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端午节吃粽子少数民族特色粽子吃过没

发布时间:2016-11-26 20:01:29   点击数:

每逢端午节,各地都有着不同的习俗,赛龙舟,吃“五黄”,挂菖蒲,饮雄黄,但最为普遍的还是吃粽子。而在云南的少数民族中,粽子也是五花八门,风情万种。看看这些特色少数民族粽子,你不妨学着做一做。

竹筒粽子

竹筒粽子云南一些少数民族的特色。用新鲜的金竹、香竹、薄竹、甜竹的竹筒做容器,在每一节竹子中盛水盛米盛配料,一般用宽大的蕉叶、粽粑叶封口,米可用糯米或香米。

做法:先把两头带结的竹筒,纵剖开,将每节中另一半的节结敲掉;糯米用清水泡四小时以上,加入所有调料和鸡肉,腌半小时以上;笋尖、香肠均切粗粒;银耳切碎;竹荪横向切圈。半小时后将所有用料全部放碗里拌匀,把糯米装入没敲节结那一半的竹筒里,稍压紧实。盖上另一半竹片,再用绵线缠绑住,立于火中烧。待闻到米饭香味之时,即可剖开竹筒吃。

壮族粽子

壮族粽子分为“母粽”和“子粽”。一般过年包“母粽”,端午包“子粽”。粽子用的叶子是柊叶,一种普遍生长于岭南、云南的竹芋科植物,其叶如芭蕉,常用于包裹物品。有些地区喜包形状酷似枕头的大枕头粽,有些地区喜包一斤米可做六七个粽子的小枕头粽,还有一些地区喜包形状恰似狗头的狗头粽。在包制过程中,用稻草灰水浸泡糯米,用这种方法包制出来的粽子既有适中的碱香味,亦有诱人食欲的色彩。

傣族粽子

德宏傣族的端午节,粽子和咸鸭蛋是端午节必备的食物。黑色的香草粽子是最让人期待的端午节诱惑。先把糯米放到水中泡软,然后把水倒掉晾干。田埂上或者河边长的青茅草,透着一种清香,用镰刀割来一把,烧成一堆草灰。将这些香草灰放入泡软的糯米中搅拌,米就被染成了黑色。再在糯米中放入适量的油和盐,有时放入少量的八果、胡椒粉末等,使糯米煮出来更香。粽子馅,通常首选肉馅。包糯米的芦苇叶在河边或菜园里处处可见,采来几十张叶子捆成一坨放在锅里用开水煮到泛黄,清洗干净即可用。

五豆筒粽

玉溪新平的花腰傣在五月端午节都要包五豆筒粽吃,粽子以绿豆、红豆、花生、糯米等为原料,不仅美味,还清热解毒、消暑祛湿。顺手从家门口芭蕉树干掉的茎杆上撕下来的细绳,就是捆粽子的线

制作方法是:在糯米里适量花生米、绿豆、红豆,搅拌均匀。用小竹棍把柊叶卷成叶筒,再用细线扎紧,不能太饱满,也不能太松软(因饱满会煮炸,太松软会煮稀),抽出小竹棍,再把已经拌匀的糯米装入叶筒中,用线扎牢。用竹筒模子牵线,把粽子包成圆柱型,尺寸就得依照柊叶的大小。泡水后煮熟,即可食用,可单一食用,也可蘸红糖粉末或白糖吃,别具风味。

苗族粽子

五色粽是苗族同胞家庭团圆吉祥的象征。制作五色粽,要把糯米用猪油或花生油炒至有香味,取出分别装进五个盒子里。然后用野生植物的叶液将五盒糯米,分别染成红、黄、蓝、黑、白五色。再加入腌好的野味,如山猪肉、黄肉、鹿肉等或家禽肉。接着就用树叶或芭蕉叶包裹,每种颜色的糯米包一种,再用麻绳捆住。粽子呈圆柱形,大小随意。煮粽子时,水要浸没粽子,如果分多锅煮,五种颜色的粽子每锅都要有,其意喻吉祥。

