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相关传说 >> 陇南最古老的端午节习俗,竟然如此与ld
五月初五端午节
赛龙舟
吃粽子
佩香囊
涂雄黄药酒
除了这些
还有陇南特有的端午节习俗
小陇这就告诉您哦
吃粽子迎端午点高山“点高山”是陇南最为古老的端午节民俗之一,是对该民俗活动过程的概括,即在高山地带点燃篝火的一种具有宗教祭祀性质的端午节民俗现象。有学者考察,“点高山”是氐羌民族宗教文化和汉族端午节风俗融合的结果,是一种陇南独特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考察陇南地域民族文化融合的一种古民俗活化石。
在礼县城关镇圆顶山村一带,自古以来就盛行“点高山”。“点高山”之前,当地村民们先是打上火把沿村里的主要道路游行,当地人称之为“绕庄”,据说这样就能驱邪消灾,保全村人平安。
说起点高山的来历,当地群众认为与先秦时期一个叫介子推的人有关。介子推对落难中的晋国公子重耳忠心耿耿,饥饿中曾割大腿上的肉让重耳吃。后来,重耳做了晋国的国君。重耳为报答介子推,就真诚邀请大山里居住的介子推去做官,重耳多次邀请不肯,便放火烧山逼介子推下山,没想到竟将介子推烧死了。重耳后悔莫及,便在烧死介子推的这一天,即农历五月初五以点火把游行的方式来纪念他,流传下来就成了现在的“点高山”。
烙花馍端午前后,走在陇南的大街小巷到处都可以看见各种印着花的馍,这样的馍已经成为陇南人端午节走亲访友必不可少的礼品。
西和县的花馍
成县的花馍
徽县的花馍
追节在陇南,端午节是与春节、清明、中秋并列的四大节之一。当天,凡出嫁的女子均要回娘家看望父母,出师的徒弟均要到师傅家登门拜师,定亲未婚的男子要去女方家看望女方父母,欠有恩情者均要到恩人家登门酬谢恩人,所带礼品有烟酒、粽子、糕点、茶叶、蜂蜜等,俗称为追节。
摆露水端午节当天天一亮,在陇南,就有很多人去近郊的山上摆露水。由于早上湿气较重,草丛中带有露水,鞋袜常被露水沾湿,故称为“摆露水”。而民间也有说法,只有端午节当天早上采的带有露水的艾叶才有艾灸的功效。
系百索子端午节那天一定要给孩子的小手臂上缠上用五色线做成的百索子,用来辟邪,也有避灾除病、保佑安康、益寿延年的意思。据说,百索子一定要戴满一个月,到六月初六那天,大人把小孩手臂上的百索子剪下来,双腿站齐,扔上屋顶。大人腿必须站齐了,否则将来小孩的牙齿会长不齐。
悬钟馗像这个习俗主要在陇南的一些山区,钟馗捉鬼的故事百姓皆知。每到端午,家家都悬钟馗像,用以镇宅驱邪。
故事的起源是唐明皇开元年间,自骊山讲武回宫,疟疾大发,梦见二鬼,一大一小,小鬼穿大红无裆裤,偷杨贵妃之香囊和明皇的玉笛,绕殿而逃。大鬼则穿蓝袍戴帽,捉住小鬼,挖掉其眼睛,一口吞下。
明皇喝问,大鬼奏曰:臣姓钟馗,即武举不第,愿为陛下除妖魔,明皇醒后,疟疾痊愈,于是令画工吴道子照梦中所见画成钟馗捉鬼之画像,通令天下于端午时,一律张贴,以驱邪魔。
门插柳悬艾草传说,人们把艾草、柳枝挂在门前,可以消疾病、驱鬼邪、避晦气,给今后的日子带来平安和好运。
吃粽子迎端午当然,除了这些以外,还有吃粽子,佩香囊等习俗。
还有,端午节是不能互祝快乐的,应当互祝"端午安康"。
因为端午节是个祭祀日,
这天伍子胥投钱塘江,
曹娥救父投曹娥江,
爱国诗人屈原投汨罗江。
端午安康说了这么多,
是不是感觉陇南的文化博大精深呢?
其实,端午节的到来就是提醒大家,
夏至将至,高温天气马上就要来啦,
蚊虫开始滋生,疫病流行,
所以啊,
端午节也可以看作是高温预警,
大家要记得防暑、防晒哦~
小陇祝您端午安康!
(资料来源/网络整理/马丽红)
监制:竹翠责编:苗树超
编辑:马丽红校审:张卓宁
我们致力于让更多的朋友喜欢和了解陇南,如果您有任何建议、意见或更好的素材,请联系我们……
E-Mail:lnfbwx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