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的意义在于传承爱国文化

发布时间:2017-11-16 12:54:58   点击数:

每年的农历五月五日是我国的传统节日——端午节。端午节是一个什么节日,它的内涵是什么,我们为什么要过这样一个节日?现在的人们,特别是小孩,一提到端午节,只想到吃粽子,吃皮蛋,却不了解节日的来历,更不关心国家为什么要庆祝这个节日。笔者认为,端午节的意义在于文化。如果我们丢掉了文化,只知道吃和玩,这个节大可不过,它没多少意思。国家为什么要在端午节放假,端午节为什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我们(包括学校、媒体、家庭)应该引导人们去探寻、挖掘端午节的文化内涵,提升端午节的文化意义、文化价值。这样才能达到放假过节的目的。

关于端午节的来历尽管说法不一,但端午节与战国时期楚国大诗人屈原的名字联系在一起,是大家一致公认的。我们今天过端午节,就是为了纪念屈原。纪念屈原的目的就是要教育人们“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培养爱国主义情怀,立志为国家富强、民族进步、人民幸福贡献智慧和力量。

可以说,吃粽子、划龙舟、喝雄黄酒等端午节活动,大多与屈原有关。屈原,何许人也?

据《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记载,屈原,是春秋时期楚怀王的大臣。他倡导举贤授能,富国强兵,力主联齐抗秦,遭到贵族子兰等人的强烈反对,屈原遭馋去职,被赶出都城,流放到沅、湘流域。他在流放中,写下了忧国忧民的《离骚》、《天问》、《九歌》等不朽诗篇。公元前年,秦军攻破楚国京都。屈原眼看自己的祖国被侵略,心如刀割,痛不欲生,在写下了绝笔《怀沙》之后,于五月五日抱石投汨罗江自尽。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汨罗江边去凭吊屈原。有的给屈原准备了饭团、鸡蛋等食物,投到江里;有的划船打捞屈原的真身;有的往江里倒雄黄酒,药晕龙虾,保护屈原。后来就发展成了吃粽子、赛龙舟、喝雄黄酒等习俗。

因为端午节是一个祭祀节,是纪念爱国主义诗人屈原的节日,所以端午节不能祝别人快乐,只能给朋友送安康。所有这些,我们有必要让孩子们知道,让普通百姓了解,以免犯常识性错误。端午节也好,其他节也罢,我们不能只剩下吃、喝、玩等节日的外在形式,却忘记了节日的深刻内涵和丰富内容。

“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近期湖南卫视每晚在黄金时段播放纪念屈原的电视连续剧《思美人》,用艺术的形式再现屈原心怀天下、忧国爱民的传奇一生,显然具有特殊意义。它寓教于乐,让人们在观看、欣赏电视剧,了解、走近屈原,走进战国历史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受到感染、教育,升华民族情、爱国心,增强自己的责任感、使命感,立志为祖国的改革开放、繁荣发展做出应有的贡献。笔者认为,这是对公民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做法、好经验,值得学习借鉴。

总之,透过吃粽子、划龙舟等节日习俗的外表,探寻忧国爱民的节日文化内涵,才是我们纪念屈原,传承端午文化的真正目的。(文中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系湖南省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湖南省优秀政研干部、邵阳市优秀社会科学专家、邵阳学院教授)

如果您喜欢上面的文章,请转发并扫描下面的







































白癜风如何根治
北京治疗白癜风那家医院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8127.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