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美文沙尔沁人的端午节

发布时间:2017-6-18 8:39:28   点击数:

作者:石柱-05-:12来自QQ空间日志

呼包公路沿线伴行的绵延不绝的山就是大青山。沙尔沁大青山旅游区也只不过是一座远远望去稍大一点的山峰下面围起来的休闲娱乐之地,并不特别出众。山下就是沙尔沁村。现在相邻的几个村子已经连成一片,形成几万人聚居的集镇了。这个公路线上的集镇仅离市区20公里,土地肥沃,交通便捷,好久以来都是人们称颂的一个富裕地方。这一带的人们在端午节有吃凉糕爬山赶集的习俗。

其实在端午节前这里就已经有了过节的气氛了,家家户户的门头窗上都可以看到一对喜庆的公鸡剪纸,据说它是用来迎接远嫁的女儿回家过节的。到了初四傍晚,每家都用准备好的黄米、江米、葡萄干、红枣把凉糕制作好,兴奋地等着第二天的到来。端午节的早上是紧张忙碌的。起床叠被洗脸刷牙,样样不能马虎。当室内变得清洁舒爽时,端出已经变得透心凉的粘糕,夹两块,倒上糖稀,伴上玫瑰酱,人们就会情不自禁地沉静在这细嚼慢咽的甜蜜之中了。吃完早饭后赶快换上新装,加入到陆续出来的爬山者的队伍中。从村里很快就能到山脚下,沿着迂回弯曲的山路,手脚并用一鼓作气爬到半山腰;然后直直腰,喘口气。再鼓一把劲就爬上来了。眼前是一片开阔地,因为坡缓可以站立起来一步一步地往上蹬了。快到旧召时,找一处僻静的高点坐下来歇一歇看看景。习习凉风吹拂着坐在山石上的人们,只有出过力流过汗的人才能体会他们的喜悦心情。眼前的美景是对他们的奖赏。美丽的山湾敞开胸怀拥抱着他们祖租辈辈居住的地方,洒满晨光的金色平顶屋罕有袅袅升起的炊烟。墨色公路上有玩具大小的车辆来回穿行。公路那边是劳动创造美的典范,绿色田地被整齐地分割成块,隐约可以分辨出是菜地还是麦田。远处银色飘带般的黄河之水横着幔过来,为这幅巨大的美景图增添了许多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山上的经年苍柏散散落落,优雅地迎送前来拜谒的客人。它们相互不需照应,彼此互为榜样。不怕狂风吹打,不怕暴雨洗礼,不怕雷电恐吓,雕塑般永恒地站立在那里。从远古走来,又将走向遥远的将来。转过身来,刀劈般的悬崖挡住了人们远望的视线,正三角形山体的顶端直指云霄。想从正面攀越山峰真的是在作白日梦,只有盘旋的老鹰才可以在它的上面任意筑巢,在它的附近自由飞翔。峭壁下是密实的山林,偶尔能看到爬山的人们在林中缓缓前行。山顶上隐约有“奥-嘿”的吆喝声传来,山下的人们应和着,山谷中回荡着绵延不绝的回声。不远处就是老人们开口闭口常说的“新召、旧召”中的旧召了。其实,旧召仅仅存在于他们的记忆里,这里只不过是旧召的遗址。风雨侵蚀的残墙断壁似乎在诉说着它经历的百年沧桑。庙里的喇嘛也不知道云游去了哪里,作了何方高僧。宽厚的土坯墙体、地上捡拾到的彩色陶瓷碎片使人不难想象它曾经有过的辉煌。这座召庙是在文化大革命中拆除的。据老人们讲,这里的佛像有三层楼那么高,仅耳朵里就能住得下十来个人。这种说法应该是可信的,在五六十年代,这里常常暴发山洪,受难的人们来这里得到佛主的庇佑在情理之中。从旧召再往上就是悬崖下的榆树林了,钻入这片山榆林中,先迂回向右,再折转向左,循着爬山的老路慢慢往上登。林中闷热昏暗,看不见太阳。地上斑驳的树影提醒着人们此时日头已经不低。这里不险,但路途漫长。走上一段时间后就会让人感到燥热难耐。人们默默地走着,渴望见到阳光成了攀爬者心中一盏明亮的灯。不知过了多久,一道绝壁横在了人们的眼前。3米多高80度倾斜的崖壁上有可以落脚的坑凹,也有不多的山草,擅爬的人就是踩着这些坑凹,拽着这些山草攀爬上去的。但大多数人提前准备了绳索。在崖壁的顶端有一颗胳膊粗的山榆,人们把绳索挂在这棵小树上,拉着绳索向上攀登。从下面看,小树晃动的厉害,让人担心它会被拔起,连人带树一起滚下山崖。可自然界的神奇之一就是随时都可能在渺小处发现伟大。一颗小树历经多少年曳拽牵拉,不知将多少人从崖下送到崖上,再从崖上送回崖下,却依然能够直挺挺地站在那里。上了山崖不久,就能到南天门。南天门是一处山体开裂处,它的上方架着一块巨大的山石,形成一个门样结构。不知哪位能飞檐走壁的高僧在上面写下了“南天门”三个现在已经褪了色的红色大字。来到南天门的人们都会为之一震的,因为门的另一侧就是人们期盼已久的光明。来到这里的人们从此将告别阴暗,从此将峰回路转,投入到明媚阳光的怀抱中。南天门是胜利者的凯旋门。过了南天门,实际上已绕到了山峰的西侧面了,离山顶不远了。山风吹着,即使是刺目的阳光直射下来也让人感到舒适宜人。蜜蜂在野山花间飞舞鸣叫。山雀的叫声时隐时现。这一切都成了爬山队伍中的文艺兵,鼓励着登顶的人们一鼓作气登上那魂牵梦绕的最高峰。









































二甲基亚砜密度
北京白癜风治疗去哪里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6903.html
------分隔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