黄、蓝、绿、紫五色线编织的“五色绳”,也系上父母心中的祝福:百病不侵,一生安康。“我们那个时候生活条件差,所以端午节就成了小孩子特别开心的日子。这一天,小孩子都可以换上新衣服,吃到香甜可口的粽子,手上、身上还会佩戴上一些五颜六色的小饰物。”如今已年过半百的市民闫女士一边给孙子系五彩绳一边回忆到,现在日子红火了,虽然新衣服经常穿、五彩绳也可以随时买到,但她还是会亲手用五彩线为孙子编些香囊等小饰物,希望能把这份快乐传给孙子。

据老人们说,端午节的这些讨彩头活动,都要在太阳出来之前完成,然后回家吃粽子吃鸡蛋。按照习俗,粽子是在端午节前一天做好的。泡米、洗粽叶、包米、蒸粽子、蒸鸡蛋,猛火蒸上一大锅,邻里亲戚分着吃。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粽子口味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味道香美的粽子,已不再是纯糯米或大黄米加上大枣做成的。夹着排骨、叉烧肉、蛋黄、葡萄干等各种口味的粽子,纷纷登上人们的餐桌。

“浓浓粽子香,悠悠端午情”。近年来,为弘扬端午节的文化内涵、爱国情怀,包粽子、编五彩绳、做香包活动等与端午节有关的活动,纷纷走进了校园、社区。

“包粽子,学民俗,迎端午”、“弘扬传统文化,迎端午,送温情”、“端午奇缘话习俗”,许多学校围绕着端午节,开展系列爱国主题活动。端午节主要是为了纪念两千多年前的爱国诗人屈原,当年,屈原投江殉国后,沿江百姓纷纷引舟竞渡前去打捞,并将粽子投入江中,以免鱼虾去吃他的身体。这天正是中国农历五月初五,从此民间就有了吃粽子等习俗。中国端午节还成功入选《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日前,在荣成市崖头街道玉龙社区,来自市幸福街小学的孩子们一边跟着社区的爷爷奶奶学包粽子,一边听他们讲端午节的来历,学习粽子里蕴含的精神文化内涵。

在荣成市引航爱心志愿者协会,一场“粽想和你在一起”端午节关爱活动有声有色的展开。多名志愿者利用一上午时间包出近个粽子,并在当天下午,将这些充满爱心的粽子,送给了斥山、寻山、大疃、俚岛4个镇街敬老院的老人们。

在荣成许多单位,“情暖端午”献爱心活动纷纷展开,志愿者们走进孤残老人、留守儿童家中,送大米,包粽子,用朴实无私的奉献,诠释着爱国精神,传承着中华美德。

原创稿件,转载请注明“中国荣成”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qy/31990.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