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时间:2016-11-26 20:01:29 点击数: 次
医院订阅哦!端●午
在我国,粽子是一种传统色彩很浓的食品。早在多年前的《风土记》中,就有关于粽子的记载。当时,人们称这种食品为“角黍”。《本草纲目》解释说,“古人以菰叶裹黍米煮成尖角,如棕榈叶之形,故曰粽。”除了这种粽子之外,江南还有一种将米装入竹筒中的粽子,名为“筒粽”。古人的智慧可是杠杠的啊!那这粽子是怎么来的,大伙知道吗?↓↓↓
关于粽子的由来,民间的说法很多。但是流传最广的,便是为了祭奠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说法。据历史文献记载,春秋战国时期,楚国三闾大夫屈原刚正不阿。曾经进谏楚王,联合齐国共同抵抗强秦。楚王非但没有采纳屈原的建议,还听信奸佞谗言将他流放。
公元前年,秦国打败楚国。身在异乡的屈原听到这个消息,心痛不已,便跳汨罗江殉国。屈原投江之时,正是农历的五月初五。于是,民间便形成了五月初五向江中投撒粽子纪念屈原的习俗。可这粽子为何要捆起来呢?粽《续齐谐记》曾记载说:“阴历屈原五月五日投汨罗江而死,楚人哀之。每至此日,竹筒贮米,投水祭之。汉建武中,长沙欧回,白日忽见一人,自称三闾大夫,谓曰:‘君当见祭,甚善。但常所遗,苦蛟龙所窃。今若有惠,可以楝树叶塞其上,以五彩丝缚之。此二物,蛟龙所惮也’。回依其言。世人作粽,并带五色丝及楝树叶,皆汨罗之遗风也。”这说的是啥意思呢?
意思是说,人们用棕榈叶包粽子,并用五彩绳将粽子捆上,是因为屈原带话给汨罗江一带的人们,他们投入江中的粽米,经常被江中蛟龙截获。原本祭奠屈原的供品居然成了蛟龙的美餐。所以,他告诉人们,蛟龙最惧怕的就是棕榈叶和五彩绳,只要将米包在棕榈叶中,并用五彩绳捆起来,蛟龙就不敢再碰粽子了。之后,粽子便形成了如今的模样。
治疗白癜风要多久北京什么医院看白癜风比较好
转载请注明:
http://www.shangguart.com/dwnr/256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