煮约两小时,粽子发出浓郁的芳香时就可取出食用了。吃五色粽分热吃和冷吃两种。初出热锅的五色粽,香味回溢,诱人口水欲流。拆开叶子咬上一口,只觉得软滑粘牙舌头甜畅,满口清香,令人吃欲大增。冷的粽子,渐渐变硬,慢慢吃可给人一种醇香的味道,吃过后嘴里还久久留有吞不进肚,吐不出口的余味。

畲族粽子

畲族端午节俗称“五月节”,裹粽是重头戏,畲族粽子民间称“牯角”,乃用箬叶将糯米包成四角,再用龙草捆扎,十个一串。有的人家还要在包粽子时加入菜、肉、红枣等做馅。煮粽常用灰碱水,粽子煮好后,色黄气香,可存放半月。有小孩的人家还要裹些“鸡婆带鸡仔粽”给小孩子们玩耍(一只大粽三个角吊三只小粽),先把“黄金柴”垫在沙锅底,再把裹好的粽放在锅里面用山泉水加旺火煮5-6小时起锅即成,这样煮熟的粽不仅粽香扑鼻、颜色金黄,而且可口好吃。畲族出嫁的姑娘,每到端午节都会带上自己亲手裹的粽子回娘家拜望父母。

瑶族粽子

瑶族粽子,亦称瑶族粑粑,是瑶族过年过节必备的食品。其制作方法是:将糯米洗净放入适量的腊肉、花生和一些调料,掺拌均匀;用几张棕榈叶将上述原料包成长约20-30厘米、重约1千克的圆柱形粽子,外用粗线牢捆紧;将粽子放入大锅内慢煮约24小时,熟后即可食用。瑶族粽子可以保存较长时间,是瑶族人民在重大节庆期间招待客人或馈赠亲友的佳品。

另外瑶族还包枕头粽,先将糯米以食盐、草果粉调味,再配上绿豆、腊肉条,或红糖、花生仁等拌和,最后再用竹箬包成枕头状,有小猪崽般大小,可供一家人食用好几天;也有在糯米中加红糖、花生等制成素馅凉粽子的。

说到自己包粽子,老昆明们最难忘的就是香糯可口的“拐脚粽”,这是昆明传统的一种包法,粽子有一头包出4个角,加上尖头上的一个角,拐脚粽总共有5个角,与现在的4角粽、三角粽有明显区别。然而,现在很多年轻人都已经不会包粽子了。赶紧来学起:

材料准备

糯米:

选用优质的版纳糯米或东北糯米均可,仔细拣出米中的石粒和霉米,淘洗后泡24小时才可以使用,使用时再清淘一遍。

粽叶:

选用新鲜翠绿的粽叶,闻上去不可有异味,叶片应肥壮整齐。将1/5的叶片留下叶把,其余剪除,像洗菜一样洗净叶片备用。

麻线:

应新鲜整洁。

制作步骤

右手先用两片粽叶旋成喇叭状,撮入糯米,将叶尾卷上夹住棕尖。

此时换手最关键,决定成败,手心握紧粽体,食指、拇指夹紧粽尖及叶尾,换到左手。

右手取用一片留有叶把的粽叶卷入粽尖,用上片叶尾夹住,对粽体上还露米的地方再添上一点米,用拇指按实。

包粽子还可以放入火腿、葡萄干、花生等。

用叶片卷上盖住露米处,再加入叶片盖住露米,反复几次无露米处,一个粽子就包好了。

拴上麻线绑紧就好。

煮粽程序

1.将各个粽子上的叶把修剪一致,以求美观,上锅煮一个半小时即熟。中间不要断火或添加冷水。

2.煮好的粽子应放置阴凉通风处,可放12小时左右,超过时间则应放进冰箱。

3.暂时不煮的粽子应泡入水中,但最好不要超过24小时,期间至少换水两遍。

(内容转载自网络)









































北京哪能治白癜风不复发
北京治疗白癜风医院那里最好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2562.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