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发布时间:2016-3-16 10:45:36   点击数:

danoje,这是韩国江陵市赋予“端午祭”的英文名字,2005年11月25日,端午祭申遗成功,正式被世界教科文组织指定为“人类口头和无形遗产”

事实上,经过创新发展的江陵“端午祭”,与中国传统端午节已大不相同,活动从酿制神酒开始,民俗活动包括官奴假面戏、农乐竞赛、鹤山奥道戴歌谣、拔河、摔跤、荡秋千、汉诗创作比赛、射箭、投壶等,多为民众娱乐活动;而中国端午节主要是以纪念伟大诗人屈原为主,民俗活动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等,意在驱毒辟邪

许钦松

换言之,中韩“端午之争”,只是不了解“国际行情”的争论,客观上增进了中国人对本国传统的认知,也推动了传统文化国际化的进程

本报记者 孙嘉晖

广州梦骑行有关端午节的习俗队千里纵贯韩国的最后一站正是江陵,而且在此停留的时间不足24小时,正可谓“一日还”,为此次骑行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

广州梦骑行队赴江陵“考察”端午祭

(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东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主席、广东省美术家协会主席、广东画院院长)

易泽泉,“70后”车手,曾骑车环青海湖,作为广州梦骑行队的机械师,帮助队伍完成车辆拆装、运输、维修等问题,是导航、找路的高手

9月17日,我们参观了韩国江陵端午节申遗博物馆,这是一座三层的玻璃幕墙建筑物,馆内的展品有书籍、照片、道具及影音资料,而且是多国语言的,印象最深的是在二楼有一个教室,有一群中学生在学打传统鼓,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纪念馆,还是传播、传授传统文化的场所和机构

有鉴于此,我关于端午节的习俗们要弘扬传统文化,同样要有品牌意识、精品意识,找到现代人的兴趣点,利用多种手段重塑、传播传统文化

旅游宣传

中韩文化交流源远流长,有史为证事实上,汉文化对东亚、东南亚的影响都相当深远,而且是全方位的,这显示出汉文化是一种强势文化,我们对自己的文化要有信心,上下五千年积淀的厚重文化精髓,是人类文化的瑰宝

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对中国8位车手的到来明显感到意外,临走时,送了我们一本关于江陵端午祭的书其实,每年端午节除了吃粽子、划龙舟,我们并没有太多类似的馆藏渠道、更适合自己的表达方式,了解自己的传统节日

韩国申遗攻略:

原来,早在1992年秋,韩国江陵市一位研究历史的学者率先在中国地图上见到了“江陵”这个地名,于是,好奇心端午节诱发他来中国“寻根问祖”的灵感结果,那一年就有韩国专家应邀前来出席会议,顺道游览了荆州江陵

中国要成为文化大国、强国,首先要有自信力,在继承的基础上创新,做到与时俱进

听说我们的传统节日“端午节”被韩国人“抢注”了,心里有点酸溜溜的这也是我们到江陵的重要原因

值得一提的是,在江陵端午祭博物馆中,有一个收藏柜,里面的一些藏品来自中国,比如:罗店龙船木刻,还有一个龙舟的龙首,这些都是中国端午节赛龙舟习俗的标志性物件

传统文化同样要品牌效应

端午祭博物馆中来自中国的罗店龙船木刻

韩国人做事认真细致,逛市场,看古迹、装束,拍照取证,带着这些似曾相识的图片回家,一系列惊人的发现,引发了接下来的韩国江陵人“返乡潮”回端午节手抄报到韩国后,几位学者把战利品呈送给江陵市市长,一个大胆的设想出炉了,中韩两个江陵应该结为友好城市

从1996年开始,韩国江陵市陆续派出文化领域的代表团到湖北荆州考察访问1997年、1998年和2000年,韩国江陵市分别派“民俗考察团”、“乡土文化研究代表团”和“民俗艺术团”来荆州考察,主题毫无例外都是端午节荆州市和江陵市也在这种文化交流的润滑下,缔结为友好城市

