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那些年的端午老习俗,你还记得吗

发布时间:2016-11-19 21:59:05   点击数:

榴花照眼,艾蒲生香,

今天又迎端阳。

空气中都开始弥漫着浓浓粽香,

小小的一团糯米中,

包裹着代代相传的老习俗。

端午的话题总是离不开粽子、艾草、雄黄酒和屈原的故事。

在端午来临之际,看看那些年常见的端午习俗,您都知道吗?

挂菖蒲、艾叶

民谚说:“清明插柳,端午插艾”。

在端午节,人们把插艾和菖蒲作为重要内容之一。家家都洒扫庭除,以菖蒲、艾条插于门楣,悬于堂中,以驱病痛。

食“五红”饮雄黄酒

端午节的菜肴讲究“五红”:苋菜、咸鸭蛋(有”吃咸蛋不疰夏“之说)、河虾或黄鳝、黄鱼、红烧肉、红烧公鸡。

进餐过程中要饮雄黄酒,用筷子蘸雄黄酒在小孩额头上写上“王”字,这样就不会被百脚(蜈蚣)咬了。

还有的人家烧百草汤沐浴,(内置菖蒲、艾蒿)给孩子洗澡,杀癞宝(蛤蟆)煨汤给孩子吃,说是败毒、不生脓包、疮子、痱子等。

挂钟馗像驱邪

端午节多有挂钟馗斩妖驱鬼的神像习俗。画像上的钟馗,豹头环眼,铁面虬髯,常是一手执剑,一手捏一小鬼,左脚抬起,待踩脚下五毒,即蛇、蝎、百脚(蜈蚣)、壁虎、癞蛤蟆。象征除邪驱鬼,带来家宅安宁。

雄黄袋、虎头鞋、蛋网

青年男女衣服扣上会系有雄黄袋,形状为扁圆三角形,用不同颜色的布拼缀而成,内置艾叶、甘松、山奈等中药,有去秽醒脾的功效。

家长会在端午节给孩子戴虎头帽、穿虎头鞋,意为孩子健壮如虎,邪秽鬼异不会沾身。

此外,男女小孩在端午节时,家人用五彩丝线结成蛋网,大小能放一只煮熟的咸鸭蛋,蛋网口可张可收,孩子们常将装着咸蛋的蛋网与雄黄袋一同挂在胸前玩耍。

染指甲

端午前后,年轻的姑娘们喜欢用凤仙花瓣染红指甲(凤仙花俗称指甲花就是因此得名)。她们三五成群说着悄悄话,互吐自己的恋爱或婚姻“秘密”。

赛龙舟

“五月城河浅水流,喧天锣鼓闹龙舟。锦标夺得人争羡,泰坝衙门都皂头。”据说这是清代泰州乡贤朱余庭在《海陵竹枝词》中描述的一百年前泰州城河五月赛龙舟的盛况。

包粽子

端午节最重要的便是包粽子了,粽子又名角黍,端午吃粽子是我国民间长久盛行的习俗。唐代皇帝李隆基曾有诗:“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先。”可见在公元七百多年时我国端午节吃粽子之风就已形成。

粽子并不仅是节日食俗,一般农家有人做生日或上梁也包粽子。特别是有小孩考学校,常以包粽子、蒸年糕来寓意“高中”之说。

(编辑:徐张千)









































北京哪家医院治疗白癜风比较好
北京哪里可以治疗白癜风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xgcs/1905.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