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端午活动 >> 中艺美术教育资讯端午节休息时间6月2
端午节
端午安康
中艺美术端午节休息时间
6月25日周四休息一天
别的时间正常上课!
有缺课的宝贝们和老师约补课哦~6月26、27日周五周六都上课!!
国画大师笔下的“端午节”,
你见过几幅?
虎符缠臂,佳节又端午。
门前艾蒲青翠,天淡纸鸢舞。粽叶香飘十里,对酒携樽俎。龙舟争渡,助威呐喊,凭吊祭江诵君赋。
——苏轼《六幺令·天中节》
_《雍正十二月行乐图》
之《五月竞舟》局部
端午节
端午节
端午节是我国古老的传统节日,始于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多年的历史。每年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夏五、重五等。端午节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习俗。来看看大师名家笔下的端午风情。
《端午》
端午节
端
午
安
康
此幅《端午美味图》作于年,是白石老人晚年之作。雄黄酒、咸鸭蛋、粽子、荔枝、樱桃,都是端午节应景之物,白石老人以少胜多,以寥寥几笔将其描绘得淋漓尽致,让人有酒温果鲜之感。此等形象,在前人画作中极其少见,他们代表了与普通人同乐同忧的东西,蕴涵着朴素的思想感情。
齐白石
齐白石《端午美味图》年作
款识癸巳端午,白石
端午节
“五日节”家家挂艾叶菖蒲以僻邪驱瘴。艾叶偏倚右侧,左侧菖蒲又称蒲剑,画中数笔,以花青写之,浓墨勾茎,不失“剑气”。简单几笔便微妙地表现出棕子的棱角转折,浓墨乾笔写出棕绳,旁搭配造型简洁的酒壶、酒杯。
_齐白石《五日吉祥图》
年作
齐白石《端午咸鸭蛋》
《端午咸鸭蛋》
看第一眼就有食指大动之感,因为这蛋心色彩浓艳明快,红得诱人。而那画中种种食物餐具,包括那只小强的姿态,又是那么灵动接地气,老家饭桌上不就是这个随性的样子么。我好像都看到画旁边有一个端着酒杯笑眯眯的老头正要下筷子。
《端午》
齐白石
齐白石的《端午》里,一盘红樱桃、两个粽子,巧妙点出作品的主题,凸现出老人节日的欢愉及对生活的热情。
端午节
端午节
款识:雄黄大蒜千年俗,簪艾悬蒲万户欢。祗有老夫枵腹坐,画符吓鬼近来难。古来午日俱画赤灵符,今无复见矣。六十八年午日戏作,八十一叟爰。
张大千《端午习俗》
年作
张大千
《五瑞图》
立轴设色纸本年作
款识:癸亥(年)
五日,仿石涛和尚画法,奉少白老长兄清玩。大千弟爰,时闲客虎林。钤印:张押、张季爰印此画为张大千旧画重绘之作,癸亥()仿石涛清新俊逸画风,书法遒劲中稍显稚嫩,但不难看出早期张大千在绘画中的深厚基础和仿古能力。年重画枇杷、大蒜,笔法简练纯熟,敷色雅丽、相得益彰。
张大千《五瑞图》
我国民间历来有把农历五月称为“毒月”,把五月初五叫作“毒日”。在古人看来,五月多灾多难,百毒活跃。其中的“五毒”,蛇、蜈蚣、蝎子、蜥蜴、癞蛤蟆更是令人望而生畏。为了对付这五种毒物,古人费尽心思找到了菖蒲、艾草、石榴花、蒜头、龙船花五种植物,合称“天中五端”。
端午节
端午节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这是一幅近似于欧洲静物画的作品,青瓷瓶内插着蒲草叶、石榴花和蜀葵花,托盘里盛有李子和樱桃,几个粽子散落一旁。图中的粽子、蒲草等物暗示此画是为中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而绘制的。宫中档案说此图“端阳节备用”,表明当时宫廷也有端午使用菖蒲、艾蒿的习俗。
清郎世宁《午瑞图》
清罗聘《端午图》
年作
此画所绘均为端午节常见之物,看似漫不经心,实则苦心孤诣。着色鲜丽,艳而不俗。
端午节
端午节
吴昌硕是传统文人,诗文功底深厚,诗书画印皆有独特独到之处,他多次用精妙的笔墨描绘端午风情,精美典雅,苍润大气,朴厚古茂,彰显着端午节庆的隆重与美好。
吴昌硕《端阳景物图》
吴昌硕是传统文人,诗文功底深厚,诗书画印皆有独特独到之处,他多次用精妙的笔墨描绘端午风情,精美典雅,苍润大气,朴厚古茂,彰显着端午节庆的隆重与美好。
端午节
end
中艺美术教育
总校联系
分校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