在中国有着2500多年历史的端午节,怎么突然间变成了“韩国特产”?有鉴于此,广州梦骑行队千里纵贯韩国活动的终点就设在江陵,8位车友前往端午祭的肇始地一探究竟至此,广州梦七星队千里纵贯韩国过程中采访的亚运文化·千里走单骑系列报道全部结束,而骑行之旅将继续进行,目标是2016年里约奥运骑行,随着端午节手抄报内容我们的足迹遍布全球,我们探索、认识世界文化的动能也更加充沛,所谓“行千里路,读万卷书”,我们将一直与车为伴,做一名车轮上的行者

广州梦骑行队走出国门,将中国文化和国人新貌带到国际,同时,也将韩国文化带回国与我们分享,这本身就是一次成功的体育文化交流活动我个人非常赞赏这样的行为,通过民间社团开展公共外交,也是前外长李肇星先生鼓励、倡导的新型外交手段,非常值得推崇

亚运文化千里走单骑9

车队直奔江陵端午祭申遗博物馆,这里保存的文献资料之丰富,展示手段之先进令人叹为观止江陵对与端午祭相关的历史、事迹、文物、人物等进行全面、系统的统计入册,通过现代化的多媒体手段加以保护、宣传,完整呈现了这一传统文化活动

那么,有关端午节的手抄报韩国“端午祭”在申遗的过程中做了些什么,如何与历史更悠久、国际知名度更高的中国端午节区分开来呢?

这就难怪,韩国在“端午祭”申遗的文本中,第一句话就是:“端午节原本是中国的节日,传到韩国已经有1500多年了”毫不讳言江陵端午祭的“根”正是中国端午节文化就是一个连通器,中韩两国古代交往甚密,注定了这种文化的融合与发展,解决了本源问题,其他都容易理解了

本专题撰文/摄影

易泽泉

据介绍,韩国江陵端午祭于1967年被指定为韩国第13号无形文化财产江陵端午祭期间的祭祀仪式主要来自神话传说,他们所祭祀的神灵是“大关岭山神”、洞(村落)城隍,这些都与中国端午节的内容有较大差异

罗店龙船始于明、盛于清,重观赏、轻竞渡,是上海市宝山区的汉族传端午节的习俗有哪些统民俗活动,极具吴越地区特色

从时间上推断,韩国江陵密集派人考察中国端午节的过程,与“端午祭”申遗几乎同时展开,这对他们避重就轻、突出特色起到了极其关键的作用江陵“端午祭”在继承发展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调整姿态,比如,1995年5月举办活动期间,英文名翻译为tano,而现在则改为danoje,这与中国端午节的音译更为相近

中韩“端午”

广州梦骑行队千里纵贯韩国,不单是运动之旅,更是一次文化之旅,探寻异国文化,传递奥林匹克精神和国人新貌,是车队的使命选择江陵作为最后一站,就是为“端午祭”而来

名家论道

千里江陵一日还

据韩国史料记载,公元前108年,即汉武帝元封2年,汉朝曾派军队驻守在现在的韩国江原道一带,这里就是韩国江陵市的起端午节来历习俗源换言之,从那时起,中国人、汉文化已经开始在江陵扎根,端午祭极有可能在那时已经作为汉人凭吊祖先、怀念家乡的一种方式

来中国“偷师”

其实可“共存”

韩国的“江陵端午祭”有一套完整的、与中国端午节既有关联性又有差异性的民俗活动而且“人类口头遗产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具有“共享性”,比如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就曾先后批准了“伊拉克木卡姆”和“阿塞拜疆木卡姆”为非物质文化遗产,2007年,中国申报的“新疆木卡姆”也再次得到批准

车手日记

应该说,韩日等国家很好继承并发展了中国传统文化,在妥善保护的基础上,利用现代化的科技手段加以策划、包装、推广,这和国际上的“复古潮流”吻合,具有浓郁地方民族特色的民俗活动,激发了人们的好奇心关于端午节习俗作文和探索欲,这是值得学习和借鉴的

韩国人承认端午源自中国

本文来源:大洋网-广州日报


河南白癜风医院哪家好
福州最好的白癜风医院在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866.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