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浓情端午传承文化

发布时间:2020-9-23 5:54:05   点击数:
全国治白癜风最好医院 http://pf.39.net/bdfyy/zjft/170416/5291113.html
全国文明校园

枣庄市立新小学欢迎您!

端午节

节日介绍

  每年农历的五月初五是端午节,这是深受我国人民喜爱的传统节日之一。端是“开端”“初始”的意思,“午”古时与“五”相通,端午就是五月开始的第五天。端午节为国家法定节假日之一,并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节日由来

  屈原(约公元前或年~公元前年),战国时期楚国诗人、政治家。芈姓,屈氏,名平,字原;又自云名正则,字灵均。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少年时受过良好的教育,博闻强志,志向远大。早年受楚怀王信任,任左徒、三闾大夫,兼管内政外交大事。他提倡“美政”,主张对内举贤任能,修明法度,对外力主联齐抗秦。因遭贵族排挤毁谤,被先后流放至汉北和沅湘流域。秦将白起攻破楚都郢(今湖北江陵)后,屈原自沉于汨罗江,以身殉国。屈原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伟大的爱国诗人,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奠基人,“楚辞”的创立者和代表作者,开辟了“香草美人”的传统,被誉为“中华诗祖”、“辞赋之祖”。屈原的出现,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屈原的主要作品有《离骚》《九歌》《九章》《天问》等。以屈原作品为主体的《楚辞》是中国浪漫主义文学的源头,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诗歌产生了深远影响。

实践作业浓情端午

  为了度过一个充实而又有意义的假期,请各位队员查收以下实践作业:

一年级“唱”端午

  端午小歌谣配上手指操,一年级的预备队员们一定能演绎出不一样的端午情,请横屏录制小视频上交。

二年级“画”端午

  二年级的小队员们可以采用画粽子、画龙舟、画手抄报等形式展现端午节的知识,把对端午的喜爱浓缩于画纸上,请注意要求A4横版制作。

端午节节日习俗

挂艾草与菖蒲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草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手执艾旗招百福,门悬蒲剑斩千邪”。端午节在门口挂艾草、菖蒲,就像贴上一道灵符,可以趋利避害。过端午,一般会将艾草绑成一束,然后插在门楣上,或是在门楣两端分别插上一根艾草。

  艾草代表招百福,插在门口代表招百福,可使主人身体健康。艾草也是一种可以治病的药草,从中国古代开始就一直是药用植物,针灸里面的灸法,就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进行灼烧来治病。有关艾草可以驱邪的传说已经流传很久,主要也是因为它具备医药功能而来。

吃粽子

  屈原投江后,楚国人民为了不让江里的鱼虾鳖蟹吃屈原的尸体,就往江里投好吃的食物。一天晚上,有一位老人在梦里梦到屈原,就问他:“我们给您投去那么多的食物,您吃到没有?”屈原说:“你们送给我的饭,都让那些鱼虾鳖蟹吃了。”老人问“怎样才不会被他们吃掉呢?”

  屈原说:“你们用竹叶把饭包起来,做成菱角形的尖角粽子,它们以为是菱角就不敢抢着吃了。”

喝雄黄酒

  端午时节后,气候开始炎热,蝇虫飞动,毒气上升,各种疫病容易感染。作为一种中药药材,雄黄刚好可以用做解毒剂、杀虫药。

  于是大人们把雄黄酒倒入酒中饮用。小孩不能喝,大人就用手蘸酒在小孩的脸、耳朵和鼻子以及手心足心涂沫一番,希望能够使孩子们不受蛇虫的伤害。后来人们就在雄黄里加入艾叶、熏草等原料制成香包供妇女和儿童佩戴。

赛龙舟

  龙舟竞渡又称赛龙舟、划龙船、龙船赛会等,是中国历史上一种具有浓郁的传统民俗文化色彩的群众性娱乐活动,同时也是一种有利于增强人民体质,培养勇往直前、坚毅果敢精神的体育运动。

  当时楚人因舍不得贤臣屈原死去,于是有许多人划船追赶拯救。他们争先恐后,追至洞庭湖时不见踪迹,是为龙舟竞渡之起源,后每年五月五日划龙舟以纪念之。借划龙舟驱散江中之鱼,以免鱼吃掉屈原的尸体。

画额

  端午节时以雄黄涂抹小儿额头的习俗,可驱避毒虫。典型的方法是用雄黄酒在小儿额头画“王”字,一借雄黄以驱毒,二借猛虎(“王”似虎的额纹,又虎为兽中之王,因以代虎)以镇邪。

拴五色丝线

  中国古代以五色为吉祥色,所以端午节除了做香囊外,还会编五彩绳,系指孩子的手腕、脚腕。系线时,禁忌儿童开口说话。据说有戴五色线的儿童可以避开蛇蝎类毒虫的伤害,五色线不可任意折断或丢弃,只能在夏季第一场大雨或第一次洗澡时扔到河里,意味着让河水将瘟疫、疾病冲走,儿童由此可以保安康。

三年级“展”端午

  编五彩绳、做香包、叠粽子小人等等创意小手工会为这个端午节增添不一样的色彩,请三年级的小队员们用自己灵巧的双手,制作一个端午创意手工作品吧!

四年级“写”端午

  中国诗词文化源远流长,关于端午的词句也有很多,请四年级的同学们选择自己喜欢的诗句写一写,让诗意绽放于笔尖,让情感凝聚于纸上。要求书写整洁美观。

五年级“诵”端午

  五年级的同学们可以走进屈原诗词,通过诵读诗词来进一步理解端午文化,缅怀伟大诗人,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要求声情并茂,横屏录制小视频。

端午节的诗词

端午

节分端午自谁言,

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

不能洗得直臣冤。

和端午

竞渡深悲千载冤,

忠魂一去讵能还。

国亡身殒今何有,

只留离骚在世间。

浣溪沙·端午

轻汗微微透碧纨,

明朝端午浴芳兰。

流香涨腻满晴川,

彩线轻缠红玉臂。

小符斜挂绿云鬟,

佳人相见一千年。

七律·端午

少年佳节倍多情,

老去谁知感慨生;

不效艾符趋习俗,

但祈蒲酒话升平。

鬓丝日日添白头,

榴锦年年照眼明;

千载贤愚同瞬息,

几人湮没几垂名。

六年级“品”端午

  “粽子”可是端午节的主角,这个端午节,六年级的同学们体验包粽子可好,和家人一起感受中国传统节日的内涵,锻炼自己的动手能力,可不要忘记拍照呀。

浓情端午,一见粽情

审阅:金磊

图文:张慧刘孟莹

编辑:姜文

校对:孔会军

枣庄市立新小学官方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dwhd/31218.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