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端午节_端午_端午吃粽子 >> 文化影响 >> 小记端午养生
用到了吃粽子的时节,粽子种类繁多,原料丰富,让人喜爱。
米中掺杂禽兽肉、板栗、红枣、赤豆等——
北方多包小枣的北京枣棕;
南方则有豆沙、鲜肉、八宝、火腿、蛋黄等多种馅料;
新派的则有脑洞大开的水果粽、果仁粽等等味道多样;
相信每个人都能找到自己的口味,然而如何吃得健康呢?
一:吃粽子记得注意营养搭配
注重高纤维:粽子使用的糯米黏性高不宜消化,胃肠排空需时较久,容易造成胃酸过多、腹胀或肚子闷痛等消化不良的症状,若主料能以部分的杂粮米、红豆、薏仁、山药、芋头或红薯取代,不仅可增加纤维质含量,减少肠胃负担,更有益于健康。
少油低热量:肉粽不知不觉中成为“粽族”中的主角,但它的缺陷是饱和脂肪含量高。如果能改用瘦肉,甚至以鸡肉、海鲜或鱼肉取代。咸蛋黄也可以改为鹌鹑蛋,也是很好的选择。
食物搭配:端午节前后可别餐餐以粽果腹,而忘记其他种类食物的摄取,因为粽子一般只能提供六大类食物中的主食、肉类与油脂。建议搭配时令蔬菜。再来一杯茶水也能很好地消食。
二:四大人群不适合吃粽子
第一种:心血管病患者。
粽子的品种繁多,其中肉粽子和猪油豆沙粽子所含脂肪较多,属油腻食品。患有高血压、高血脂、冠心病者若进食过多,可增加血液粘稠度,加重心脏负担和缺血程度,诱发心绞痛和心肌梗塞。
第二种:老人和儿童。
粽子多用糯米制成,粘性大,老人和儿童如过量进食,极易造成消化不良,并由此产生的胃酸过多、腹胀、腹痛、腹泻等症状。
第三种:胃肠道病患者。
粽子蒸熟后会释放出一种胶性物质,吃后会增加消化酶的负荷。粽子中的糯米性温滞气,合植物纤维多且长,吃多了会加重胃肠的负担。患十二指溃疡的病人若贪吃粽子,很有可能造成溃疡穿孔、出血。
第四种:糖尿病患者。
粽子中常有含糖量很高的红枣、豆沙等,吃时通常还要加糖,如果不加节制,会损害胰岛功能,引起患者血糖和尿糖迅速上升,加重病情。
所以粽子虽好,可不能贪嘴哟~~!
祝大家都能健康快乐的度过端午!
(更多精彩请北京看白癜风效果好专科北京治疗白癜风最权威的医院
转载请注明:http://www.shangguart.com/whys/5448.html